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斬蛟是被民間尊奉的水神二郎神重要的神話傳說之一,以降伏蛟(蛟龍)為主要形式治水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二郎斬蛟
- 來源出處:《龍城錄》,《灌口二郎斬健蛟》,《河南通志》《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 別 名:二郎神斬蛟,二郎神斬蛟治水,二郎斬健蛟
- 主 角:二郎神
- 性 質:神話傳說
- 基本情節:入水斬蛟,平息水患
歷史背景,相關記載,文學作品,相關花錢,相關畫作,後世紀念,相關地點,
歷史背景
中國自古就是水災嚴重的國家。據統計,從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的2155年間,我國共發生較大水災1092次,死亡萬人以上水災每5—6年即出現一次,水災的危害不亞於戰爭造成的損失,古代老百姓對水患充滿了恐懼。古代人迷信,認為水患是蛟龍等水怪作亂,只有除掉水怪,才能免除水患,因此二郎斬蛟治水故事的形成有其產生的肥沃土壤。宋代的道教花錢有大量二郎神斬蛟治水的題材,花錢上的二郎通常駕鷹隨犬,頭戴三山帽,隨從執弓、旁立三尖兩刃刀,降服蛟龍或化成人身的蛟龍。在元雜劇《二郎神醉射鎖魔鏡》中趙昱自稱因斬健蛟而白日飛升被玉帝加封為灌江口二郎之位清源妙道真君。
相關記載
[宋]《龍城錄》卷下:趙昱字仲明,與兄冕俱隱青城山,後事道士李珏。隋末煬帝知其賢,徵召不起。督讓益州太守臧剩強起昱至京師。煬帝縻以上爵,不就,獨乞為蜀太守。帝從之,拜嘉州太守。時犍為潭中,有老蛟為害日久,截沒舟船,蜀江人患之。昱蒞政五月,有小吏告昱,會使人往青城山置藥,渡江溺使者,沒舟航七百艘。昱大怒,率甲士千人,及州屬男子萬人夾江岸,鼓譟聲振天地。昱乃持刀沒水,頃江水盡赤,石崖半崩,吼聲如雷。昱左手執蛟首,右手持刀,奮波而出。州人頂戴事為神明。隋末大亂,潛亦隱去,不知所終。時嘉陵漲溢,水勢洶然,蜀人思昱。頃之,見昱青霧中騎白馬,從數獵者,見於波面,揚鞭而過。州人爭呼之,遂吞怒。眉山太守薦章,太宗文皇帝賜封神勇大將軍,廟食灌江口。
[明]《萬曆沛志》
按二郎神有二隋趙昱斬蛟有功人立廟灌江口祀之....
《搜神記》
二郞神者...郡左有冷源二河內有老蛟為害春夏水漲漂渰傷民昱大怒特設舟船率壯士及居民夾江皷噪昱持刃入水有頃其水赤石崖奔吼如雷昱右手持刃左手持蚊首奮波而出...
