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岔鄉

交岔鄉

交岔鄉,隸屬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彭陽縣,地處彭陽縣西北部,東與王窪鎮接壤,東南與草廟鄉毗鄰,西與原州區官廳鎮寨科鄉分界,北與甘肅省環縣蘆灣鄉相連,行政區域面積145.65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末,交岔鄉戶籍人口為5470人。

清代,屬固原直隸州清平監。1983年10月,劃入彭陽縣管轄;同年12月,改交岔公社為交岔鄉。截至2021年10月,交岔鄉轄7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交岔村。

2020年,交岔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9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交岔鄉
  • 行政區類別
  • 所屬地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彭陽縣
  • 地理位置彭陽縣西北部
  • 面積:145.65 km
  • 下轄地區:7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交岔村
  • 電話區號:0954
  • 郵政編碼:756504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氣候
  • 人口數量:5470 人(截至2020年末戶籍人口)
  • 車牌代碼:寧D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自然災害,自然資源,人口,經濟,綜述,農業,社會事業,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郵政電信,交通運輸,歷史文化,

歷史沿革

清代,屬固原直隸州清平監。
民國時,屬固原縣王窪鎮。
民國三十七年(1949年)8月,隸屬官廳鄉。
1951年10月,從官廳鄉分設交岔鄉,隸屬固原縣第七區(王窪區)。
1958年10月,成立交岔人民公社。
1983年10月,劃入彭陽縣管轄;同年12月,改交岔公社為交岔鄉。

行政區劃

2011年末,交岔鄉轄交岔、廟莊、關口、東窪、關堡台、保陽、大坪7個村民委員會;下設21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1年10月,交岔鄉轄7個行政村:廟莊村、關口村、東窪村、關堡台村、交岔村、保陽村、大坪村,鄉人民政府駐交岔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交岔鄉地處彭陽縣西北部,東與王窪鎮接壤,東南與草廟鄉毗鄰,西與原州區官廳鎮寨科鄉分界,北與甘肅省環縣蘆灣鄉相連,行政區域面積145.65平方千米。
交岔鄉

地形地貌

交岔鄉地處乾旱的黃土丘陵溝壑區。境東為梁、壕、掌丘陵地貌,草場廣闊;境西為水流切割破碎的溝壑區。

氣候

交岔鄉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全年降水少,春季乾旱多風,夏季氣候宜人,秋季雨量集中,冬季乾冷少雪,光照充足,無霜期短,晝夜溫差大。年平均降水量3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氣溫8℃,無霜期年均130天。

自然災害

交岔鄉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乾旱、大風、低溫、霜凍、雷擊等。

自然資源

交岔鄉境南黑石頭河有石灰岩礦藏資源,是彭陽縣石質最好礦點,建有石料廠。
2011年,交岔鄉有耕地面積4.73萬畝,全部為旱地。

人口

2011年末,交岔鄉轄區戶籍人口7595人,常住人口5056人。戶籍人口中,男性3904人,占51.4%.;女性3691人,占48.6%。戶籍人口中,以回族為主,達7252人,占95.5%。2011年,人口自然增長率12.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4人。
2017年末,交岔鄉常住人口為3022人。
截至2020年末,交岔鄉戶籍人口為5470人。

經濟

綜述

2020年,交岔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9個。

農業

交岔鄉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馬鈴薯、小秋雜糧為主。2011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3.7.7萬畝,其中馬鈴薯面積1.5萬畝,油料作物種植面積4700畝。糧食總產量510.6萬千克。紫花苜蓿留床面積6.45萬畝。
交岔鄉畜牧業以飼養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末,牛存欄3305頭,羊存欄15007隻,家禽飼養量52800羽。
截至2011年末,交岔鄉累計造林12.45萬畝,退耕地4.05萬畝,荒山造林8.4萬畝。主要為杏樹、山桃、檸條、沙棘等生態林,森林覆蓋率19.4%。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交岔鄉有幼稚園1所,在園幼兒46人,專任教師2人;國小9所,在校生595人,專任教師54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1所,在校生192人,專任教師24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文化事業

2011年末,交岔鄉有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7個;各類圖書室8個,藏書4萬餘冊。2011年末,學校體育場9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交岔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8個,其中衛生院.1個,病床4張,專業衛生人員12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6000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6973人,參合率96%。

社會保障

2011年,交岔鄉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41戶,人數626人,支出9萬元。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972人,參保率97.2%。

郵政電信

2011年末,交岔鄉有郵政網點1個,手機信號塔4座,網路覆蓋率95%。

交通運輸

交岔鄉已形成以公路運輸為主的交通運輸網路。2011年,郭(家灣)一夏(山莊)公路橫穿全境,東接平惠公路,南通309國道。王窪煤礦運煤專線(鐵路)穿越大坪、保陽、交岔、東窪、關口等5個村。

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交岔鄉因姓氏和地形地貌而得名,原名焦岔,後改名交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