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長棘犁齒鯛(學名:Evynnis cardinalis)是鯛科、犁齒鯛屬魚類。體呈鮮紅色,體側有不規則的青色小斑點散布。背鰭硬棘12枚,其中第三、四枚硬棘延長成絲狀,但質地仍硬,易於折斷,軟條10—11枚;臀鰭硬棘3枚,軟條9枚。側線鱗片數58—64枚。體長可達40厘米。
二長棘犁齒鯛屬近海暖溫性底層魚類。棲息於水深20—100米,底質為泥、泥沙間有石礫的海域。為肉食性魚類,幼魚攝食橈足類,成魚則攝食多毛類、蛇尾類、端足類、魚類、長尾類、介形類、糠蝦類、瓣鰓類、短尾類、頭足類等類群。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從中國、日本和韓國到越南和印度尼西亞均有分布。
二長棘犁齒鯛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1年 ver3.1——瀕危(EN)。
(概述圖參考資料)
基本介紹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主要價值,
動物學史
在認識初期,對“Evynnis cardinalis”的命名存有較大爭議,早期將二長棘犁齒鯛歸為二長棘鯛屬,並以二長棘鯛命名。隨著研究的深入,之後伍漢霖等對二長棘鯛屬重新分類,將其併入犁齒鯛屬,對二長棘鯛更名為中國國內常用名——二長棘犁齒鯛。
形態特徵
體橢圓形,側扁,背緣隆起度大,深弧形,背面狹窄,腹面圓鈍,近平直。頭中大,前端甚鈍。尾柄短高,長大於高,後部分叉。吻鈍。眼中大,側上位,距鰓蓋後上角較距吻端為近,眼間隔凸,大於眼徑。鼻孔每側2個,緊位於眼前方;前鼻孔較小,圓形,有鼻,後鼻孔較大,卵圓形。口較小,端,略傾斜,上下頜約等長。上頜前端具犬齒4枚,兩側具臼齒2行,外行前部齒略尖,內行前部齒粒狀;下頜前端具犬齒6枚,兩側臼齒與上頜相同;犁骨和齶骨均無齒。鰓孔大,前鰓蓋骨後緣光滑,鰓蓋骨後端具1扁平鈍棘;鰓蓋膜分離,不與峽部相連。
體被中大弱櫛鱗,頭部鰓蓋部被鱗,頰部被鱗6行,背鰭及臀鰭鰭棘基底均具發達鱗鞘,鰭條部基底被細鱗。側線1條,完全,弧形,與背緣平行。背鰭鰭式Ⅻ-10,尾鰭鰭條數17,臀鰭鰭式Ⅱ-9,腹鰭鰭式Ⅰ-5,胸鰭鰭條數15,背椎骨,側線鱗57—64,側線上鱗7,側線下鱗15,脊椎骨10+14。背鰭1個,起點位於胸鰭基部上方,鰭棘部和鰭條部相連無缺刻,第3和第4鰭棘延長呈絲狀,各鰭棘平臥時可左右交錯摺疊於鱗鞘溝中。尾鰭叉形。臀鰭小,與背鰭鰭條部相對,同形,第2鰭棘最粗壯。腹鰭較小,位於胸鰭基底後下方。胸鰭尖長,側下位,後端伸達臀鰭起點上方。體紅色,帶銀色光澤,腹部色淺,體側有數列縱向且顯著的藍色點狀線紋。
棲息環境
二長棘犁齒鯛屬近海暖溫性底層魚類。棲息於水深20—100米,底質為泥、泥沙間有石礫的海域。
生活習性
洄游:在中國南海的北部灣,二長棘犁齒鯛的洄游主要表現為:冬季二長棘犁齒鯛產卵群體游向北部灣東北部;春季產卵後的群體分散至灣內各處,當年生幼魚則在東北部淺海區育肥成長,至5月之後魚群逐漸向整個灣內擴散。在中國閩南、台淺漁場,於4—8月二長棘犁齒鯛索餌群體廣泛分布於中北部近岸,尤以東梳和兄弟島周圍海域分布最為密集。
食性:二長棘犁齒鯛為肉食性魚類,幼魚攝食橈足類,成魚則攝食多毛類、蛇尾類、端足類、魚類、長尾類、介形類、糠蝦類、瓣鰓類、短尾類、頭足類等類群。
分布範圍
二長棘犁齒鯛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從中國、日本和韓國到越南和印度尼西亞均有分布。
繁殖方式
在中國的閩南、台淺漁場二長棘犁齒鯛的產卵期為12月至翌年3月。在產卵期間常集群游向近岸水域,相對集中在該漁場內側近岸海域及台灣澎湖周圍一帶海域。在中國南海的北部灣,二長棘犁齒鯛在12月—翌年3月進行繁殖,其補充季節始於5月,8月達到峰值。
根據生物學及年齡鑑定資料,二長棘犁齒鯛1齡魚體長為110—120毫米,體重65—85克。相當部分當年生個體叉長為119毫米能達到初次性成熟,1齡魚全部達到性成熟。
保護現狀
-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1年 ver3.1——瀕危(EN)。
- 種群現狀:從2000年—2001年的北部灣底拖網估算得出,二長棘犁齒鯛資源密度已提高至292.3千克·平方千米。但其種群低齡化和小型化問題仍較為嚴峻。
- 瀕危原因:人類的過度捕撈。
- 保護措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於1999年在中國南海海域開始實施休漁制度。在此制度的管理下,北部灣海域的漁業資源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
主要價值
二長棘犁齒鯛生命周期較短,性成熟早,是生長速度較快的經濟魚類。在中國的閩南、台灣淺灘漁場資源豐富,底拖網全年均可漁獲,其產量占底拖網總漁獲量的10—15%,居各漁獲物種類產量的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