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路易·柏格森

亨利·路易·柏格森於1859年10月18日生於巴黎.1878年他進師範學校,1881年得哲學學士學 位,1889年得文學博士學位。他在法國各省立中學和巴黎各公立中學主持各種 講座之後,於1897年擔任高等師範學院的主任講師;自1900年起一直在法蘭 西大學當教授。 1901年他當選為倫理政治科學研究院的研究員,因而榮任法 國科學院的院士。

著作出版,哲學思想,哲學觀點,

著作出版

原書是1883—1887年計畫和寫出的,1889年初版。在法文版的註腳內列舉了一些英文著作的法文譯本。有些在1889年以後才問世的英文版本也被列入。各節加了相當詳細的小標題。原書在法國已出到第七版,關於柏格森教授的各種著作,最顯著的一點在於它們不僅十分引起專業哲學家的興趣,而且非常合乎一般文化程度人們的味口。他所採取的不是在哲學界一向占優勢的那種概念法與抽象法。在他看來,實體不是通過腦子的複雜構思所能達到的;在直接的經驗里,實體顯得是不息的川流,是連續不斷的變化過程,只有直覺以及同情的內省才可掌握它。我們的種種概念把實體這不斷的川流分裂為許多外於彼此的片段;這些概念在多方面促進語言的發展與社會生活的發展,主要有利於種種實踐目的。但是關於實體怎樣變化與發展,這些概念對我們沒有任何啟示。相反地,它們以一種人為的複製品,以一堆無生氣的碎片代替實體,從而產生理性派哲學所始終無法擺脫的,並根據這派哲學的前提就無法解決的種種困難。柏格森教授沒有企圖按照理性派的方式提出一個解決辦法;相反地,他號召他的讀者把實體的這些碎片丟在一邊,而把他們自己浸沉到事物的不息川流里去,並讓這川流的不可抵擋的波濤把他們的種種困難一起沖走。

哲學思想

柏格森教授在這本書里首先討論意識狀態的強度。他指出數量上的差異只
適用於有大小的東西,就是說,在最後的分析里,只適用於空間;他又指出強
度自身完全是質量性的。在討論個別意識狀態之後,他研究它們所構成的眾多
體;他發現眾多體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數量性的,或無連續性的,它意味著人
們對於空間有了直覺;一種是意識所構成的,而它完全是質量性的。這個在開
展著的眾多體就是綿延;綿延是先後無別的陸續出現,是一堆因素的互相滲
透,而這些因素是那樣地各式各樣,以致過去的狀態無法重新出現。他指出純
一性的、可被測量的時間是人為的一個概念,這概念的構成乃是由於空間這個
觀念侵犯到純綿延的領域裡。其實,柏格森教授的整個哲學圍繞著他對於真實
的、具體的綿延的看法和對於有關綿延的特殊感覺之看法。我們的意識在擺脫
習慣與傳統後而回到它自己的天然態度時就可以得到這種感覺。人們把時間跟
綿延混在一起,數學與物理學,甚至語言與常識都以抽象的時間代替這具體的
綿延;而他認為這種混淆是哲學上大多數錯誤的根源。他把這些結果套用在自
由意志這個問題上,從而指出:這裡所以遇到種種困難乃是由於人們把動作完
成之後的情況作為研究的對象,又由於人們使用概念方法。他指出,從那發展
著的、活生生的自我看來,這些困難是虛幻不實的。我們雖然不能用抽象的或
概念式的字眼為自由下一個定義,他宣稱在我們根據觀察而建立的種種事實
中,自由是最清楚的一種。

哲學觀點

用一兩句話總結一個哲學體系無疑會引起誤解。但得到柏格森的同意,把
一句格言印在書頭。也許他的哲學的精神有一部分可通過這句格言表達出
來:“如果有人問大自然,問它為什麼要進行創造性的活動,又如果它願意聽
並願意回答的話,則它一定會說:‘不要問我;靜觀萬象,體會一切,正如我
現在不願開口並一向不慣於開口一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