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二村

五四二村位於山東省濱州市市區東南部, 205國道線附近,北接五四一居委會,南接五四三居委會,東鄰五四三居委會和紅旗居委會,西鄰六街居委會。全村占地面積38萬平方米,截止1996年,全村共181戶,總人口480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五四二村
  • 別名:鄉村
  • 所屬地區:濱州市
  • 地理位置:濱州市市區東南部
  • 面積:38萬平方米
  • 人口:480人(1996年)
鄉村簡介,歷史背景,建設歷程,

鄉村簡介

交通方便,成為五四二經濟發展的一大優勢。該村緊靠黃河,豐富的水利資源為本居委會的經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1995年被市委、市府正式列為濱州付槓應懂市首批小康先進居委會。
該村極少的耕地全部被城市建設占用。

歷史背景

五四二居委會的前身屬五四村,明朝時有申、胡兩姓在此定居,因多種原因現已絕跡。此後,各省、地遷移的戶日趨增多,劉姓祖先據說由本地李南蒲遷來,王姓祖先由河北棗強遷來,如此代代繁衍至今。
該村有張、王、曹、董、高、丁、生、韓、劉、於、常、陳、尹、趙、賈、石、鄭、耿、崔、梁、權、蘇、姜、楊、胡、郭、游、李、孫、朱、薛、郝、段、墨、卜、侯、沈、及、周、陶、馮、馬、許、梅、宋、杜46個姓氏,其中王、 劉、韓、董、於、曹、鄭為主要姓氏,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

建設歷程

1982年建市前試妹灶,北鎮由六個村組成,當地叫“六條街”,四街、五街合稱五四村。
1984年立喇少五四村建立三個居委會,即五四一居委會、五四二居委會、五四三居委會。
1996年本居委會從業人員280人, 其中從事工業的有100人,從事第三產業的有180人。 年總產值達到2000萬元,其中工業產值800萬元,第三產業1200萬元,人均純收入為3500元。
五四二村支部書記董化鳳帶領支部一班人,立即商討致富措施,經過大量調查分析並借鑑外地的經驗,結合自身特點,揚長避短,大搞承包租賃業務。
1986年建起了五四二居委會綜合大樓,使用面積達1725.02平方米,樓房總面積1109.74平方米,院內開辦汽車修理業務,潤烏烏屑 綜合大樓主營汽車配件,年創利潤20萬元,年上交承包費8萬元。
1988年在員鴉市渤海五路東側購買土地使用面積為1036平方米, 房屋面積500平方米的旅社、酒店各一處,年創收8萬元,僅旅社一處,年上交承包費3.8萬元。
1990年本居委會又成立了興隆實業總公司。
1992年改建了原翻砂廠,原有的破房全部拆除,沿黃河一路建起了12間門市部,院內建有辦公室10間,汽車修理車間、車庫共10間,建築總面積達1232平方米, 年創產值千萬元,利稅100多萬元,安置就業居民20多人。同年在渤海五路與黃河一路交叉口, 拆遷8戶居民住宅,與地區石油公司聯合投資建起了濱州市第五加油站, 占地面積為1843.34平方米,房屋總面積為288.73平方米,營業額達幾千萬元, 利潤200多萬元,從業人數50多名,年上交承包費10萬餘元。
1995年又建立了麵粉加工廠, 年上交承包費達3萬元。目前,興隆實業總公司已下設汽車修理、麵粉廠、加油站、旅社、飯店、汽車配件門市部等十幾處村辦企業,成為本居委會財政收入的一大支柱。 同時個體企業經營戶擴大到130多戶,其主營土產雜品、家檔愉重具製做、汽車配件、汽車運輸、服裝批發等多種項目,個體企業總產值達到3000萬元。至此集體經濟與個體經濟如雨後春筍般迅速發展起來。
1996年本居委會固定資產超千萬元, 年創產值2000萬元, 實現利潤170萬探朽符元, 年獲純利近80萬元,人均純收入達3500元。經過幾年的奮鬥,五四二居委會終於跨入了“全區奔小康致富強村”的行列,以支部書記董化鳳為首的五四二居委會黨支部也被授予“奔小康先進黨支部”稱號。
1996年本居委會固定資產超千萬元, 年創產值2000萬元, 實現利潤170萬元, 年獲純利近80萬元,人均純收入達3500元。經過幾年的奮鬥,五四二居委會終於跨入了“全區奔小康致富強村”的行列,以支部書記董化鳳為首的五四二居委會黨支部也被授予“奔小康先進黨支部”稱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