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話電路上採用頻帶壓縮技術,按標稱值4線/毫米的掃描密度,傳送一頁ISO A4(210mm×296mm)幅面檔案約需3分鐘的檔案傳真機,簡稱二類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二類傳真機
- 外文名:Group2 facsimile apparatus
- 套用學科:通信
頻帶壓縮處理方式,套用和發展,
頻帶壓縮處理方式
用於二類機的頻帶壓縮處理有編碼和殘餘邊帶傳輸,但不採用減少檔案信息冗餘度處理。常用的方式有三值調幅、三值調頻和殘餘邊帶調幅調相三種。國際建議的二類機採用的是殘餘邊帶二相調幅一調相方式。該方式在調製前先將黑白二值信號變換成三值信號(電平為“+1”、“0”和“-1”),然後用三值信號調製載波的幅度和相位。經這樣處理後的調幅信號包絡中的載波相位,毎經一次黑到白的變換反相180°。利用二相的調幅調相方式可 以提高信號的最高圖像頻率。調製信號中不包含載頻,上下邊帶對稱,可以套用殘餘邊帶傳輸進一步達到壓縮頻帶的效果。還可利用“跳過白段”(或稱“空白”)編碼,即跳過原稿中大片白色部分,只傳輸有黑色部分的黑白信號,進一步壓縮傳送原稿的時間。
套用和發展
二類機的傳輸速率較一類傳真機約提高一倍,成本不高,70年代末期在國外曾一度發展很快。在日本,1980~1981年,二類機的價格與一類機基本持平,使用數量大幅度增長,約占檔案傳真機使用總量的一半以上,直到普及使用三類傳真機之後,二類機才趨於減少。有不少三類機兼有二類機的性能,當電路質量不能滿足三類機正常工作時,可以自動或人工轉換到二類機的工作狀態。
70年代末我國研製出二類機。1982年以來,三類機迅速湧入國內市場,影響了二類機的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