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五大連池藥泉會)又稱“聖水節”,流行於黑龍江省黑河市的傳統節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端午節(五大連池藥泉會)是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地區達斡爾、鄂倫春、蒙古、滿、漢等民族民眾在藥泉舉行的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端午節慶民俗活動,於每年的農曆五月初四到五月初六舉行。慶典活動期間,當地各民族舉行各種傳統儀式,有民俗表演、傳統歌舞、升水祭祀、泉湖燈會、射獵飲水等活動,內容豐富多彩。
2011年5月23日,端午節(五大連池藥泉會)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Ⅹ-3。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端午節(五大連池藥泉會)
- 別名:聖水節
- 節日時間:農曆五月初四至五月初六
- 節日類型:傳統節日
- 流行地區:黑龍江省黑河市
- 節日起源:祭神
- 節日活動:踏青、折柳采蒿、露水洗臉
- 節日意義:祈求平安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民俗
- 遺產編號:Ⅹ-3
- 批准時間:2011年5月23日
- 保護單位: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管委會文化體育局
歷史淵源,主要活動,活動內容,儀式活動,文化特徵,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保護措施,社會影響,文化軼事,
歷史淵源
端午節(五大連池藥泉會)發源於“神鹿示水”的民間故事。遠古時期,有一獵人追蹤傷鹿至藥泉山下,發現藥泉。相傳後,附近各地的達斡爾族人、蒙古族人等每年端午節前後,跋山涉水聚集於藥泉,供神祭靈奉為“聖水”,飲浴療疾又棄石積山,以示丟病。由此產生“藥泉”等地名,集會的中心在五大連池鎮(藥泉鎮)的南北藥泉、藥泉山及藥泉河。此後,每年在端午節前後各族民眾在藥泉聚會敬神祈福,相沿成習傳承。
1929年(民國十八年)後,藥泉山鐘靈寺建立,節日活動中又增加了廟會、拜山、敬香、禮佛等內容。
1931年東北淪陷,在日本帝國主義野蠻統治下,五大連池藥泉會這種節慶活動被迫停止。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在反傳統、破四舊的運動中,五大連池藥泉會因此中斷。進入19世紀80年代,傳統的藥泉會以聖水節重新登上五大連池的歷史舞台。
主要活動
活動內容
端午節(五大連池藥泉會)民俗活動內容有:農曆五月初四清晨祭敖包;傍晚在藥泉邊點燃篝火載歌載舞;初四子夜、初五凌晨時分搶“子夜水”。初五凌晨踏青,折柳采蒿,露水洗臉,抹黑祈福,民間技藝表演,舉行“射獵飲泉”象徵儀式,晚上在藥泉湖邊舉行“泉湖燈會”。初六晨民眾在二龍眼泉邊“洗眼明目”,上午舉行祈福的“鐘靈廟會”;在三池子南岸舉行“黑龍廟會”“棄石祛病”,祈求平安。
儀式活動
農曆五月初四這天,人們會舉行祭祀。由於是達斡爾族發現的藥泉,這時的祭祀儀式由達翰爾薩滿主祭。其他民族也會在這時祭祀,例如鄂倫春族祭祀河神“穆都里罕”、山神“白那恰”;滿族祭祀雨神、河神、獵神;鄂溫克人則祭敖包。
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為“藥神日”,初五凌晨,人們結伴遊園踏青,從南飲泉開始,經過北飲泉、翻花泉,再到達二龍眼泉。一路上,人們折柳采蒿,露水洗臉。早晨,各家各戶房檐、門上插上艾蒿,象徵祛病祈福,保平安。
農曆五月初六這天為“鐘靈廟會”,從凌晨起,人們就會陸陸續續地登上藥泉山,進殿燒香拜佛,參加灑淨法會,出來後有的拜山,有的祭神。人們來到二龍眼泉邊洗眼明目。
文化特徵
端午節(五大連池藥泉會)由原始信仰引發,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不斷滲透和映照多民族生產生活、社會活動、民間文藝等多元文化內涵。
