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碗花花(Anemone hupehensis (Lemoine) Lemoine)是毛莨科銀蓮花屬的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根狀莖斜或垂直;中央小葉有長柄,小葉片卵形或寬卵形,頂端急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或心形,邊緣有鋸齒,兩面有疏糙毛;側生小葉較小;葉柄疏被柔毛;花葶直立,疏被柔毛;有較多花,花梗有密或疏柔毛;萼片紫紅色或粉紅色,倒卵形,外面有短絨毛;聚合果球形瘦果,有棉毛;花果期7-10月。
打破碗花花分布於中國川陝、鄂西、滇黔、華南北部至浙江一帶;生於任丘、低山低山草坡或溝邊;喜涼爽溫暖氣候,耐寒,喜潮濕;以含腐殖質豐富的砂質壤土最好,其次是是石灰質壤土和粘壤土,而貧瘠和過於乾旱的地區,則不宜於栽種。
打破碗花花性味苦、辛,性冷;有清熱利濕,解毒殺蟲,消腫散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痢疾,泄瀉,瘧疾,蛔蟲病,跌打損傷等症,可以煎湯或研末、泡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打破碗花花
- 拉丁學名:Anemone hupehensis (Lemoine) Lemoine
- 別名:貓爪草、秋芍藥、野棉花、霸王草、大頭翁、火草花、山棉花、蓋頭花、滿天飛、五雷火、遍地爬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木蘭綱
- 目:毛茛目
- 科:毛茛科
- 屬:銀蓮花屬
- 種:打破碗花花
- 命名者及年代:Lem. , 1910
植物學史,形態特徵,近種區別,主要變種,產地生境,生長習性,育植技術,主要價值,藥用,食用,農藥,
植物學史
據《中國植物志》 第28卷 (1980)記載,水棉花(Anemone hupehensis f. alba W. T. Wang)是打破碗花花的變型。與打破碗花花的區別:萼片白色,或帶淡粉紅色。基生葉通常為三出複葉,有時為單葉。在植物智網站中,水棉花已經經過了修訂,歸入打破碗花花的變種秋牡丹(Anemone hupehensis var. japonica (Thunb.) Bowles & Stearn)中。
形態特徵
打破碗花花是毛莨科銀蓮花屬的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植株高(20-)30-120厘米。根狀莖斜或垂直,長約10厘米,粗(2-)4-7毫米。基生葉3-5,有長柄,通常為三出複葉,有時1-2個或全部為單葉;中央小葉有長柄(長1-6.5厘米),小葉片卵形或寬卵形,長4-11厘米,寬3-10厘米,頂端急尖或漸尖,她全殃淋基部圓形或心形,不分裂或3-5淺裂,邊緣有鋸齒,兩面有疏糙毛;側生小葉較小;葉柄長3-36厘米,疏被柔毛,基部有短鞘。
花葶直立,疏被柔毛;聚傘花序2-3回分枝,有較多花,偶爾不分枝,只有3花;苞片3,有柄(長0.5-6厘米),稍不等大,為三出複葉,似基生葉;花梗長3-10厘米,有密或疏柔毛;萼片5,紫紅色或粉紅色,倒卵形,長2-3厘米,寬1.3-2厘米,外面有短絨毛;雄蕊長約為萼片長度的1/4,花葯黃色,橢圓形,花絲絲形;心皮約400,生於球糠洪乎形的花托上,長約1.5毫米,子房有長柄,有短絨毛,柱芝催紋諒頭長方形。聚合果球形,直徑約1.5厘米;瘦果長約3.5毫米,有細柄,密被綿毛。花果期7-10月。
近種區別