《蜀中廣記》 (明)曹學佺
卷十一
時犍為潭中有老蛟為害,昱率甲士千人夾江鼓譟,持刀入水。有頃江水盡赤,昱左手執蛟首,右手持刀奮波而出。
[明]牟倫《清源妙道真君廟碑記》
州有蛟,每遇江水泛漲,乘勢為暴,往往漂沒民屋,人溺死不可勝數。真君曰:“吾守茲土,治此民,早夜以思,惟民之不得其生是懼。今蛟不於深潭大澤以游以息,乃於近水恣悍肆虐,為吾民害。雖怯懦,亦安能忍氣吞聲,縱蛟為害而不理也?”於是,設舟七百艘,率甲土千人,夾岸鼓譟,聲震天地。真君乃持劍入水,頃刻右手執劍,左持蛟首以出,血流江心,水為之赤。時有從真君入水者七人,即七聖也。民害既除,加以豐稔,人興孝弟,風俗丕變。未幾,即去官,去不知所終。越十年,州人見真君乘白馬,從者數人,挾彈臂鷹於青霧中浮江而過。眾趨拜之,不及而沒。蜀人思之,故立廟於灌口祀焉。一說灌口自有蛟為害,以真君能斬蛟,故立廟灌口,以鎮壓之也,故曰“灌口二郎”。所謂能除大災患,非此也歟?予以所見聞推之,則知真君非尋常人,其為嘉守,特欲一出以除民害也。不然蛟為害幾十年矣,未聞有能治之者,一旦真君為嘉守,即能斬之。害既除,即解印去,吾以為非有心於任者也。昔許旌陽過西安,聞有蛟害,追至長沙賈玉家,並其二子皆斬之,故旌陽之功,亦於是乎著。雖然,西安之被害,不若嘉之大,而旌陽用力於平地,似為易耳。若夫真君則沒於百仞之淵,苟非大有神功,幾何不被其毒耶。然則,真君之功,其難於旌陽也哉!,,,,銘曰:猗歟真君,從學異人,積功累行,沛乎厥身。厥譽四張,起為嘉守,子惠困窮,罔有疏漏。有蛟潛深,漂屋溺人。設舟千艘,鼓譟江濱。執劍人水,斬蛟以出,血流波心,民害以息。
《同治重修上高縣誌》
卷九、
二郎廟在縣靑陽門內桂林坊祀押射神即秦蜀守趙氷之子嘗佐父囚蛟弭水患上高水亦名蜀江故祀之。
《同治高平縣誌》
二郎廟在南關故志稱神曰趙昱隋時入水斬蛟為治水神以鎮邑西水患雲曰。
《雍正敕修陝西通志》
真君廟在州治東,祀隋趙昱,初昱避居靑城山,煬帝起為嘉州剌史,犍為潭老蛟作祟,民物患之,昱斬絕除其害,隋末復隱去
《光緒丹徒縣誌》
卷五
秦時蜀郡太守李冰為英惠王其子二郎神為仁祐王二郎蓋李冰之次子也又按成都志謂冰為郡守化牛形入水戮蛟不勝見夢於其子子乃入水助父殺蛟...
《乾隆陳州府志》
卷之十
隋趙昱斬蛟有功於民立廟灌口謂之灌口二郎又元封秦蜀郡太守李氷之子二說未知孰是。
《江津縣誌[光緒]》
趙煜在隋時為嘉州太守曾入水斬蛟為民除害....
《河南通志》
河南府二郎神廟在府城南關,祀隋灌州刺史楊煜。煜嘗斬蛟築堤遏水患,故民為立廟。
《歷代定域撮要》
晏城二十五里有二郎斬蛟廟。
《濟南府志》
冷源縣誌雲在黃山店東南隋昭惠真君斬蛟處俗謂之澇灣。
劉沅《李公父子治水記》
公釃二渠,斬潛蛟,約水神,瘞石犀,皆幽合顯而特著功,能與大禹治神奸、驅蛇龍先後一轍。非得道於身,安能有是。且公治水非一處,襄之者亦非一人,若南安、榮經等處皆嘗及之,故堆離之事訛傳。而同時若竹氏□郎亦贊厥勛,二郎其尤著也。二郎固有道者,承公家學,而年正英韶,猶喜馳獵之事。奉父命而斬蛟。其友七人實助之,世傳梅山七聖,謂其有功於民,故聖之。惜僅存其名,又亡其一,亦考古者之憾矣。
《歷代都江堰功小傳》
二郎為李冰仲子,喜馳獵之事。史軼其事,名字無考。世傳種種異跡,薦紳先生難言之。可征者,惟作五石犀,以厭水怪,穿石犀溪於江南,命之曰犀牛里。與其友七人斬蛟,又假飾美女,就婚孽鱗,以入祠勸酒…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三百六十一卷
高平縣 二郎廟,在南關,神諱趙昱隋煬帝時,入水斬蛟舊傳為治水之神。邑西山水暴立廟鎮之,楊暄李鐸重修。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八百五十八卷
