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亮集鄉
- 外文名:Liangjixiang
- 隸屬:界首市(原歸太和縣轄)
- 設定時間:1938年
- 廢止時間:1958年9月1日
- 駐地:亮集村
歷史沿革,大事記,歷史遺蹟,歷史事件,
歷史沿革
民國初年太和縣實行區保制。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太和縣實行區、鄉、保、甲制,全縣設3個區、34鄉(鎮)、478堡。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太和縣調整區劃,並34鄉(鎮)為30鄉(鎮),計有:細陽鎮、趙寺鄉、望高鄉、關集鄉、三塔鄉、竹園湖鄉、龍李鄉、光蘆鄉、龍台鄉、胡集鄉、黑虎鄉、齊橋鄉、大黃鄉、高廟鄉、舊縣鄉、陳李鄉、磚橋鄉、亮集鄉、稅鋪鎮、界首鎮。
1947年12月中共豫皖蘇四地委領導的泉陽縣建立,亮集鄉改屬泉陽縣第四區管轄。
1949年3月,根據中央關於恢復原省區建制的精神,撤銷泉陽縣,泉陽縣所轄各區分別劃歸其解放前原縣建制。亮集鄉重歸太和縣管轄。亮集鄉隸屬泉陽縣期間從開闢、建立到撤銷,歷經1年有餘,為解放戰爭做出了貢獻。
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太和縣改用區、鄉、行政村制,設10區、139鄉。10區是:城關、茨谷、李興、稅黃、板黃、趙廟、洪山、光武、大新、原牆。亮集鄉屬大新區領導。
1950年3月,太和縣增設雙浮鄉,5月太和縣增設關集區,由阜陽劃入太和縣宮集區及長春區的趙李、王營、草李、長春4鄉。
1952年7月太和縣撤稅黃區,增設稅鎮、大黃、長春、三塔、清淺、倪邱、舊縣等區,至此太和縣設19區。
1953年8月,太和縣將光武區、蘆村鄉、大黃區、亮集鄉等區、鄉劃入界首縣管轄。
1953年9月21日,撤界首市,建立界首縣。轄區除原界首市區外,自太和縣劃來35個鄉,成立光武、大黃2個區;自臨泉縣劃來47個鄉,成立洪莊、陶廟、磚集3個區。城內改設界首區。
洪莊區轄
任寨、張腰莊、王付全、趙集、胡集、王烈橋、范大莊、老董寨、大顧莊、戴橋、舒莊、楊莊、趙營、劉程寨、王老莊、粉莊共16個鄉。
磚集區轄
楊老家、大侯莊、顧集、周莊、王南湖、郭樓、段莊、趙莊、任樓、磚集、程寨、牛付莊、黃莊祖師、於莊共15個鄉
陶廟區轄
碾石、大呂營、榮老家、陳平營、田營、姜樓、陶廟、孫大莊、許寨、段廟、曹寺、曹莊、彭湖、朱大莊、亮集、蘆窯共16個鄉。
大黃區轄
金寨、郭寨、靳寨、江莊、大黃、苗橋、呂寨、段寨、肖樓、桑樹、騾王、方樓、夏莊、田樓、饒樓、巴樓、郭小店、韓灣共18個鄉。
光武區轄
范寨、邴集、尚寨、劉窯、馬集、姜樓、大東、范橋、劉橋、柳林、中湖、光武、張堂、趙寨、蘆村、棗林、黃寨共17個鄉。
1957年3月1日,界首縣撤區並鄉,建界首鎮。全縣轄21個鄉(鎮)。即界首鎮及光武、馬集、邴集、蘆村、大黃、肖樓、王烈橋、舒莊、戴橋、胡集、韓灣、碾石、田營、陶廟、亮集、黃莊、磚集、於莊、王南湖、桑樹。
1958年6月,界首縣由21個鄉(鎮)改為11個鄉(鎮)。即界首鎮和亮集、陶廟、戴橋、胡集、磚集、顧集、桑樹、大黃、光武、蘆村10鄉。
1958年9月1日,界首縣11個鄉(鎮)合併為5個人民公社。即界首(紅旗公社)光武(前進公社)、陶廟(燈塔公社)、胡集(八一公社)、磚集(五星公社)縣人民委員會駐地縣城人民路。至此亮集鄉廢止。
