人地協調與綠色發展山東省高等學校協同創新中心聯合政府相關部門、行業大型企業,凝聚北京大學、山東大學、中國科學院等省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共同組建的協同創新中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地協調與綠色發展山東省高等學校協同創新中心
- 主管部門:山東師範大學
研究方向,發展歷史,科研條件,科研成就,人才培養,
研究方向
以國家及山東省人地協調與綠色發展的重大戰略需求問題為主線,構建國內先進的綠色發展創新平台,形成“開放、競爭、協作”的運行和管理模式,探索有效利用智力資源和產業資源、面向行業需求的體制機制,重點為推進山東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建設生態山東美麗山東提供決策支持。
發展歷史
人地協調與綠色發展山東省高等學校協同創新中心圍繞“兩圈四區”山東區域發展戰略,針對生態山東建設的突出問題以及地方發展的重大需求,依託地理學一級博士點、山東省高水平套用型專業群(環境科學等)及其他省級發展平台,以“機制體制改革”和“政產學研金服用”為抓手,通過“資源整合、體制改革、隊伍匯聚、聯合攻關”,研究新時期人地關係理論與實踐,研發污染土壤修復、水環境治理、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等綠色發展技術,建設成為國內領先的人地協調與綠色發展的學術高地、實踐基地。
科研條件
人地協調與綠色發展山東省高等學校協同創新中心現有實驗室面積5000平方,儀器設備原值5000萬,中外文藏書11.33萬冊,中外文期刊405種;擁有山東省黃河三角洲、馬踏湖、秦皇島等20餘個野外實習基地,新獲批省級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2個。學校、學院前期對中心投入2200萬元,基本保證了中心的順利運行。
科研成就
1.科研創新。協同相關單位,凝練人地關係評估與預警、全球化與區域回響、資源利用與環境整治、區域開發與規劃、城鎮化與社會發展、綠色經濟與區域協調等6個穩定的研究方向,以人地協調與綠色發展的前沿問題、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為研究重點,開展重大科學研究。近三年承擔60項國家級科研項目,67項省部級項目,加強與企業合作與交流,課題總經費達到13780萬元,獲得省部級科研成果獎10餘項。其中,《山東省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叢書》填補省內空白,獲得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2.學科發展。中心融合地理學、環境科學、生態學、經濟學和管理學等多學科於一體,各學科水平顯著提高。主體學科(地理學)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位列B層次,居全國第19位,地理科學專業入選省先進專業,正在申報國家先進專業;環境科學、經濟學等學科建設水平明顯提升,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二級博士點升格為理論經濟學一級學科博士點。
3.國內外合作交流。以學術會議和《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期刊為平台,促進國內外交流合作。先後舉辦了全球地表覆蓋信息服務協同共享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自然資源學會編輯工作委員會年會、新時代生態文明與地理髮展全國博士後學術論壇、中國產業政策與發展地理學學術研討會等國內外學術會議10餘次,派出30人次到國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訪學,每年參加國內學術會議200餘人次、國際會議近40人次。
4.經濟社會服務與貢獻。面向國家、山東省重大戰略需求,服務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中心主動承擔山東省政府、16市政府等各級政府的套用性研究課題研究,發揮中心智庫作用。在產業轉型升級、綠色城鎮轉型、生態環境整治、土地規劃等方面承擔項目230項,契約金額15000餘萬,為社會創造經濟效益1.6億元;中心(固定人員)5人入選山東省智庫專家,為政府提供決策諮詢報20餘項。
人才培養
1.隊伍建設。中心總人數現已達到132人,含固定人員81人,外聘51人,其中中科院院士2人,首席科學家10人,團隊人員高級職稱以上75人,具有博士學位人員115人,人員規模適度,結構合理。中心(固定人員)新培養山東省優青1名、山東省突貢1名,山東省社科新秀1名、山東省智庫高端人才5名,獲批山東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科技創新團隊2個。中心主要協作單位新培養長江學者1名,國家傑青1名,以及10多名省級以上人才。中心的兩名兼職教授2019年榮升院士。
2.人才培養。中心積極探索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獲得省級教學改革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完成研究生教學改革項目6項。近三年共培養碩士研究生372名,博士生62名,博士後48名,選派30名學生到國外大學進行交流學習,17人次獲批研究生創新基金、優秀科研成果獎。中心國際影響力不斷提高,現已接納國外博士、碩士留學生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