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開五養教育叢書:母親養德》是2013年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宋繼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開五養教育叢書:母親養德
- 作者:宋繼東
- 出版社: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8月1日
- 頁數:241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565616242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序言,
內容簡介
《五開五養教育叢書:母親養德》的主編宋繼東先生是一位優秀教師,同時也是一位優秀的校長,每一位作者都是對培養孩子的優良品德有著成功經驗和深刻感悟的家長。相信書中鮮活的案例和育人感悟會給讀者以啟迪。衷心希望每一位母親能夠意識自己的天職,通過自己的言行,從細微處將“德”傳授給孩子,讓孩子真正具有立人之本。這是母親的成就,也是母親的最大安慰。
《五開五養教育叢書:母親養德》指出孩子呱呱墜地像一棵小樹苗,媽媽的愛心呵護,施肥澆水,才能長成參天大樹。“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缺少母愛“德化”的孩子,人格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冷漠、無情、無禮、自私、挑剔、任性、粗暴、虛假、懶惰、不負責任等通常表現得較為明顯。斯皮茨在對孤兒院裡的兒童進行的研究中發現,這些時期被剝奪母親照顧的孩子,長大以後在各方面的發展均受到影響。許多孩子患有“憂鬱症”,愛哭泣、僵直、退縮、表情木然,被遺棄的孩子會產生心理疾病,形成攻擊、反叛的人格。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做一個懂愛的人
第一章讓孩子懂得孝敬
第一節摸摸姥爺的手
第二節愛是相互的
第三節百善孝為先
第四節愛是萬物的源泉
第五節爺爺生日你做主
第六節築起孩子的愛心殿堂
第七節臨危不亂的男子漢
第二章尊敬師長,懂得感恩
第一節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
第二節媽媽的一天
第三節學會讚美,學會感激
第四節生活是一面鏡子
第五節經典的作用,榜樣的力量
第六節我要像愛我的心臟一樣愛你
第七節飲其流時思其源,成吾學時念吾師
第八節讓孩子學會愛
第三章同情他人,獻出愛心
第一節好媽媽從“我”做起
第二節送人玫瑰
第三節“我的同學是孤兒”
第四節姐姐的笑容
第五節背背小兔子
第四章傳遞愛的接力棒——關愛他人
第一節溫故而知新
第二節大地的情懷
第三節愛永相隨
第四節家長改變一點孩子受益一生
第五節讓生活教孩子去愛
第六節感動的一課
第七節“哄哄”阿姨
第二部分做一個優秀的人
第一章磨礪高尚人格的試金石——自律
第一節插上書的翅膀
第二節貴在堅持
第三節五元錢
第四節做情緒的小主人
第五節讓孩子在生活中學習
第六節琴聲悠揚
第七節自律勝於他律
第八節抓住心理養成習慣
第二章寬恕他人,快樂自己
第一節包容
第二節學會寬容給自己一片晴朗的天空
第三節寬容是一輩子的財富
第四節學會體諒
第五節小故事,大道理
第三章誠實比分數更重要
第一節兒子,我們是“鐵哥兒們”
第二節誠實遠重於分數
第三節不許“賴皮”
第四節拋開壓力讓孩子做回自己
第五節自罰
第四章遵守諾言讓你更受歡迎
第一節查資料
第二節一諾千金
第三節遵守諾言,以身作則
第四節守住對孩子的承諾
第五節最後一匹小馬
第六節承諾式親職教育
第三部分做一個有用的人
第一章樹立遠大理想,心繫社會祖國
第一節由背誦乘法口訣引發的思考
第二節種一顆“家”的種子
第三節家有愛女談“育德”
第四節孩子,你們就是希望
第五節理想——心靈之花
第六節少年強
第二章沒規矩不成方圓——遵紀守法
第一節從小培養社會公德心
第二節過馬路
第三節從守紀開始
第四節紅燈停綠燈行
第五節玩撲克
第六節和兒子一起學交規
第七節我要做合格小公民
第三章懂得良好的社交禮儀鑄就完美人生
第一節媽媽如何做,孩子才能有“禮”
第二節讓孩子在生活的點滴中學習禮儀
第三節學禮“三步走”
第四節寶寶,跟我學
第五節天平上的尊重
第六節一支小小鉛筆的感人故事
第七節教女兒如何正確看待化妝
第四章以身作則讓美德傳遞下去
第一節助人為快樂之本
第二節做好人格教育
第三節70後父母的感觸
第四節不給別人添麻煩
第五節愛的情懷
第六節“笨媽媽”教孩子學數學
第七節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作者簡介