大事記
1930年,中共太和特支幹事會(原中共太和特別支部改),派共產黨員徐延凱到亮集鄉發展黨員,開展活動,是年底建立中共亮集黨支部。黨支部成立後,積極宣傳革命道理,組織讀書會、農民協會和農民赤衛隊,開展均糧鬥爭,深得窮苦人民的擁護。
1932年4月19日,中共太和縣委發動的武裝暴動失敗,縣委書記由亮集黨支部掩護脫險。9月,白色恐怖加劇,黨支部主要領導和部分成員轉入大別山參加紅軍,支部活動中斷。亮集黨支部先後共有黨員16人,首任支部書記馮啟元,繼任書記段恆昌。
1937年,亮集馬寨村青年馬建中中學畢業後在亮集國小教書,同年5月參加革命。兩年後馬建中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8年,馬建中在亮集鄉成立了太和縣亮集鄉抗敵協會、農民抗日游擊隊和青年讀書會,創辦了《鐵血周報》。
1940年3月,中共太和縣委機關臨時設在時任太和縣委宣傳部長、後任組織部長的馬建中家裡。在時任太和縣委書記兼組織部長宋英與馬建中等同志一起在亮集鄉領導皖北革命鬥爭。
1941年2月,中共太和縣委在亮集鄉組建了太和縣抗日游擊隊。
1942年6月,中共太和縣委撤離亮集鄉。期間,中共太和縣委帶領當地抗日民眾,相繼開展了抗日宣傳、反匪除霸、減租減息等一系列的革命鬥爭。
1942年國民黨在亮集鄉大劉寨村北,當地俗稱淺窪子的地方,修建軍備飛機場(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機場遂棄)。
1948年年初泉陽縣武裝在三十團支援下,清剿太和北竄至亮集、大新的土匪,建立四區,梁輯武、郝全仁為區委書記、區長。
1948年12月上旬,根據豫皖蘇區黨委和四地委指示,泉陽縣成立了擔架運輸大隊,支援淮海戰役前線,亮集鄉大劉寨青年劉慶普、劉慶和等眾人積極回響參加擔架運輸隊。12月10日,擔架運輸大隊奉命在桑樹行、夏官莊稍事休整,取道蘆村、鄲城、白馬驛、亳縣、渦陽、龍山、石弓,日夜兼程奔赴解放戰爭前線。經47天奮戰,至1949年元月22日,勝利返回家鄉。
1952年3月,太和縣人民政府為農民發放了《土地房產所有證》,農民第一次實在性的擁有了土地。
歷史遺蹟
中共亮集黨支部舊址
在界首縣城東南13公里,任寨鄉亮集東首,老亮集國小院內。原有草房7間。抗日戰爭時期,曾為亮集鄉公所占用。解放後,一直為亮集國小校舍。1984年,房屋進行翻修建成磚瓦房9間。1994年亮集國小和劉寨國小合併成新的亮集國小,新的亮集國小校址設在亮集村集北。
舒楊古河道遺址
界首城南4公里處,該河從河南省流入,經今界首河南鄉榮老家村、東南至亮集鄉亮集北500米,流入太和縣境地,此河民間俗稱“楊廣河”。相傳為隋煬帝帝楊廣下揚州所鑿之河道。古河道寬約70米,深7米,大部夷為平地,河床仍可辨識。
集市廟會
亮集,原名孟集,因人喜在天剛亮時趕集交易,不影響農務,早晨過後集市消失,易名亮集。農曆單日為集日,每年亮集街上會有兩個大規模的廟會,分別是農曆二月二十五日“亮集古廟會”和農曆十月十五日的“劉寨古廟會”。每逢廟會都特別熱鬧,吸引附近三十多個村莊的上千居民趕會,進行買賣交易和採購生活用品。
歷史事件
