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師亦友:一個媽媽的手記

亦師亦友:一個媽媽的手記

《亦師亦友:一個媽媽的手記》感動的是《亦師亦友:一個媽媽的手記》不是刻意寫出來的,而是像一棵小樹,伴隨著孩子一起長大。從孩子呱呱墜地開始,直到孩子步入北大的殿堂,它與孩子一起長大,和日子一起延伸……《亦師亦友:一個媽媽的手記》適合普通大眾閱讀。

基本介紹

  • 書名:亦師亦友:一個媽媽的手記
  • 出版社:暨南大學出版社
  • 頁數:208頁
  • 開本:16
  • 品牌:暨南大學出版社
  • 作者:鄭蕙
  • 出版日期:2012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66801715, 7566801716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亦師亦友:一個媽媽的手記》是一部融合了心血和愛、呈現方法和毅力的作品,一本記錄孩子成長曆程的書,令人開卷初讀頓感受益匪淺,掩卷思之又覺回味無窮,讀畢全書感動感悟之餘更是深受鼓舞!

作者簡介

鄭蕙,廣州市天河區冼村國小校長,高級教師。秉持“享受教育一守望成長一體驗成功”的教育理念,用愛心和智慧澆灌著祖國的花朵。多次被評為“天河區優秀教師”、 “廣州市優秀教育工作者”和“全國科研先進個人”。主持省、市、區級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多項,在國家、省、市級刊物上發表教育研究論文多篇。

圖書目錄

序一
序二
學前階段
呱呱墜地
蹣跚學步
教孩子識字
小問號
幼稚園全托
我要玩
語言與記憶
小小設計師
曾經的日記
國小階段
冒充家長簽名
怕黑
老婆,再見!
扔粉筆的小男孩
別人有,我也要
育兒心得
兒子的日記
國中階段
留在天河
頭髮的糾結
延長快樂
我能做的
讀不懂的90後
家有考生:中考前一天(6月10日)
家有考生:中考第一天(6月11日)
家有考生:中考第二天(6月12日)
家有考生:中考第三天(6月13日)
家有考生:昨天考試結束(6月14日)
孩子的中考成績
高中階段
幸哉!選擇華師附中
偶得(學習習慣與學習能力)
忙碌的兒子
終於吃上了兒子炒的菜
對兒子的十六字方針
無題
“沒考好”
小測試
華師附中成人禮
孩子終於開學了!
為了孩子的自我陳述
校長推薦個人陳述
等待
整理行裝收拾心情再度出發
信息傳遞
即將開始的征程
北大面試歸來
面試結果
手機簡訊
孩子的畢業典禮
家有考生——高考前十周記錄
距離高考還有十周
距離高考還有九周
距離高考還有八周
距離高考還有七周
距離高考還有六周
距離高考還有五周
距離高考還有四周
距離高考還有三周
距離高考還有兩周
距離高考還有一周
距離高考還有三天
距離高考還有一天
高考的氛圍
考試結束
過程·體會·希望
學習方法心態及對中國小教育的思考
高二第一學期期中考總結
畢業總結
初入燕園
第一次北大家長聯誼會
兩個月的日子
牽掛而又釋然
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
體育愛好與特長
增加一點人文知識
變與不變
一起去旅遊
朗讀者
附錄
檢討、保證書(2001年)
同兒的自信
親職教育感言四則
家長幫孩子調整心態要做的九件事
賞識孩子,給孩子自信
2011年華師附中畢業典禮
讀《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有感
星星點點
關於自主招生的電話採訪
賀詩
關於《放風箏》的評論
後記