蜀三大神廟 在禮遜坊西,一在月波門內,其神有三:一清源嘉州太守趙昱隋時斬江蛟以捍民患;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職方典第六百七十七卷目錄
清源妙道真君祠 在葑門內西營神。姓趙名昱灌州人。隋大業中召為嘉州守,曾握劍入江斬蛟除害,後嘉州江水泛溢神顯跡平之。星幢羽蓋出入江波間,當時神其事累封神勇大將軍赤城王。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九百卷
普德廟 在西關外孔家灣,祀清源真君。隋時為嘉州太守,嘗入水斬蛟,除民害。隋末,棄官而遁。人思其德,立廟灌江口,祀為二郎神。唐封神勇將軍,再封赤神王,宋封清源真君。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九百四十七卷
二郎神廟 在府城忠清里,神姓鄧諱遐字應遠陳郡人也,自幼勇力絕人,氣蓋當時,人方之樊噲,桓溫以為參軍,數從征伐,歷冠軍將軍,數郡太守號為名將,襄陽城北水中有蛟,數出害人,遐拔劍入水,蛟繞其足,遐揮劍截蛟數斷而出,自是患息,鄉人德之,為立祠祀之,以其嘗為二郎將,故尊為二郎神。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神異典 第三十九卷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 按《龍城錄》:趙昱字仲明,與兄冕俱隱青城山,從事道士李珏。隋煬帝知其賢徵,召不赴督,讓益州太守臧剩強起。昱至京師,縻以上爵不就,乞為蜀嘉州守時犍,為潭中有老蛟為害,日久截沒舟船。蜀江人患之,昱蒞政。五月有小吏告昱,會使人往青城山置藥渡江,溺死者沒舟航七百艘。昱大怒,率甲士千人及州屬,男子萬人夾江岸,鼓譟聲震天地。昱乃持刀投水,頃江水盡赤,石岩半崩,吼聲如雷。昱左手執蛟首,右手持刀,奮波而出,州人頂戴事為神明。隋末隱去,不知所終。後嘉陵漲溢,水勢洶然,蜀人思昱。頃之見昱青霧中騎白馬從數尊者,見於波面,揚鞭而過。舟人爭呼之,遂沒蜀眉山守,以聞太宗封神勇大將軍廟,食灌江口。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 按《八閩通志》:趙昱蜀青城山人仕,隋嘗斬蛟拯民墊溺,其民立祠灌江口祀之。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六百三十卷
隋趙昱,青城人,與道士李珏游,累辭徵聘,後煬帝徵為嘉州太守,時州有蛟為害,昱令民募船數百,率千餘人臨江鼓譟,自被發仗劍入水,有七人亦被發仗劍隨之,天地晦暝,少頃雲霧斂收,七人不復出,惟趙昱左手持劍,右手提蛟首,奮波而出,河水盡赤,蛟害遂除,開皇間挈家入山,蹤跡不復見,後有運餉者,見昱乘白馬,引白犬,一童子腰弓挾彈以從,騶從如平生焉。
紀大奎《顯英宮創建大殿東樓碑記》
天下之神,有可考而知者,有不可考而定者。如我川主顯英王之事跡,則可考而知之;姓名,則不可考而定者也。何言之。王號大安,李姓冰名,秦孝王時為蜀守。鑿離堆,鑄鐵牛,破浪除妖,隨顯屠龍之手,含沙射影,特彰鬥牛之秀。儲仙洞,威全川,其子二郎,靈跡數現,厥功亦偉。宋徽宗封為清源妙道真君,父子崇祀灌口,此一說也。隋青城人趙昱,與道士李旺游,屢征不起,後煬帝闢為嘉州守。時有蛟患,神披髮仗劍,入水斬蛟。奮波而出,江水為赤。
《乾隆高平縣誌》
卷之七、
二郎廟在南關舊志神諱趙昱隋時入水斬蛟傳為治水之神鎭邑西山水楊暄李鐸重脩。
《道光濟寧直隸州志》
二郎廟一在西門瓮城內一在城東洸泗合流北一里餘二郎神即嘉州守趙煜斬蛟者也.
《乾隆山西志輯要》
“神姓趙名昱·隋煬帝時為嘉州守,斬蛟除害,蜀人立祠灌口。
《人海記》
卷上 二郎神
二郎神即嘉州守趙煜斬蛟者也..
