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亞毫米波天文衛星
- 外文名:Submillimeter Wave Astronomy Satellite
- 國家:美國
- 類別:科學與技術試驗衛星
亞毫米波天文衛星(Submillimeter Wave Astronomy Satellite,縮寫為SWAS)是1998年12月5日發射的一顆天文衛星,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小探測工程(英語:Small E...
SWAS亞毫米波天文衛星 SWAS亞毫米波天文衛星是人造衛星,太空飛行器。
毫米波和亞毫米波天文台比一般射電天文台有更嚴格的要求,主要要求台址上空大氣中水汽含量小而穩定,一般認為大氣中水汽含量經常在1~3毫米是毫米波天文台的必要條件。亞毫米波天文台則要求大氣水汽含量經常小於1毫米。因為大氣中水汽密度...
愛因斯坦衛星是哈佛-史密松森天體物理中心和美國宇航局研製的X射線天文衛星,於1978年11月13日發射升空,原名“高能天文台2號”(High-Energy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 2,縮寫為HEAO-2),為紀念著名物理學家和數學家愛因斯坦誕辰100周年而...
毫米波與亞毫米波在通信、雷達、制導、遙感技術、射電天文學和波譜學方面都有重大的意義。①通信:利用“大氣視窗”的毫米波頻率可實現大容量的衛星-地面通信或地面中繼通信,以及在低能見度條件下的近程戰術通信。非“視窗”頻率則可...
並為青海德令哈觀測站的13.7米毫米波望遠鏡和我國唯一的攜帶型亞毫米波望遠鏡POST提供技術支持。主要工作 包括以下幾方面:1、100GHz頻段基於鈮(Nb)的超導SIS混頻器研製,主要套用於13.7米毫米波天文望遠鏡;2、0.5THz和1.4THz頻段...
赫歇爾紅外空間天文台 2009年,由 ESA主導研發的赫歇爾紅外空間天文台(Herschel)發射升空。赫歇爾紅外空間天文台在遠紅外波段和亞毫米波段工作,特別適合探測處於不同早期演化階段的大質量恆星的形成活動。來自世界各地的天文學家利用赫...
在地面上觀測天體,必須通過大氣視窗,因而只能在幾個電磁波段內進行,就是在這些波段觀測,也要受到大氣和塵埃的干擾。空間天文觀測的特點,在於越過地球大氣這個障礙,對天體作全電磁波段的探測。人造衛星、火箭和氣球技術為空間天文學的...
整個撞擊事件都被地基望遠鏡(位於夏威夷及美國本土西部的觀測站)和軌道望遠鏡(包括哈勃太空望遠鏡、錢德拉X射線天文台、斯皮策空間望遠鏡、XMM-牛頓衛星、星系演化探測器、亞毫米波天文衛星)所記錄;同時撞擊事件也被撞擊時距彗星8000萬千米...
* 使用地面和空間設備進行多波段(甚低頻、亞毫米波、紅外、紫外)觀測,* 計算機數值建模研究,* 組建並領導國際研究小組利用世界口徑最大的空間天文台進行觀測,* 通過仿真論證和樣機測試,開闢人類了解程度幾乎是空白的天文觀測譜段。在...
包括Coherent公司、VDI公司、Thorlabs公司、ImraAmerica公司、Physical science公司等,其中VDI公司主要生產THz、毫米波固態振盪源及小型集成系統,產品頻率最高能達到1.7THz,主要用於衛星通信、天文探測、氣象監測、遙感成像等領域;IBM公司...
從表1可以看出微波遙感器能做到定量遙感,利用毫米波和亞毫米波對一些氣體分子的諧振效應可精確遙感到大氣中有害物的數量。表2列出了國際主要對地觀測衛星裝載遙感器的情況。從中可以看到微波遙感器從少到多,是現在和今後發展的重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