後記

我想我人生中最好的習慣應該是讀和寫。
雖然讀的時候常常是一目十行,囫圇吞棗,淺嘗輒止;雖然寫的時候難免辭藻貧乏,信馬由韁,缺乏深邃的思想。但是,讀和寫畢竟讓我有了些許的積累,使我受益無窮。
打開塵封的記憶,往事猶如錢塘江的潮汐奔騰而至。
學生時代,留下的有成長的喜悅和困惑,有青春的激情和沉靜。
步入教壇,留下的是孩子們純潔無瑕的笑靨,是我對摯愛事業的憧憬,還有對無法實現的願望的失落和揮之不去的煩惱。
既為人母,留下的是孩子從小到大由近而遠的足跡和層層疊疊充滿溫情的畫面。
那天,幾個朋友聚在一起,為我慶賀,為考上北大的兒子慶賀。觥籌交錯之間,朋友們一再叮囑我暑假期間要將教育培養孩子的經驗加以整理和提煉,以供後來者學習和借鑑。
自己的意願所在和朋友們渴望眼神的激勵,我雖飄飄然卻也覺得是一份責任,於是便有了當初的《放風箏》,收集了孩子從國中到高中這一階段我對孩子成長的記錄。
三百本書除了留下兩本給自己收藏,其餘都送給了親戚朋友、同事、家長。讓我受寵若驚的是,這本書競然受到他們的極力推崇,沒有得到書的朋友知道訊息後也紛紛索要。幾個好朋友慫恿我正式出版,我卻為自己缺乏華麗的辭藻、優美的文筆而膽怯,他們給出種種理由增強我的自信,還對封面的設計、書名、框架結構、內容提出了很有價值的建議。我就斗膽一試吧!
之所以能鋪陳得比較完整,主要的來源是:
我的日記,孩子出生以後,我開始了漫長的產假。有孩子相伴,雖然忙得不亦樂乎,卻時刻氤氳在幸福的氣息中。一天天的新發現,一天天的驚喜,一天天的甜蜜,讓我無處釋放,於是便決定寫日記。儘管也不是天天寫,儘管有時記錄的只是片言隻語,但作為串起記憶的珠鏈已經足矣。
孩子的日記。孩子自上國小三年級(七歲半)即在我的要求下開始寫日記,雖然是拼音加漢字,雖然文字簡潔、文筆平淡,但畢竟不失童真。那天整理他的作業等資料,竟然發現日記——厚厚的一沓日記,讓我從中掏出了許多珍寶。一頁一頁地翻開,就像瀏覽一幅幅陳舊的老照片。海南旅遊的歡暢與刺激,學校生活的熱鬧與平靜,雙休日的奔波與忙碌,運動場上的酣暢淋漓……一個個熟悉而又溫馨的場景,層出不窮地出現,化成了我筆下的文字。
母親的日記。孩子大一那年(2011年)寒假回家,母親將一本中學生的練習簿給了我,裡面是孩子小時候逗留贛州的印跡,記錄了孩子幾次回贛州的生活。讓我想起了孩子上學之前,有幾段時間是在贛州度過的。一次是暑假家裡裝修,我沒有時間照看他;一次是上幼稚園全托之前(孩子兩歲半曾上過一個幼稚園),因為奶奶年齡大了,身體不好我們無法兼顧,只好將孩子送回了母親工作的贛州市保育院。我感動母親的用心,母親幾乎記錄了小外孫在國小之前的每一個暑假在贛州發生的趣事和母親對孩子的教育。孩子每一天的生活起居,孩子的吃喝拉撒,孩子的感冒發燒,孩子的喜怒哀樂……
小姨的補充。孩子送回贛州後,我將我的日記本留在了家裡,叮囑孩子的小姨偶爾記錄小外甥的趣事,小姨滿口應允。裡面有這么一段,那天我一進門,小航就樂顛顛地走過來告訴我:“下學期我就要到廣州去上全托幼稚園了!”小姨問他:“你知道全托是什麼意思嗎?就是一個星期你才能見到媽媽一次。”兒子不由低下了頭。親愛的小姨,你太現實、太殘忍了,留一點憧憬,讓肥皂泡多飛揚一些時間不行嗎?
這本書里呈現的也就是孩子的生活場景而已,其中夾雜的不過是一些粗淺的思考,倘若能讀出高深的教育思想,那一定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關於學校教育和親職教育,自古以來就有卓著的成果和數以-f~77計的思想,無須再去創造,只管謹慎拿來——選擇合適你的,或者“雜取種種合成一個”。倘讓我去俯拾,我會首先將“尊重孩子”、“激勵孩子”、“因材施教”收入囊中。
孩子考上北大,是他人生中燦爛的一頁;孩子考上北大,是為人父母輝煌的階段性成果。
藉此機會,感謝我親愛的孩子,感謝孩子帶給我們的無盡的快樂和跌宕起伏的生活真趣!
藉此機會,感謝我的家人,感謝家人對孩子無私的愛和對我教育孩子的認同、理解、配合。
藉此機會,感謝孩子的老師和我的朋友們,是你們的期待和幫助給了我教育的靈感和智慧。
藉此機會,感謝我的同事和學生家長,你們對孩子的賞識和對我的支持與信任是我更加努力的助推器。
藉此機會,感謝暨南大學出版社的史小軍總編輯,感謝他為該書出版所做的一切!
感謝所有關注我和我的孩子的朋友們!
鄭蕙
2012年3月

序言

養育孩子是一件辛苦的事,因為他們通常兼備天使與魔鬼的雙重性格。別說成為棟樑,單是把他們培養成自食其力、健康快樂的人,已經是一項巨大的工程,日復一日,要經歷多少個春秋。這份耐心與執著,也許只有媽媽才會有。
這本手記對於普通的家庭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借鑑,實操性很強,不像虎媽狼爸那樣的特殊個案。孩子考上好大學,獲得許多獎項,只是人生的一個起點,並不代表未來的快樂與順利,強行的壓制,也許會給他們今後的工作與家庭生活帶來後患。
有一天我問作者,兒子上了北大,還能和你很好地交流嗎?作者笑道:還是很親密呀,很多事會和我商量,有時還故意把腳蹺到我的腿上,瘋瘋鬧鬧……一臉幸福之色。我想這才是一位媽媽成功的終極吧。
在孩子年幼和迷茫時,引導他;在孩子無知和犯錯時,教育他;在孩子快樂和煩躁時,同擔當。亦師亦友,同時又是媽媽,在生活上無微不至地照顧。這是我們每個父母都要好好承擔的三種角色,這就是這本書給我的最深感受。
對孩子的教育,應該是不著痕跡的。說得容易做起來難。這其中包含了作者多少的良苦用心,積澱了多少應試大環境下的巨大壓力。
有人說,那得要孩子自己也很爭氣呀。是的,孩子的本質是很重要的。它遺傳自父母,但後天的教育會使每一種天性揚長避短,這便是言傳身教的重要性,無論為人父母還是為人師長。
最後,要誇讚一下爸爸。全世界大部分的父親都把教育孩子的職責放到妻子身上,認為那不是一個男人的事。然而,一個真正的男人,不僅要有自己的事業,還要照顧好妻子孩子,以身作則,在他們焦慮時,做好後盾,共同進退。書中的爸爸即此典範。
這是一個幸福的家庭,令人羨慕。
周婷
2012年3月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