宋繼東,首都師範大學附屬國小校長,中學高級教師,在讀碩士,編著《必須保衛童年——童心教育的理念與實踐》獲得北京市第四屆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當選中國教育報《讀書周刊》2009年度推動讀書十大人物;曾被評為北京市五四獎章、北京市優秀青年教師、北京市青年崗位能手、北京市教書育人先進個人、北京市百傑校長,榮獲海淀區模範校長(兩屆)、海淀區精神文明建設獎等。
序言
周建設
母親究竟有多偉大,雖賢哲鴻儒點評甚豐,其真切感悟仍難以徹底亨表。《紅樓夢》中元妃有楹聯,日:“天地啟宏慈,赤子蒼頭同感戴,古今垂曠典,九州萬國被恩榮。”將天地之恩、皇恩國恩比作慈母之恩,可謂恰如其分。德為立人之本,母親對子女德行的培養,恩同天地。以德化人,德化而心善,心善而愛人,愛人而人和。因此,母親養德為育人之首。
究竟什麼叫“德”,解釋千差萬別。老子《道德經》認為“德”是“道”的表現,凡是合乎“道”的行為就是“有德”,不合乎“道”的行為就是“失德”。老子說:“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老子將“德’’分為“上德”和“下德”。上等之德是不追求形式上的“德”。母親之德就是融於內心、化於靈魂之德,不需要通過任何形式彰顯之德。“德”是立業之基。“德薄而位尊,知小而某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母親養德,強調在親職教育中母親是孩子品德培養的關鍵人物。我國崇尚母儀天下,期盼皇后或國母慈祥、博愛、關愛天下。母儀天下是母親的人生本分和崇高追求,是母親人格的核心要素,是母親社會角色地位確定的重要依據,因此,母親培養孩子的優秀品德便自然地被視為第一要務。
母親養德是人生本分,因為母親與子女必然具有生理依存和生活關聯。十月懷胎,孩子身上流淌的是母親的血液,發育的是母親的骨肉。呱呱墜地,吸允的是母親的乳汁,感受的是母親的體貼,見到的是母親的微笑。母親天然成了孩子的保護神。母愛是天底下最偉大的愛,不是誇張,而是血性證明的天理。血肉之情鋪墊著母子人生的愛心之路。愛心在母親的舉手投足之間自然施展,品德在孩子的體悟之間潛移默化:福祿培爾就曾強調家庭生活尤其是母親在早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母親培育孩子的優良品德,成為社會的優秀公民,需要持之以恆有意識地引導。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母親如何滲透德化,給孩子良好的品行教養,並不是所有母親都有深刻認識並落實行動中的。有的母親常常受到外部條件的影響,比方工作的壓力、生活的窘迫、家庭的干擾等,消減德化孩子的心情和精力。有的孩子由爺爺奶奶撫養或者由他人寄養,大大減少體悟純正母愛的機會。
德化孩子,首先母親要有深刻的自我意識。孩子是母親的骨肉,是母親乳汁哺育的生命,德化自己孩子天經地義。一個母親想要教育出一個道德高尚的孩子,必須將自己修煉成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從生活的一點一滴中去影響孩子,讓其成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母親是孩子的首任教師,也是終身導師。只有品德高尚的母親,才能培養出品德高尚的孩子。其次,要講究德化內容。儘管德化內容極其豐富不勝枚舉,但核心就是仁愛真誠。凡以此表現的一切行為都可德化孩子,包括精心安排孩子的吃穿住行,指導孩子學習知識,教導孩子與人和睦相處,培育孩子的寬厚心態,訓練孩子的自信精神與生活技能。這種德化可以稱之為示範性德化。海姆·G.吉諾特說:“品德教育取決於我們與孩子的關係。品質特徵無法通過語言傳輸,而必須通過行動來傳達。”母親還要切實關注孩子自身的行為體現,讓孩子的優良品德落實在點點滴滴的行為之中。
孩子呱呱墜地像一棵小樹苗,媽媽的愛心呵護,施肥澆水,才能長成參天大樹。“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缺少母愛“德化”的孩子,人格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冷漠、無情、無禮、自私、挑剔、任性、粗暴、虛假、懶惰、不負責任等通常表現得較為明顯。斯皮茨在對孤兒院裡的兒童進行的研究中發現,這些時期被剝奪母親照顧的孩子,長大以後在各方面的發展均受到影響。許多孩子患有“憂鬱症”,愛哭泣、僵直、退縮、表情木然,被遺棄的孩子會產生心理疾病,形成攻擊、反叛的人格。
《母親養德》的主編宋繼東先生是一位優秀教師,同時也是一位優秀的校長,每一位作者都是對培養孩子的優良品德有著成功經驗和深刻感悟的家長。相信書中鮮活的案例和育人感悟會給讀者以啟迪。衷心希望每一位母親能夠意識自己的天職,通過自己的言行,從細微處將“德”傳授給孩子,讓孩子真正具有立人之本。這是母親的成就,也是母親的最大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