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鄰真

亦鄰真

亦鄰真(1931年8月15日—1999年2月10日)又名林沉。黑龍江富裕縣人,蒙古族。傑出的歷史學家和語言學家,內蒙古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196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

曾任中國蒙古史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元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民族史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副會長,還曾擔任內蒙古大學蒙古史研究室副主任、蒙古史研究所所長等職。他把畢生精力的絕大部分,獻給了《元朝秘史》的研究和畏兀體蒙古文復原工作,是國際蒙古學界當之無愧的大學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亦鄰真
  • 別名:林沉
  • 國籍中國
  • 民族:蒙古族
  • 出生日期:1931年8月15日
  • 逝世日期:1999年2月10日
  •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歷史系
  • 職業:歷史學家
  • 主要成就:《成吉思汗與蒙古民族共同體的形成》
  • 性別:男
人物生平,人物經歷,主要論著,人物紀念,

人物生平

1961年起,在內蒙古大學歷史系蒙古史研究室、蒙古史研究所從事蒙古史教學與研究工作,歷任副室主任、副所長、所長。先後被評為副教授、教授。曾擔任元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蒙古史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民族史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副會長。1985年在美、日作短期訪問。1988年去西德、1990年赴蒙古作短期訪問。曾參加《元史》(中華書局,1979年)的點校,參加《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歷史·元史》、《中國歷史大辭典·遼夏金元卷》的撰稿、編審工作。側重於研究蒙元史。1999年2月10日凌晨1時逝世,享年68歲。

人物經歷

精細校勘,使《元史》點校本成為“最好的版本”
亦鄰真,1931年出生在伊克明安旗(今屬黑龍江省富裕縣)一個蒙古貴族家庭。他出生不久,家鄉便被日本侵略者占領。1938年,亦鄰真在齊齊哈上了國小,學習漢語和日語,同時跟私塾先生學習蒙古文,跟一位老喇嘛學習藏文和佛經。多種語言、文字的訓練,為亦鄰真在蒙古語言學領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1956年,亦鄰真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在北大求學的5年,對他的一生走向有決定意義,他走上了史學研究的道路。除了學習課程之外,他翻閱了很多蒙古史資料,精讀了許多史學名著,對史學研究的理論和方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同時,他抓緊時間修完了俄語和英語公共課,還選修了法語課。1961年,亦鄰真從北大畢業後,來到內蒙古大學工作,從事蒙古史研究。
亦鄰真很快就在史學界嶄露頭角。1962年,為紀念成吉思汗800周年誕辰,他發表了《成吉思汗與蒙古民族共同體的形成》一文。這一討論關於蒙古族的形成、社會發展等問題的名作,受到民族史學界前輩的稱讚。1965年,內蒙古大學蒙古史研究室集體編寫《內蒙古史綱》,亦鄰真分寫最前一段,後以《從遠古到唐代的我國蒙古地區》為名,在學校內部印行。這本幾萬字的小冊子甚至比許多巨著還受歡迎。
從1971年起,內蒙古大學蒙古史研究室投入《元史》一書的校勘工作。因為點校二十四史是毛澤東批准的任務,即使在“文革”中也不受干擾。亦鄰真積極參加了這項工作。蒙古史研究室完成《元史》校記長編後,他被派到北京中華書局,協助著名蒙元史專家翁獨健完成點校本的定稿工作。
《元史》一書修纂倉促,有不少訛文。史文用漢字譯寫蒙古、藏、梵、波斯等多種語言的專名和名物,抄刻中訛、倒、衍、脫甚多。糾正這些舛誤,需要深厚的功力。在翁獨健教授指導下,亦鄰真將《元史》全書逐字逐句校讀3遍,查閱了大量元代文獻和中外研究論著,對校記長編稿進行逐條審定,最後寫出2612條校勘記。1976年,《元史》點校本出版,被公認為是目前最好的版本。
《元史》點校結束後,亦鄰真接受了中華書局《元典章》的古籍整理項目。他後來寫成了以解讀《元典章》為主的《元代硬譯公牘文體》一文。此文發表後,在國內外都有影響,被視為解讀元代公牘的工具性文章。
1979年,蒙古史學會成立大會上,亦鄰真提交了一篇論文《中國北方民族與蒙古族族源》,那是他在通盤研究過古代北方民族的基礎上寫出的。這篇論文解決了蒙古族及其以前北方諸民族族源等若干問題。
潛心研究,用畏兀體蒙古文復原《元朝秘史》
內蒙古大學蒙古學學院教授周清澍與亦鄰真學習、共事近40年。他回憶起亦鄰真時說:“他學習語言有超乎常人的能力,在學習歷史專業的同時,深入鑽研語言學的知識。這為他後來從事蒙古文字學、語音學和古典文獻的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善於抓住要害,如他注意到伯希和、符拉基米爾佐夫、田清波、柯立夫、馬洛夫等人的精闢研究時,就全神貫注地去領會,並能運用到自己的研究中,因此他在蒙古語言研究中,能解決專業工作者所不能解決的難題。”
奠定亦鄰真在蒙古史學地位的經典之作《〈元朝秘史〉畏兀體蒙古文復原》,就是他將歷史學與語言學結合的典範。
《元朝秘史》是13世紀時用畏兀體蒙古文寫成的史書,以前只有明代漢字音寫本傳世。這部書的研究已成為世界性學問,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有研究這部書的學者,發表的有關論著,包括拉丁字音寫和各種文字的譯註,已達數百項。
亦鄰真把漢字音寫本復原成畏兀體蒙古文,是一項難度很大的學術工作。1962年,他同中華書局簽訂了用畏兀體蒙古文復原《元朝秘史》的契約。不久,因四清運動和“文革”爆發,這項工作徹底中斷。“文革”結束後,他連續發表了關於《畏兀體蒙古文和古蒙古語語音》的論文,為復原《元朝秘史》等工作奠定了基礎。1987年,他的名著《〈元朝秘史〉畏兀體蒙古文復原》終於出版。在書中,他不僅利用現存的元代蒙古文文獻作了高水平的注釋,還寫了長篇導論,與復原的全文一起出版。
《元朝秘史》復原本的出版,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重視,它獲得了內蒙古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國外蒙古史學界對這部書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日本《東洋史研究》(1991年第一號)發表原山煌的書評,說亦鄰真復原本是《元朝秘史》研究中“應當特書一筆的成果”“語文學基礎堅實,治學態度誠實,在中國學術界中放出異彩”。
在歷史研究中使用語文學手段,是亦鄰真著述特點之一。他撰寫的每篇文章,幾乎都利用了語文學材料,進行了嚴謹的對音勘同。他一般都用漢文、蒙古文兩種文字寫作,而且常常先發表蒙古文稿。
亦鄰真讀書時,不只是注意發現重要史料,還特別留意各種漢譯的外族語辭彙。他參加編寫《中國大百科全書》和《中國歷史大辭典》時,凡有關民族語詞的詞條,都是由他撰寫的。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他還寫了若干篇歷史和語言學相結合的有關人、地、部名考證的論文,如《蒙古人的姓氏》《古蒙古語月名》等。他還積極參加了《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歷史·元史》和《中國歷史大辭典·遼夏金元卷》的編纂工作,撰寫和審改詞條。他寫的詞條力求簡明,在最少的文字中容納最大的信息量。
培養人才,學術生命在延續
從1981年起,亦鄰真開始擔任中國民族史專業(蒙古史)、中國古代史專業(元史)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他強調對碩士生進行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嚴格訓練,培養嚴謹的學風,反對僵化和浮誇,提倡進行創造性的研究。1990年,他又被批准為中國民族史專業博士生指導教師。
在學術上,亦鄰真一直關注國外蒙古學發展動態,注重對外學術交流。他曾先後出訪美、日、德、蒙古等國家,與那裡的蒙古學學者建立了密切的學術合作關係。他在蒙元史、中國北方民族史研究領域開闢了利用多種文字史料、語言學與歷史學相結合、微觀考證與巨觀探討相結合的研究道路,為我國乃至世界蒙古學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1999年2月,亦鄰真與世長辭,享年68歲。
亦鄰真雖然去世了,但他的學術生命仍在延續:他的學生們整理出版了《亦鄰真蒙古學文集》;他的藏書捐贈給了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他培養的學生,很多已經成為蒙古史研究的前沿學者。比如,他的第一屆博士生烏蘭,出版了專著《〈蒙古源流〉研究》。這是我國第一部對蒙古文史籍進行全面科學整理研究的學術著作,代表了目前國內外《蒙古源流》研究的最高水平,具有開創性的範本價值。
2009年12月20日,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聯合中國蒙古史學會、內蒙古大學蒙古學學院和日本國立亞非語言文化研究所,舉辦了紀念亦鄰真先生逝世十周年國際蒙古史學術研討會。在這次研討會上,學術界給予了亦鄰真很高的評價:“亦鄰真先生是蒙古學、中國北方民族史、元史和中國民族語言文字研究領域內的國際國內著名的學者。亦鄰真先生不僅屬於內蒙古,也不僅屬於中國,他屬於國際蒙古學和蒙元史研究。”

