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部律
- 拼音:wǔ bù lǜ
- 含義:小乘五部派所傳律典
- 類型:佛教術語
詳細釋義,出處,宗教歷史地位,
詳細釋義
(1)曇無德(Dharma-guptaka)部︰意譯作法藏部。所傳廣律為《四分律》六十卷,戒本為《四分僧戒本》一卷、《四分律比丘戒本》一卷、《四分比丘尼戒本》一卷。上列四書均為姚秦·佛陀耶舍譯出。
(2)薩婆多(Sarva^sti-va^da)部︰意譯作說一切有部。所傳廣律為《十誦律》六十一卷(姚秦·弗若多羅、曇摩流支譯,卑摩羅叉重校),戒本為《十誦比丘波羅提木叉戒本》一卷(姚秦·鳩摩羅什譯)、《十誦比丘尼波羅提木叉戒本》一卷(劉宋·法顯集出)、《根本說一切有部戒經》一卷(唐·義淨譯)、《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戒經》一卷(唐·義淨譯)。
(3)彌沙塞(Mahi^s/a^saka)部︰意譯為化地部。所傳廣律為《五分律》三十卷(劉宋·佛陀什等譯),戒本為《彌沙塞五分戒本》一卷(劉宋·佛陀什等譯)、《五分比丘尼戒本》一卷(梁·明徽集)。
(4)迦葉遺(Kas/yapi^ya)部︰意譯為飲光部。所傳廣律為《解脫律》(中國未傳),戒本為《解脫戒經》一卷(元魏·般若流支譯)。
(5)摩訶僧祇(Maha^-san%ghika)部︰意譯作大眾部。所傳廣律為《摩訶僧祇律》四十卷(東晉·法顯、佛陀跋陀羅共譯),戒本為《摩訶僧祇律大比丘戒本》一卷(東晉·佛陀跋陀羅譯)、《摩訶僧祇比丘尼戒本》一卷(東晉·法顯、覺賢共譯)。
上列五部律中,有四部廣律曾傳譯為中文。如再加上義淨的《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則為我國現存的五部廣律。
出處
五部律者。即如來所說律藏也。而分為五者。世尊成道三十八年。真赴王舍城國王齋。食訖。令羅睺羅洗缽。因失手破為五片。是日有多比丘。皆白佛言。缽破五片。佛言。表我滅後優波毱多。果有五弟子。各執一見。遂分如來一大律藏為五部焉(梵語羅睺羅。華言覆障。梵語比丘。華言乞士。梵語毗尼。華言善治。即律藏也。梵語優波毱多。華言大護。又雲近護。)一曇無德部(亦名曇摩毱多。)梵語曇無德。華言法密。密即隱覆之義。又雲法藏。即四分律也。大集經雲。我涅盤後。有諸弟子。受持如來十二部經。書寫誦。顛倒宣說。以倒說故。隱覆法藏。是為曇無德部。(四分律者。一比丘法。二比丘尼法。三受戒法。四不諍法也。梵語涅盤。華言滅度。十二部經者。一契經。二重頌。三諷頌。四因緣。五本事。六本生。七希有。八譬喻。九論議。十自說。十一方廣。十二授記也。)二薩婆多部梵語薩婆多。華言一切有。即十誦律也。謂此部計三世實有之法。大集經雲。我涅盤後。我諸弟子。受持如來十二部經。而復讀誦外血。善能論議。凡所問難。悉能答對。是為薩婆多部。(十誦者。優波離十番誦出此律。故名十誦。梵語優波離。華言近執。以佛為太子時。能親近執侍故也。)三迦葉遺部梵語迦葉遺。華言重空觀。即解脫律也。大集經雲。我涅盤後。我諸弟子。受持如來十二部經。說無有我及以受者。轉諸煩惱猶如死屍。是為迦葉遺部。(轉諸煩惱猶如死屍者。謂轉棄妄惑如死屍也。)四彌沙塞部梵語彌沙塞。華言不著有無觀。即五分律也。大集經雲。我涅盤後。我諸弟子。受持如來十二部經。不作地水火風相。虛空識相。是為彌沙塞部。(五分者。一比丘戒。二比丘尼戒。三受戒法。四滅諍法。五僧法。)五婆蹉富羅部梵語婆蹉富羅。華言犢子。謂因上古有仙。染犢生子。自後種姓。皆名犢子。其部中計我非即五蘊。亦不離五蘊而有實我。律本不來此土。大集經雲。我涅盤後。我諸弟子。受持如來十二部經。皆說有我。不說空相。是為婆蹉富羅部。(五蘊者。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也。)
宗教歷史地位
中國佛教的律宗,是源自印度佛教《五部律》的曇無德部《四分律》所建立的。釋迦世尊住世時,因事制律,隨機散說,並沒有作有系統的組織。世尊滅度後,大迦葉主持畢缽羅窟結集,優婆離以八十次誦出律藏,稱為《八十誦律》。其時大迦葉領導僧團,二十年後傳法於阿難,阿難傳法的末田地,末田地傳法於商那和修,商那和修傳法於優婆鞠多,佛經上稱此百年之間,為“五師相傳,法水一味”。
優婆鞠多領導僧團時,距佛滅度已百年。他座下有高足弟子五人,分化各地。以弘化地區背景的不同,律藏乃分為五部,即曇無德部的《四分律》、薩婆多部的《十誦律》、彌薩塞部的《五分律》、迦葉遺部的《解脫律》,及婆嗟富羅部的《摩訶僧祇律》。以上五部律,除《摩訶僧祇律》外,都傳入中土,其中以《四分律》流傳最廣,唐代道宣大師,據此而建立律宗。道宣大師在陝西終南山修持,後世稱之為“南山律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