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心理學(dual psychology),19世紀末德國的一 個心理學學派。由馮特的內容心理學和布倫塔諾的意動心理學調和而成。創建人麥塞爾和屈爾佩。他們受胡塞爾現象學的影響,視心理現象為感覺內容和反應動作的統一體,認為感覺內容和反應動作同是心理學的研究對象。1914年,麥塞爾在其《心理學》中提出,心理學研究的意識經驗應包括易理解的內容和不易理解的意動(即動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二重心理學
- 創建人:屈爾佩、麥塞爾
- 內容:意動、內容心理學
簡介,基本論點,
簡介
意動心理學與內容心理學互相對峙,形成了心理學發展中的僵局。為打破這種僵局,主張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應是意動和內容的統一的二重心理學(dual psychology)便應運而生。領導這一運動產生的是符茨堡學派(Wurzburg school)的領袖屈爾佩,第一個明確提出二重心理學主張的則是麥塞爾。而符茨堡學派關於無意象思維的實驗研究則是促進以上二人提出二重心理學主張的重要動因。
基本論點
第一,意識的內容和意識的活動具有不同的性質,在生活經驗中是可以區分的。例如色彩的體驗、夢境和記憶的表象等屬於意識的內容,而簡單的期待、焦慮、探求、信仰等等從屬於意識的活動,兩者可以分開進行。屆爾佩的這一觀點曾引起許多爭論,一些學者認為,或許意識的活動可以脫離內容單獨進行,但任何內容的產生都必然有活動的伴隨,沒有意識的活動,意識的內容怎么能產生呢?
第二,意識內容的變化與意識活動的變化可以非同步進行。有時,意識的內容變了,但意識的活動或機能沒有改變,如注意過程從一個對象到另一個對象的轉變,記憶表象從一種類型轉到另一種類型等等。同樣地,有時意識的內容不變,但意識的活動卻發生變化,如針對同一對象,首先產生知覺,然後進行判斷,最後再儲存在記憶中。這說明兩者可以獨自變化。
第三,意識的內容可以通過內省進行分析,構造主義心理學的主要工作就是進行這方面的分析。但是,意識的機能或活動難以進行內省分析,因為把注意指向那種機能或活動必然導致那種機能的改變。例如在思考某一問題時,如果讓被試報告他怎樣思考,則思維過程就中斷了,所以對意識的活動不能進行內省分析,只能套用意動心理學主張的內部知覺。實際上兩者並不矛盾,各自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第四,意識的內容和意識的活動各自遵循不同的規律,因而研究的方法也是不同的。意識的內容所遵循的規律是各種聯想律,如接近、類似、對比、融合、創造性綜合等等,但是意識的活動或機能遵循的規律是“心理定勢”、“決定傾向”等等。兩者的規律不同,研究的方法相應地也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