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黃慢板

二黃慢板

二黃原板的基礎上,用加花、延伸的手法放慢節奏發展而成的是二黃慢板。二黃三眼完全是在二黃原板的基礎上加花發展而成,二黃原板的框架結構不變,只是將節奏放慢,由2/4節拍一板一眼和的原板,變化成4/4節拍一板三眼的慢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二黃慢板
  • 起源:二黃原板
  • 特點:慢板比原板要慢一倍
  • 代表作:《九江口》、《碧玉簪》
與二黃原板比較,簡介,旦角與老生,老旦特色,花臉特色,代表作,《九江口》,《碧玉簪》,

與二黃原板比較

二黃慢板的唱腔結構、上下句的落音(包括小分句的落音)等基本規律特點,都與二黃原板相同。不同之處是慢板比原板要慢一倍,從原板的2/4節拍一板一眼、,發展成為4/4節拍,一板三眼的形式。慢板每小節的第一拍稱為“板”、第二拍稱為“頭眼”、第三拍稱為“中眼”、第四拍稱為“末眼”。因為是一板三眼,京劇表演和音樂伴奏的行內人,習慣於把慢板稱之為“三眼”,末眼用無名指點敲。

簡介

旦角與老生

通過欣賞旦角的二黃慢板,可以感受到旦角的二黃慢板唱腔細膩、節奏比較慢,從伴奏譜面看,旦角的二黃慢板要比老生的複雜,老生二黃三眼以八分、十六分音符為多,旦角的則以三十二分音符為多。老生的二黃慢板比旦角的二黃慢板要快,大家習慣於稱它為二黃三眼,而把旦角的三眼直稱為慢板。各行當的二黃慢板,稱為慢板,或稱之為三眼都可以。
二黃慢板表演照二黃慢板表演照

老旦特色

下面介紹老旦行當的二黃慢板。在介紹二黃原板時已經講過,自成套路的過門和蒼勁的演唱風格,是老旦行當的特色所在,在唱腔方面老旦與老生既有相似之處,也有明顯區別。

花臉特色

下面介紹花臉行當的二黃三眼唱腔。在京劇傳統劇目中,花臉行當沒有節奏較慢的二黃慢板唱腔,在排演新編歷史劇和現代戲時突破了這一點。六十年代著名表演藝術家裘盛戎先生在創排《赤桑鎮》一劇時,根據劇情的需要,在劇中人面對面的談論中,既要運用動情的唱腔表述,又不能過於拖拉,創編了這段前所未有的,花臉二黃碰板三眼唱腔“自幼兒蒙嫂娘訓教撫養”,為了劇情的需要,沒有用三眼的起始大過門,而是用碰板的形式開唱。

代表作

《九江口》

九江口》“心似火燃”這段誕生較晚的花臉二黃三眼唱腔,是袁世海先生在排演他的代表作《九江口》時創編的。在“孝服攔駕”一場,有一大段極為精彩的念白,從“怎不令人”,這一句念白的後半句“心似火燃”四個字進入花臉二黃三眼唱腔。二黃慢板適用於表現憂傷、感嘆,或對比較複雜的內心情感的抒發,情緒性較強。“心似火燃”這段花臉二黃三眼,淋漓盡致,恰到好處,十分感人。欣賞之後,叫我們非常欽佩和懷念這個板式、這段唱腔的編著、演唱人袁世海先生。

《碧玉簪》

下面給再介紹一段旦角二黃慢板。《碧玉簪》“無端巧計將人來陷”是程派演唱風格的旦角二黃慢板。從過門和唱腔的結構上分析,與其他流派的唱腔並無變化。但在旋律上增加了其他流派不常用的“色彩音”(半音4和7),改變了原有唱腔的韻味風格。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