亮集黨支部以邢火神廟學校為中心,積極開展黨的活動,宣傳打土豪分田地,打倒帝國主義,成立了農民協會。當時黨的活動搞得很熱烈,影響了周圍好多村莊,吸引了很多青年人,也發展一批共產黨員,並在知識青年中組織讀書會,學習了革命理念,寫了一些反帝反封建的文章,擴大了黨的影響。李繩祖同志還親筆寫過《胖胖的劣紳》、《土豪劣紳是一群窩狗子》等討伐性的文章,主要揭露封建地主剝削的罪惡,說明土豪劣紳不勞而食、欺壓百姓的罪惡行徑,應當打倒他們。[1]
1931年,李繩祖同志到李花園國小當老師。這時,上級派顧衡來領導太和縣地下黨的工作,亮集黨支部的同志和他接上關係,不久,中共太和特支幹事會改為中共太和縣委,由顧衡任縣委書記。為了搞好太和西部地區的民眾鬥爭,還成立了中共太和縣西區委員會,由馮啟元任區委書記,李繩祖任宣傳委員。秋天,發黃水莊稼被淹沒,民眾沒啥吃,亮集一帶災情十分嚴重。亮集的黨組織就發動窮苦農民抗租、抗捐和開展均糧鬥爭,民眾鬥爭搞得轟轟烈烈,民眾情結十分高漲。此時的亮集黨支部屬於太和西區區委領導,段恆昌任支部書記。(李繩祖口述 楊民清記錄整理)
2017年5月7日,安徽省界首市作家協會組織十多位作家前往太和縣口鎮馬寨村進行文學採風。阜陽市文聯副主席、《清潁》雜誌社主編丁友星欣然前來現場指導。同時還邀請到太和、臨泉、阜南等縣的40多位作家參加了這一文學採風活動,受到了當地乾群的熱情歡迎。
為了加強界首作家與周邊縣市作家的交流與協作,宣傳紅色革命歷史,界首市作協精心策劃了“紅色馬寨、文學採風”活動。本次採風活動,由肖口鎮黨委、政府和界首市作協聯合主辦,界首作協理事馬林承辦。同時,得到了肖口鎮文化站、馬寨村委會的大力支持。
作家們走進馬寨舊寨,南北長100多米,東西長200多米。寨子北面是蜿蜒曲折日夜流淌的楊廣河故道,其餘三面環水,是七八米深的壕溝。中間散落著幾座青磚碧瓦構建廢棄的房屋。這裡大樹參天,陰翳蔽日。遍地是紅紅的野草莓。馬寨革命舊址位於舊寨東北角。通過一塊塊圖文並茂的宣傳圖版,作家們了解到馬寨有一段光榮的革命歷史:1932年,界首市第一個中共黨支部在亮集國小成立。1937年,馬寨村青年馬建中中學畢業後在亮集國小教書,同年5月參加革命,1938年,在馬寨成立了太和縣亮集鄉抗敵協會、農民抗日游擊隊和青年讀書會,創辦了《鐵血周報》,1939年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3月,中共太和縣委機關設在時任太和縣委宣傳部長、後任組織部長的馬建中家裡。時任太和縣委書記兼組織部長宋英與馬建中一起在馬寨領導皖北革命鬥爭。1941年2月,中共太和縣委在馬寨組建了太和縣抗日游擊隊。1942年6月,太和縣委撤離馬寨。期間,中共太和縣委帶領當地抗日民眾,相繼開展了抗日宣傳、反匪除霸、減租減息等一系列的革命鬥爭。
採風活動中,作家們不僅了解到馬寨村的紅色革命歷史,還了解到馬寨村的一些村史:馬寨村的先民早在宋代從陝西遷到這裡,明清時期,馬寨遠近聞名。如今村民們大都遷到寨外,舊寨到處散落著一些廢棄的古老方磚。其中有塊方磚上面寫著“馬高”字樣。《阜陽日報》社幹部、文史研究專家張殿兵斷言,這些廢棄的方磚,有秦代的、漢代的、唐代的,也有宋代的,明清朝代的較多。
作家們沿著寨牆遺址走了一圈之後,然後參觀了馬寨延續二百多年的釀酒作坊,品嘗了儲藏十多年的高粱釀製美酒,一些作家現場揮毫潑墨,即興賦詩,高聲朗誦。活動結束後,作家們紛紛表示,將進一步把此行的所見所聞所感記錄下來,讓更多的人了解紅色馬寨,走進馬寨,感受到馬寨獨特的文化魅力。(王瑞 陶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