端午節(五大連池藥泉會)較熱鬧的要算搶零點水的一幕了,誰搶到頭一碗水就好,表示吉利,一年可保平安無病。他們用勺子專舀泉水冒的泡喝,說喝泡治病。達斡爾族和蒙古族人,大都長期騎馬,得胃病、腰腿疼、風濕病的多,所以到五大連池主要是喝泉水,他們管這叫喝神水,認為不管什麼病,喝了就好。搶到水的人自己先喝幾口,隨即拿給親人輪流喝。午夜神水喝過後,接著就是到廟山燒香上供。臨走時拿一塊石頭扔在泉子邊上,意思是丟石去病。民諺有言:“南泉子睡覺,北泉子利尿,二龍眼瞎胡鬧,翻花泉較有效”,也就是說,二龍眼泉有治療眼疾的作用,這一習俗流傳。
五大連池藥泉山火山礦泥礦質元素縱向變化特徵研究結果表明,藥泉山火山礦泥中SiO2含量最高,平均含量達到55.89%,MnO平均含量最少,為0.06%;礦泥中SiO2、TiO2、Al2O3、Fe2O3、MnO、MgO、CaO、K2O、Na2O等隨著礦泥層加深,其含量呈增加趨勢,總體在K2、K3層含量達到最高,隨著礦泥層結束其含量逐漸減少。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端午節(五大連池藥泉會)存續著黑龍江邊疆地區各民族和諧共處、歡度端午的優良傳統,具有重要的民族學、民俗學、社會學價值。對於增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邊疆穩定亦有重大意義。
傳承狀況
端午節(五大連池藥泉會)五大連池火山資源,像玄武岩、火山石等接連受到一定的人為破壞,甚至出現將噴氣錐全部砸碎鋪路的惡劣狀況。噴氣錐群集中的火燒山東麓和四池、五池兩岸以及石龍台地邊緣等地的噴氣錐都被破壞殆盡,而對火山礫的過度開採也造成了火山熔岩景觀嚴重損毀。由於五大連池毀林開荒,使得火山森林面積急劇減少,在湖岸地帶失去森林和草原的天然屏障保護後,地表土壤沙化嚴重,直接威脅了湖泊的水體。在個別區域的核心區已經出現了礦泉水暴露的危險狀況,有的區域甚至已經出現整個礦泉帶被污染的情況,造成了礦泉水質量的明顯下降,威脅了文化旅遊的資源保障。如果不及時有效地加強對文化旅遊資源的治理,五大連池礦泉水會有枯竭的危險。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管委會文化體育局獲得“端午節(五大連池藥泉會)”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該項目保護單位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公共文化體育和全民健身中心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社會活動
1965年,端午節(五大連池藥泉會)的盛況:穿著各式民族服飾的達斡爾和蒙古族人,或三五成群,或趕著勒勒車,每輛載著一家人,共有十五六台勒勒車來到五大連池。
2023年6月22日上午,在五大連池市青山公園的廣場上,市民朋友們歡聚一堂共慶端午節(五大連池藥泉會)。端午節期間,五大連池市還舉辦“包粽子比賽”“《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閱讀”等多場文化活動。
文化軼事
民間傳說
很久以前有一位達斡爾獵人,射傷了一隻鹿,追趕至現在的南藥泉子處就不見了,最後順著血跡找到泉子跟前時,這隻傷鹿就像從未受過傷似的飛快地跑了。這獵人感到奇怪就找到鹿跳出來的泉子邊一看,這泉子接連不斷地冒著一串串氣泡,他用手捧著喝了兩口,有辣味,這才意識到這隻受傷的鹿不是因為喝了這水就是洗了傷口所以才好的。為了記準這個地方獵人就搬來一塊石頭放在了泉水旁,又把自己腰間的彩色腰帶系在泉旁的火山楊樹上。回家後和家人講了,都覺得很神奇。一些家裡有病人的聽說後就去找這泉子,連喝帶洗,果然好了。以後在狩獵時相遇的人們就會互相傳告神水的事情,知道的人都想親自看看。於是根據大家的願望達斡爾人定於每年五月初五,都聚到藥泉山相會慶賀他們發現的神水。這些人在返回之前也都效仿搬塊石頭、掛上紅布條以便下一年再來時好找。從此以後,每年的五月初五這天不論遠近他們就按時前來藥泉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