《棗林雜俎》
二郎神為清源妙道真君,即嘉州守趙煜斬蛟者也。
《清嘉錄》
是日,又為二郎神生日....,有蛟患,入水斬之。
《正德蓬州志》
川主祠即二郎神....二郎驅灌口蛟以治水有功故祠在.
《聽雨樓隨筆》
按隋趙昱斬蛟在嘉州..
《古歡堂集》、
卷四十七、
昭恵廟即二郎廟,在學宮西元孟祕雲神昔守嘉州老蛟為患河水泛濫漂沒民居廼持刃入水府斬蛟首以出...
《祈祥品經》
卷四、川主濟源尊經
道言川主之名,二郎神也,北宋至.今,天下人民,極崇敬二郎...該卅有河潛蛟龍,興風作浪,翻舟沒田,推屋淹人畜,趙君帶刀跳河,搏鬥蛟龍,不日殺孽龍,為民除害..
《民國房山縣誌》
卷之三
按世傳周楊戩封清源妙道眞君搜神記灌江太守趙二郎慕楊二郎之為人衣冠器械盡仿之江有赤蛟為民害乃入江斬蛟江水盡赤奉為江神封護國大將軍...
《民國廬陵縣誌》
卷十三上應感公廟
.灌口二郎佐其父治水斬蛟有功蜀人祀之...
文學作品
《灌口二郎斬健蛟》,又名《斬健蛟》,元無名氏作。《也是園書目》著錄。今存明脈望館鈔校內府本。講述二郎神趙昱入水斬蛟,平息水患,百姓感戴,建“二郎廟”,塑神名“灌口二郎神。《灌口二郎斬健蛟》,為嘉州太守趙昱,忠良正直,心無邪佞。適值冷源河健蛟作祟,方欲為民除害驅邪,院主奉玉帝旨意召趙昱白日飛升。灌口民眾立廟祀奉,尊為二郎真君。二郎神率眉(梅)山七聖及天兵天將,擒獲健蛟及健神健鬼而共斬之。玉帝加封二郎神“清源妙道真君”。
元雜劇《二郎神醉射鎖魔鏡》中,二郎神即趙昱,他是五十四州都土地,三千里外總城隍。姓趙名昱,字從道,幼年曾為嘉州太守。原文記載:“嘉州有冷、源二河,河內有一健蛟,興風作浪,損害人民。嘉州父老,報知吾神。我親身仗劍入水,斬其健蛟,左手提健蛟首級,右手仗劍出水,見七人拜降在地,此乃是眉山七聖。吾神自斬了健蛟,收了眉山七聖,騎白馬白日飛升。灌江人民,就與吾神立廟。
相關花錢
宋金生肖花錢:圖1中掛牌表現的是二郎神斬蛟的內容:牌上中主尊二郎戴三山帽端坐交椅,身旁四隨從,腳下一犬,穿下四披髮隨從在水中降服蛟龍。
圖2花錢表現的也是二郎神斬蛟的神話傳說內容:穿右主尊為戴三山帽、持劍的二郎神,目視穿下緊縛四爪的蛟龍;身後一隨從持傘蓋;穿左一隨從持骨朵揮向蛟龍。
圖三花錢表現的是二郎降蛟的內容:穿右主尊為戴三山帽、持劍的二郎,目視穿下緊縛四爪的蛟龍;身後一隨從持傘蓋;穿左一隨從持骨朵揮向蛟龍。
圖四花錢表現的是二郎降蛟的內容:穿左主尊二郎戴三山帽坐交椅上目視下方,身後一狗僅露頭及前爪;穿上兩人在打鬥;穿右兩隨從;穿下隨從在水中降服蛟龍。
圖五花錢表現的是二郎降蛟的內容:穿右主尊二郎戴三山帽手指穿下蛟龍,身後隨從持傘蓋;穿上有犬;穿右兩隨從;穿下隨從正在降服蛟龍。
圖六花錢表現的是二郎降蛟的內容:穿右主尊二郎戴三山帽手指穿下蛟龍,身旁隨從持骨朵;穿右一披髮隨從抓住龍頭。
圖七花錢表現的是二郎降蛟的內容:穿左主尊二郎戴三山帽端坐;穿右一隨從持骨朵;一披髮隨從按住跪地的蛟龍,蛟龍為人頭人身龍尾狀。
