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閘村

二閘村位於北京市朝陽區西部。東起光輝南里,西至東三環中路,北起第一工具機廠自用鐵路,南至通惠河。此村因位於通惠河二閘遺址北岸而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二閘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北京市朝陽區
  • 地理位置:二閘口四百米處的北岸
二閘始建於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初建時原名籍東閘為上下兩座木閘。至順元年(1330)易木為石,更名慶豐閘。明嘉靖七年(1528),上下兩閘合為一。此閘因位於東便門外第二道閘故又稱二閘。明清兩代在閘口均設官執掌,專司漕運。另編閘夫數名,專司天情水勢,啟閉閘門。因東便門外“地勢較通州高四十尺”故全靠沿途閘壩蓄泄河水,方能通航。除梯航漕運外,二閘歷史上另有兩項防汛設施:一是閘門,共有十三塊啟動閘板。一是泄洪洪橋,俗稱“歸州把兒水簸箕”,位於二閘口四百米處的北岸,為三座連成一體的石拱橋,向北形成漫坡,橋低於二閘村,高於河水面。當洪水來襲、未及打開閘門時,洪水即可繞過該村,從拱橋下向北再折向東泄至高碑店閘。石橋上原有一塊“避墳廠”,據云夏夜在此石上乘涼,蚊蟲不叮不咬。1956年拆除石橋,此石下落不明。
二閘村以舞獅聞名。曾有一對造型特別的閉口“大明獅”,異於一般的張口獅,形態逼真,色彩絢麗,掛有十三隻特製鋼鈴,後毀於“文革”。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