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梅根,中藥名。為馬鞭草科馬纓丹屬植物馬纓丹Lantana camara L.的根。植物馬纓丹,原產美洲熱帶地區,現在我國台灣、福建、廣東、廣西見有逸生,世界熱帶地區均有分布。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散結之功效。主治感冒發熱,傷暑頭痛,胃火牙痛,咽喉炎,痄腮,風濕痹痛,瘰癧痰核。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五色梅根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管狀花目
- 科:馬鞭草科
- 屬:馬纓丹屬
- 種:馬纓丹
- 分布區域:我國台灣、福建、廣東、廣西見有逸生
- 採收時間:全年
- 用量:煎湯15-30g,鮮品加倍;外用適量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藥理作用,使用注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根。
性味
味苦,性寒。
歸經
入膀胱、肝、腎經。
功效
清熱瀉火,解毒散結。
主治
感冒發熱,傷暑頭痛,胃火牙痛,咽喉炎,痄腮,風濕痹痛,瘰癧痰核。
相關配伍
1、治感冒,流感,腮腺炎,高熱不退,馬纓丹乾根30-60g,或鮮根60-120g。水煎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2、治暑天頭痛,馬纓丹鮮根30-60g。搗爛煎水服。(江西《草藥手冊》)
3、治風火牙痛,五色梅根、石膏各30g。煎水含漱,咽下少許。(《廣西中藥志》)
4、治關節風濕痛,馬纓丹鮮根30g,水煎服;或加肖梵天花乾根24g,酒水煎,加食鹽少許服。(《福建中草藥》)
5、治頸淋巴結結核,馬纓丹根15g,九子連環草10g,地膏藥根30g。水煎服。亦可配馬纓丹葉搗敷患處。(《四川中藥志》1979年)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鮮品加倍。
外用:適量,煎水含漱。
藥理作用
1、抗炎作用。
2、鎮痛作用。
3、免疫作用。
使用注意
本品有毒,內服有頭暈、噁心、嘔吐等反應,必須掌握用量,防止不良反應。孕婦及體弱者忌用。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鮮用或切片曬乾。
形態特徵
直立或蔓性的灌木,高1-2米,有時藤狀,長達4米;莖枝均呈四方形,有短柔毛,通常有短而倒鉤狀刺。單葉對生,揉爛後有強烈的氣味,葉片卵形至卵狀長圓形,長3-8.5厘米,寬1.5-5厘米,頂端急尖或漸尖,基部心形或楔形,邊緣有鈍齒,表面有粗糙的皺紋和短柔毛,背面有小剛毛,側脈約5對;葉柄長約1厘米。花序直徑1.5-2.5厘米;花序梗粗壯,長於葉柄;苞片披針形,長為花萼的1-3倍,外部有粗毛;花萼管狀,膜質,長約1.5毫米,頂端有極短的齒;花冠黃色或橙黃色,開花後不久轉為深紅色,花冠管長約1厘米,兩面有細短毛,直徑4-6毫米;子房無毛。果圓球形,直徑約4毫米,成熟時紫黑色。全年開花。
生長環境
常生長於海拔80-1500米的海邊沙灘和空曠地區。
相關論述
1、《廣西中藥志》:“活血,去風濕。治跌打、風濕。”
2、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退大熱。”
3、《海南島常用中草藥手冊》:“退久熱,消炎散結。治久熱不退。感冒發熱,腮腺炎,咽喉炎,瘧疾,痰火核,風濕骨痛。”
4、《福建藥物志》:“祛風利濕,活血散瘀。治感冒,胃痛,腮腺炎,風濕關節痛,跌打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