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方形原太子河蟲

亞方形原太子河蟲是發現於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瓦兒崗的晚寒武世時期化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亞方形原太子河蟲
  • 外文名:Protaitzehoia subquadrata Peng, 1987
  • 形成時代:晚寒武世
  • 產地: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瓦兒崗
特徵描述,保存單位,

特徵描述

頭蓋短梯形,橫寬,前緣作開闊的弧形,略向前拱出。頭鞍亞方形,中等凸起,徐緩向前收縮,眼脊之前又略擴張,前端向前拱曲並在軸部微向後凹陷。頭鞍溝4對,深,且由前至後深度逐漸增加,前兩對向前斜伸,第二對不與背溝相連,後兩對向內略向後斜伸,均與背溝相連,最後一對內端分叉,前支較微弱,後支深。背溝直而深,在頭鞍前側角處為眼脊所切斷。外邊緣強烈上翹,其上有數條橫紋。邊緣溝寬,極深,向兩側變淺且略向前彎曲。頸溝寬(縱向),兩側極深,向前斜伸,中部淺,略向前拱曲。頸環凸起,中部較兩側寬,其上有一小的頸瘤。眼葉凸起,中等大小,作弧形,位於頭蓋中線之後。眼脊直而強壯,由眼葉前端向第一對鞍溝伸展,越過背溝後與第一對側葉相連。背溝前端有一對陷坑。固定頰平緩凸起,寬度約為兩眼葉間頭鞍寬度的1/2,後側翼窄,長三角形。後邊緣溝寬,後邊緣窄脊狀,亦向外變寬。面線前支直,由眼葉前端向前收斂,越過邊緣溝後迅速內轉;後支作弧形斜切後邊緣,由切點至背溝的距離大於頭鞍基部的寬度。殼面裝飾由稀疏分布的較大的瘤點和十分密集的小瘤點組成,大瘤點在眼前翼較密集,而在固定頰,後側翼處十分稀疏且左右對稱,在眼脊和後邊緣上亦有分布。

保存單位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