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鱉(學名:Amyda cartilaginea)是鱉科、鱉屬動物。最大背甲長能達70厘米。沿著背殼的(在脖子)後面位於前部的邊緣分布瘤狀小顆粒,成體頭部、肢和背殼上具黃色小斑點,背部顏色灰白棕色到黑色不等,野外多呈綠色,腹部灰白,裙邊發達,雄性通常更大和有更長裙邊。幼體鼻部、頭部和四肢黑底色,上面有米黃色斑點,腹部灰白,背部底色有黑色和黃色兩種。在背部並有縱向分布的數條“疣粒帶”。頭頸能反轉到背部,但攻擊性不強。亞洲鱉是最常見的鱉之一,長著豬一樣的吻部,包覆著皮膚的甲殼和圓形或橢圓形的背甲。背甲的表面呈灰綠色或橄欖色,有時伴有黃色邊緣的黑色斑點或放射狀的條紋,隨著生長會漸漸消失。雄性的腹甲為白色,雌性的為灰色。
亞洲鱉生活在湖泊、河道、池塘等淡水生活環境中。喜歡濕地生態,常出沒在大型的混濁的江河、濕地和沼澤中。雜食性,喜食魚、昆蟲、蟹、屍體的腐肉、水果和兩棲動物等。喜夜行,常常晝伏夜出,捕食魚、青蛙、小蝦和水生昆蟲。原產於印度東北部、汶萊、高棉、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爪哇和婆羅洲)、寮國、馬來西亞、緬甸、新加坡、泰國、越南。中國有引種。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近種區別,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
形態特徵
最大背甲長能達70厘米。沿著背殼的(在脖子)後面位於前部的邊緣分布瘤狀小顆粒,成體頭部、肢和背殼上具黃色小斑點,背部顏色灰白棕色到黑色不等,野外多呈綠色,腹部灰白,裙邊發達,雄性通常更大和有更長裙邊。幼體鼻部、頭部和四肢黑底色,上面有米黃色斑點,腹部灰白,背部底色有黑色和黃色兩種,各占1/2,並有黃色斑點分布,特別明顯的是背部不規則地分布有4-7個黑斑。在背部並有縱向分布的數條“疣粒帶”。頭頸能反轉到背部,但攻擊性不強。
亞洲鱉是最常見的鱉之一,長著豬一樣的吻部,包覆著皮膚的甲殼和圓形或橢圓形的背甲。背甲的表面呈灰綠色或橄欖色,有時伴有黃色邊緣的黑色斑點或放射狀的條紋,隨著生長會漸漸消失。雄性的腹甲為白色,雌性的為灰色。
近種區別
亞洲鱉和馬來鱉(Dogania subplana)不同,亞洲鱉的背甲邊緣為圓形(不是筆直)且頭部相對史窄。在眾多的分布地中,它和馬來鱉一同出現,看起來在濕地上取代了它,還可出沒在大型的混濁的江河、濕地和沼澤中。兩個品種的成年雄性都長有相對更長的尾部,超過背甲邊緣。
亞洲鱉與佛羅里達鱉(Apalone ferox)從外形上比較:兩者外形接近圓形,裙邊發達,稚鱉和幼鱉期,裙邊具黃色邊緣,個體較大,生長速度快。不同之處在於頭部花紋不同亞洲鱉頭部的黑色底色上有黃色點狀分布,而佛羅里達鱉頭部布有黃色條紋狀。更主要的不同點是,亞洲鱉雌性比例高,個體差異小;而佛羅里達鱉雄性比例高,個體差異大,一般雄性比例達到55%左右,在溫室條件下,年增重不到1000克,而雌性佛羅里達鱉在溫室中平均年增重1500克以上,最快的能達到4500克。
生活習性
亞洲鱉生活在湖泊、河道、池塘等淡水生活環境中。喜歡濕地生態,常出沒在大型的混濁的江河、濕地和沼澤中。雜食性,喜食魚、昆蟲、蟹、屍體的腐肉、水果和兩棲動物等。喜夜行,常常晝伏夜出,捕食魚、青蛙、小蝦和水生昆蟲。
分布範圍
原產於印度東北部、汶萊、高棉、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爪哇和婆羅洲)、寮國、馬來西亞、緬甸、新加坡、泰國、越南。中國有引種。
繁殖方式
亞洲鱉的繁殖發生在春末至初冬之間。繁殖受溫度的影響很大,因此交配主要發生在5月前後的春季高峰期。假定實際的交配機制受觸覺行為和雄性侵略的影響。觸覺方面涉及典型的軟殼求愛,雌性頭部和甲殼與雄性的細長爪接觸。如果觸覺求愛失敗,雄性也會積極爭取求愛。
不論是以觸覺方式還是侵略性求偶,雄性都會騎上雌性開始交配。這種交配發生在水底,水的支持有助於雄性保持交配,交配的夥伴之間似乎沒有聯繫。亞洲鱉表現出亂交的行為。交配的時長、在水中的必要深度、以及這是否會發生在陸地上都沒有記錄。
性成熟年齡20個月左右,每年產卵3-4次,每次5-30枚。其巢穴挖在河岸上,將卵放入柔軟的沙子中,就像挖洞一樣。經測量卵直徑為21-33毫米。自然條件下,孵化時間為126-140天。
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00年 ver 3.1)——易危(VU)。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