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酉藏書洞

二酉藏書洞

二酉藏書洞是一個中國民間傳說故事。位於沅陵縣城西北二十里處二酉山上,二酉是一個地名,歷史上流傳有二酉藏書的故事。若干世紀以來,人們對二酉藏書經過眾說紛紜。後來,《辭源》對“二酉藏書”作了較明確的注釋:“二酉,指大酉小酉二山。在今湖南沅陵縣西北。太平御覽四九荊州記:小酉山上石穴中有書千卷。相傳秦人於此而學,因留之。後稱藏書名二酉”。因為發源於四川酉陽縣的酉江和源於湖南古丈縣的酉溪河流,在這座山西面匯合,故名此山為二酉山。”

基本介紹

  • 書名:二酉藏書洞
石刻內容,相關傳說,歷史價值,

石刻內容

渡過酉水,來到二酉山山腳,只見那二酉山氣勢磅礴,二酉藏書洞就深藏在懸崖峭壁的正當中,好像燕子壘窩在屋樑。扒岩貼壁,牽藤伏葛,好不容易尋到一個出處。當我們站起身來,只見在一個不到1米寬的長形台階上,矗立著4塊大石碑,上面刻著“古藏書處”4個斗大的楷體字,旁邊刻著一排小字: “清光緒庚寅年(即1890年)湖南督學使者閩張亨嘉書。”在古藏書處的石碑後面,是一丈多高筆直的岩壁,無法往上攀登,只好繞道前行,最後終於找到了二酉藏書洞。進入洞內,只見二酉洞洞口寬闊,洞內敞亮。在入洞二三步處,地面有一塊很大的平板石塊。這是一座天然的石洞,整個洞的洞身由半山腰舒展內進,而後傾斜向下延伸,在洞深15米處,寬度最大,相傳藏書就在此地的右側。右側的石階上,當年有“藏書篋”。洞的上方有煉丹池。煉丹池岩縫裡,常年噴水,清澈明淨。再往洞內傾斜深入,不少地方已倒塌,顯得陰森。相傳洞的盡頭,通向酉江河底。我們走到倒塌處,不敢再進,便折身而返。

相關傳說

站在二酉洞洞口,面對前方起伏如濤的群山,凝視著奔騰不息的酉水,心頭便想起那古老的傳說:相傳2000多年前,秦始皇焚書坑儒時,京都鹹陽儒生慘遭坑戮,眼見經書古籍行將滅跡之時,兩個“禿髮老伏生”,偷偷將家存書籍,從鹹陽經河南,水舟陸車,日夜南奔,然後經洞庭湖再乘小船,沿沅水轉酉水逆江而上,把1000多卷竹簡書籍藏在這“鳥飛不渡”、“獸不敢臨”的二酉山古洞裡。劉邦建漢以後,竹簡木牘,經典書籍很快受到重視。這兩個禿髮儒生把竹簡書籍帶去京城求見,一時間,滿朝文武無不感動!書史學人,不惜花錢,千金爭購。正是“二酉奇篇人鮮識,焚書翻遣書遍存。”歷代達官顯貴,文人墨客,都專程到二酉山訪古朝聖,頂禮膜拜。清朝光緒年間,湖南督學使張亨嘉,奉朝廷聖旨,到二酉藏書洞樹碑立傳。從此,每年到二酉山朝拜的書生、秀才絡繹不絕。

歷史價值

二酉藏書,對於繼承、延續、發展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史和文明史,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二酉藏書洞歷來受到重視和保護。沅陵縣文物部門正已進行修復整理,可供遊人參觀。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