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概念史研究(第1卷)

亞洲概念史研究(第1卷)

《亞洲概念史研究(第1卷)》是2018年3月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亞洲概念史研究(第1卷)
  • 作者:孫江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出版時間:2018年3月
  • 頁數:260 頁
  • 定價:7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100159623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亞洲概念史研究(第1卷)》共收集十一篇論文、一篇會議紀要,以“翻譯概念”“歷史書寫”“知識考古”“方法論的迴轉”四部分推動亞洲概念史的研究,試圖從東西比較的角度,考察西方概念如何被翻譯為漢字概念,以及漢字圈內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概念的互動關係,由此揭示東亞圈內現代性的異同。

作者簡介

  孫江,南京大學學衡研究院教授。著有《作為他者的宗教——近代中國的宗教與政治》(台北:博揚文化,2016年)、《中國の「近代」を問う——歴史?記憶?アイデンティティ》(東京:汲古書院,2014年)等。

圖書目錄

序:概念、概念史與中國語境
翻譯概念
晚清社會學的翻譯——以嚴復與章炳麟的譯作為例
一、導論:社會理論與近代中國
二、“社會”進入中國
三、嚴復譯赫胥黎、斯賓塞之社會理念及其政治意涵
四、心理、歷史與革命:章太炎所譯介的社會學
五、清末社會理論的影響及其在民初之傳衍
六、結論
一個哲學虛構概念的本土化——論康德“Things in Themselves”的中文譯法
一、引言
二、從柯尼斯堡到上海
三、從本土化到排斥
四、專業化和標準化
五、翻譯的中國化
六、終結可能嗎
七、並非結論
“哲學”在近代中國——以蔡元培的“哲學”為中心
一、康有為《日本書目志》里的“哲學”
二、蔡元培與“東學”
三、“哲學”熱的開始
四、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的反響
五、蔡元培《五十年來中國之哲學》
六、小結
翻譯宗教——1893年芝加哥萬國宗教大會
一、宗教盛宴
二、最初儒人海西經
三、李提摩太的翻譯
四、傳教士的中國宗教觀
五、來自日本的聲音
六、從religion到宗教
歷史書寫
在概念與隱喻之間——申采浩(1880-1936)的歷史世界
一、方法論小考
二、時間的反省
三、國粹主義話語
“吾國無史”乎?——從支那史、東洋史到中國史
一、時間的等級化——以那珂通世《支那通史》為中心
二、“科學的歷史”——從支那史到東洋史
三、空間的民族化——以桑原騭藏《中等東洋史》為中心
四、從東洋史到中國史——以陳慶年《中國歷史教科書》為中心
五、結語
時間等級與道德優勢——現代歷史觀念在20世紀中國
一、中國的史學傳統
二、西方的挑戰
三、質疑的聲音
四、結論
知識考古
中國地圖——羅明堅和利瑪竇
一、descrittione或descrizione的涵義
二、羅馬國家檔案館所藏羅明堅手稿
三、利瑪竇與中國地圖
四、羅馬耶穌會檔案館“利瑪竇中國地圖”
五、羅明堅與利瑪竇
詞源(二則)
一、社會
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
方法論的迴轉
何謂“國學”
一、“國學”概念的由來
二、近代中國的“國學”迷思
三、日本“國學”的形成背景
四、日本“國學”的基本思想
五、日本“國學”的神學特性
六、中國“國學”的問題與反思
東亞近代概念編成史的意義與方法
一、概念研究
二、知識分科
三、“文學”/“人文學”
“概念史與東亞研究”圓桌會議紀要
徵稿啟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