圖八花錢表現的是二郎降蛟的內容:主尊二郎頭戴三山帽穿位於穿右,左一隨從戴三山帽持骨朵目視下方,另一隨從抓住一人頭人身龍尾正在鞠躬的蛟龍。
圖九花錢表現的是二郎斬蛟治水的內容:穿左一隨從戴三山帽持骨朵目視下方,另一隨從抗束起的傘蓋;穿下水浪中一隨從按住一人的頭,被按者是化為人形的蛟龍;主尊二郎位於穿右,頭戴三山帽,坐宋式交椅,左手搭在交椅靠背上,左腿搭在交椅上,目視降服蛟龍的過程,一副輕鬆的姿態。
圖十花錢表現的是二郎降蛟內容:穿左一人持骨朵目視下方,應是二郎的隨從;穿下一怪騎蛟龍抓龍角,另一怪扛柱狀物,表現的是眉山七聖降服蛟龍的畫面;主尊二郎位於右面,頭戴三山帽,坐宋式交椅,左手放在翹起的左腿上,目視降服蛟龍的過程,表情輕鬆。
相關畫作
二郎搜山圖裡的斬蛟部分
下圖神兵神兵奉二郎神的命令捉拿水怪蛟的局面,其間一條蛟正在和神將劇烈地奮鬥。
道子墨寶本《搜山圖》中的鎖蛟
在《道子墨寶》的第三部分,為白描小稿,為舊時畫工繪畫道教壁畫的小樣兒,本來為長卷,被裁割成冊頁形式保存。所存為殘本。大概情節為主尊二郎神及其部屬,以及擒蛟魔等重要部分,總計十頁。
後世紀念
灌口二郎斬頑蛟
在很久以前,一條蛟龍駐紮在灌河口,他經常興風作浪、作惡多端,致使灌河兩岸蒿草叢生,水災連年發生,農民辛辛苦苦忙了一年,結果是顆粒無收,人們只能過著食不果腹、逃荒要飯的生活,為了幫助這裡的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玉皇大帝派遣二郎神管轄灌河口,二郎神來到這裡之後,首先想到的是平治水災,農曆五月初一那天,二郎神經過一番準備後,跳入河中,化身為牛,在河中與蛟龍激戰了三天三夜,最終被二郎神生擒活捉。二郎神怕它以後再興風作浪,就把它用一根大鐵鏈拴住,鎖在二郎神後來帶領人們築的防水堆下面。
在斬蛟台中央,這個呈八卦形的圖案石刻所展示的就是五條河的濃縮示意圖。
相關地點
樂山龍神祠
趙昱字仲明,早年隱居在青城山,向道士李珏學習。趙昱26歲時,朝廷聽說他有賢能便下詔征他入朝。他不肯去,結果益州太守不得不強迫趙昱到京城。隋煬帝要封爵位給趙昱,趙昱不肯接受,只希望成為蜀地的一個太守,於是隋煬帝拜他做嘉州(今樂山)太守。傳說趙昱上任後得知嘉州犍為縣江中有蛟龍,經常阻沉船隻,為害百姓,便率士兵千人及當地男子萬人去除害。他讓這些人在兩岸大聲叫嚷,聲震天地,將蛟龍趕出水面。趙昱便持刀潛入水底,很快江面染成血紅色。在如雷般的震響中,趙昱左手執著蛟首,右手持刀,從江中躍出。嘉州百姓因而對趙昱十分敬仰,將他視為神明。隋朝末年天下大亂,趙昱不願做官就悄然隱退不知所蹤。若干年後,嘉州洪水泛濫,水勢兇猛,百姓在危難時刻又想到了趙昱。很快,就見趙昱在霧中騎著白馬帶著幾個隨從從江面揚鞭而過,洪水隨之平息下來,人們爭先恐後地呼喚趙昱的名字。如今樂山城北古城牆上保留的龍神祠,就是當地百姓為紀念趙昱所修建的。唐太宗聽說此事後,便賜封趙昱為神勇大將軍,在灌江口設廟祭奉。由於趙昱在家排行老二,人稱二郎,因此人們稱趙昱為灌口二郎。老百姓若有疾病往往要到廟裡去祈禱。唐玄宗時趙昱又被封為赤城王。宋真宗則封趙昱作清源妙道真君,從此趙昱又被後人稱作趙清源。