打破碗花花與大火草(Anemone tomentosa (Maxim.) Pei)和野棉花(Anemone vitifolia Buch.-Ham. )極為相近。與這二種的區別主要在於葉的毛被特徵方面殼譽。打破妹巴套碗花花的葉背面有稀疏的毛,而其他二種的葉背面則均炒射煉密被白色絨毛。打破碗花花的葉的分裂程度變異很大,或全部為三出複葉,或同時有三出複葉和單葉,或全部為單葉,在為三出複葉時,與大火草更為相似,在為單葉時,則與野棉花更為相似。大火草的基生葉通常為三出複葉,而野棉花的基生葉則全為單葉,這是二種的不同處,但在大火草,有時在基生葉中有1-3個三出複葉,這情況更說明這二種的親緣關係是非常近的。大火草和野棉花的萼片內面呈白色或帶淡粉紅色。
主要變種
打破碗花花變種秋牡丹(Anemone hupehensis var. japonica (Thunb.) Bowles & Stearn),俗名土牡丹、吹牡丹、秋明菊,與打破碗花花的區別:花重瓣,萼片約20,紫色或紫紅色。基生葉為三出複葉。在中國雲南、廣東、江西、福建、浙江、江蘇、安徽等省區栽培甚普遍,有時逸出呈野生狀態。在日本也有。秋牡丹可供藥用,治重感冒、股癬、體癬等症,又能殺蛔蟲。
產地生境
打破碗花花分布於中國川陝、鄂西、滇黔、湖北西部、廣西北部、廣東北部、江西、華南北部至浙江(天台山)一帶;生於海拔400-1800米間的任丘、低山低山草坡或溝邊。
生長習性
喜涼爽溫暖氣候,耐寒,喜潮濕;以含腐殖質豐富的砂質壤土最好,其次是是石灰質壤土和粘壤土。
育植技術
種子繁殖:早春3月進行苗床育苗。條播,行距9厘米,開淺溝插入,覆薄土一層,以蓋設種子為度。當溫度在18-20℃時,約15天可以出苗,當苗出齊後,可間苗1次,至5月上旬,即可移植於大田。
分根繁殖:早春植株未萌芽以前,挖掘母根旁所生之幼株,作種用,按行株距30厘米×24厘米穴栽,栽後澆水。
貧瘠和過於乾旱的地區,則不宜於栽種。
主要價值
藥用
打破碗花花性味苦、辛,性冷;有清熱利濕,解毒殺蟲,消腫散瘀的功效,根狀莖藥用,治熱性痢疾、泄瀉、胃炎、各種頑癬、瘧疾、蛔蟲病、消化不良、跌打損傷等症。
食用
可以煎湯或研末、泡酒。
農藥
全草用作土農藥,水浸液可防治碑疊芝稻苞蟲、負泥蟲、稻螟、棉蚜、菜青蟲、蠅蛆等,以及小麥葉鏽病、小麥稈鏽病等。
主要變種
打破碗花花變種秋牡丹(Anemone hupehensis var. japonica (Thunb.) Bowles & Stearn),俗名土牡丹、吹牡丹、秋明菊,與打破碗花花的區別:花重瓣,萼片約20,紫色或紫紅色。基生葉為三出複葉。在中國雲南、廣東、江西、福建、浙江、江蘇、安徽等省區栽培甚普遍,有時逸出呈野生狀態。在日本也有。秋牡丹可供藥用,治重感冒、股癬、體癬等症,又能殺蛔蟲。
產地生境
打破碗花花分布於中國川陝、鄂西、滇黔、湖北西部、廣西北部、廣東北部、江西、華南北部至浙江(天台山)一帶;生於海拔400-1800米間的任丘、低山低山草坡或溝邊。
生長習性
喜涼爽溫暖氣候,耐寒,喜潮濕;以含腐殖質豐富的砂質壤土最好,其次是是石灰質壤土和粘壤土。
育植技術
種子繁殖:早春3月進行苗床育苗。條播,行距9厘米,開淺溝插入,覆薄土一層,以蓋設種子為度。當溫度在18-20℃時,約15天可以出苗,當苗出齊後,可間苗1次,至5月上旬,即可移植於大田。
分根繁殖:早春植株未萌芽以前,挖掘母根旁所生之幼株,作種用,按行株距30厘米×24厘米穴栽,栽後澆水。
貧瘠和過於乾旱的地區,則不宜於栽種。
主要價值
藥用
打破碗花花性味苦、辛,性冷;有清熱利濕,解毒殺蟲,消腫散瘀的功效,根狀莖藥用,治熱性痢疾、泄瀉、胃炎、各種頑癬、瘧疾、蛔蟲病、消化不良、跌打損傷等症。
食用
可以煎湯或研末、泡酒。
農藥
全草用作土農藥,水浸液可防治稻苞蟲、負泥蟲、稻螟、棉蚜、菜青蟲、蠅蛆等,以及小麥葉鏽病、小麥稈鏽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