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國之爭

京國之爭

京國之爭,指1920年國語推廣不到兩年就爆發的關於京音(北京語音)和國音(即老國音,“京音為主,兼顧南北”)的大辯論。最終結果是國語 以純北京語音為標準音,廢棄老國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京國之爭
  • 年代:20世紀20年代
  • 性質:關於京音和國音的大辯論
  • 結果國語以純北京語音為標準
  • 編寫典籍:《國音常用字彙》
基本介紹,區別,新國音的確立,

基本介紹

1920年國語推行不到兩年就爆發一場當時名之為“京國之爭”(指京音和國音)的大辯論。問題的起因就在於國語標準音。因為在推行國語的熱潮中,經常發生京音教員和國音教員互相爭吵的事。他們的國語聽起來很不一樣,很多字的讀音也不統一,教的人覺得難教,學的人覺得很難學。於是有人(南京高師張士一)發表文章,主張“注音字母連帶國音都要根本改造”,應“先由教育部公布合於學理的標準語定義,以至少受到中等教育的北京本地人的話為國語的標準”。這個主張得到許多人的支持,特別在南方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紛紛開會回響,甚至通過決議:“不承認國音,主張以京音為標準音”,“請教育部廣徵各方面的意見,定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等等。
“京(音)國(音)問題”的討論,絕大多數人都認同了由幾百年的發展所形成的歷史事實,即“中國語言的心”(劉復語)應該建立在“京語身上”。1924年國語統一籌備會討論《國音字典》的增修問題時,就“決定以漂亮的北京語音為標準音”,“凡字音概以北京普通讀法為標準”,同時國音的修改被編成了四句歌訣:
(1)萬、兀、廣不用咯;
(2)ㄗㄘㄙ無齊撮;
(3)ㄛ無開齊ㄝ不開;
(4)入聲分到四聲來。

區別

京音和國音區別很小,在基本的語音系統上近無分別,京音與國音的根本區別在於:
  1. 最明顯的區別,京音中存在豐富的方言詞,一如其他漢語方言,但這些方言詞不被視為標準國音中可接受的辭彙而在非北京地區廣泛使用。有些京音的方言詞很容易理解,如“打這兒”(從這裡起)、“放話”(公布訊息)、“末了兒”(最後);有些則不易理解,如“白齋”(吃喝不付錢)、“跌份”(丟面子,尷尬的)、“棒槌”(門外漢)和“發小兒”(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一個較極端的例子是,京音中“吃、餐、啃 /kʰən/、開、捋 /ly/、填補 /ti̯ɛn bu/”六個詞,實際表示的都是“吃”的意思。
  2. 京音在會話中用詞更為簡練。相聲演員侯寶林的《北京話》中車夫與顧客之間的一段有關討價還價的對話就生動地體現了這一點。
  3. 京音存在廣泛的吞音等語流音變的現象(原文稱“音節聚變”)。例如:“不知道” /pu ʈʂʅ tɑʊ̯/在北京話中變為 /pʅ tɑʊ̯/。一些韻母的實際發音(尤其是在快速的語流中)與國音有別。
  4. 京音的語速比國語更快,並且講話含混不清的情景更多。
  5. 京音說話的音域高於說國語的人的音域。陰平、陽平調更高,上聲的折調更加明顯,去聲的降調也更加強烈。但是這並不會造成溝通上的障礙,只是北京話的一個明顯的特點。
  6. 京音中存在一些不被國音承認的字音異讀。例如:“和”作“與、及”一意時,京音亦讀 /xan/(同台灣國語),但此音國音基本不用。

新國音的確立

這樣,1913年“讀音統一會”擬定的“以京音為主,兼顧南北”的老國音就被修改為“純以北京話為標準”的新國音了。1932年根據新國音編纂的《國音常用字彙》由民國政府教育部公布,在《字彙》的序言中又對國音以北京音為標準的含義做了進一步的說明,即“”所謂以現代的確北平音標準音者,系指‘現代的北平音系’而言,“並非必字字尊其土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