主要論著

主要論著《成吉思汗與蒙古民族共同體的形成》(《蒙古大學學報》1962年第1期)《中國北方民族與蒙古族族源》(《內蒙古大學學報》1979年第3、4期)《關於十——十二世紀的孛斡勒》(《元史論叢》第3輯,中華書局,1986年1月)《元朝秘史(畏吾體蒙古文復原)》(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87年8月)。

人物紀念

人民網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 蘇布達 布仁巴雅爾)20日上午,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中國蒙古史學會、內蒙古大學和日本國立亞非語言研究所聯合舉辦的“紀念亦鄰真先生逝世十周年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參加本次研討會的有亦鄰真先生的家屬和他的學生、朋友、同事及國內外學者100多人,大家深切緬懷這位傑出的歷史學家和語言學家。
亦鄰真先生是蒙古學、中國北方民族史、元史和中國民族語言文字研究領域內的國際國內著名的學者。他以畢生的精力,為這些領域的研究做出了貢獻,得到了國內以及蒙古、日本、德國、美國、俄國、澳大利亞和匈牙利等國家學術同仁的欽佩和高度評價,是一位具有很大國際影響的學者。
會議上,為亦鄰真教授家屬頒發了人民大學國學院西域歷史語言研究所成立時收到的亦鄰真先生的藏書紀念證書。
學術研討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烏蘭、日本愛知大學教授、東洋文庫研究員大島立子和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西域歷史語言研究所教授烏雲畢力格,分別以“從新獲蒙古文殘葉看《元朝秘史》與羅藏丹津《黃金史》之關係”、“元代蒙古人的年齡構造”、“哈薩克斯坦的坦巴里塔斯佛教岩畫與咱雅班第達岩畫像”為題,做了學術報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