樂山九龍巷
九龍巷,因巷尾明代古城牆上的九龍祠(又名龍神祠)而得名。民國《樂山縣誌》記載:“九龍祠,城內九龍巷之上,以城東九龍山得名,祀趙太守昱,以九龍灘斬蛟御災捍患祀之,九龍書院在其祠中。”傳說趙昱“率軍士千人,及州屬男子數萬,臨江鼓譟,昱仗劍沒水,須臾,天地晦冥,江水豐隆,作殷雷響,昱右手持劍,左手提蛟首,奮波出,三水皆赤,害遂除……”樂山古城位於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之地,每當洪水季節岷江東岸掛榜山下伸向岷江河床中的石樑形成暗礁,猶如水中蛟龍,打翻過往舟船。古人常把大洪水歸結於蛟龍作祟,趙昱“斬蛟”治水護城的神話,實是整治岷江航道上的險灘,即今城東掛榜山下伸向岷江河中的九龍灘。今九龍灘已不存,唯灘名流傳至.今。二郎神斬蛟遺蹟在岷江東岸威烈台,因二郎神斬蛟治水護城有功,唐代封為“神勇大將軍”、“赤城王”,奉為城市的守護神。明萬曆三十九年前後,知州锺振於高標山西建土主廟祭祀二郎神趙昱。至清乾隆十七年(1752),知縣陳為光捐俸重建九龍祠於城北,又名九龍書院,所在的街巷就取名為九龍巷。
晉源二郎廟
晉源區南城角村有個昭惠真君廟,百姓俗稱“二郎廟”。其主神“二郎”塑像是一位英俊威武的年青人。廟裡兩副清代乾隆年間的楹聯,其一:“斬蛟除卻一方害;治水保佑萬民安。”其二:“斬蛟有恩,恩同再造;治水思德,德在重生。”
綏德二郎山
據《綏德州志·壇廟》記載:“真君廟,一在城內州治東,有國朝田元愷碑記。一在文屏山,有前明大理少卿曹連碑記;國朝乾隆間重修,有州紳李繼嶠碑記;同治十一年(1873年),觀察使成定康復修。相傳隋趙昱避居青城山,煬帝起為嘉州(今四川省樂山市)刺史,犍為(樂山市屬縣)潭老蛟作祟,民患之,昱斬除其害。隋末,復隱去。後蜀人於雲霧中見昱乘白馬出入,傳為神異。唐封神勇大將軍,謚青城王。宋追封清源妙道真君。綏人每歲季春香火輻輳,為一州盛會……”二郎山敬奉二郎神,民間傳說系在大理河發洪水期間勇斗蛟龍,拯救百姓於危難之際、水火之間,綏州百姓對其感恩戴德,遂在文屏山巔修建了二郎廟。
河北省邢台市內丘縣近郎村二郎神廟
近郎村位於內丘縣西部丘陵區,據傳,之所以村名曰“近郎”,是因該村村西擁有一所建於明代的“二郎神廟”,故稱近郎村。近郎村的“二郎神廟”,是該村極具標誌性的建築物,象徵著該村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為廟會,方圓百里的香客都前來拜供道教神靈“二郎真君”。《內丘縣誌(道光)》“祠廟坊紀”中記載:“二郎廟祀清源妙道真君,在靳郎村,不詳創始,嘉靖間,監生喬元相施地擴制。進士吳相有記,真君者,嘉州斬蛟趙煜也。按定襄縣誌,嘉州斬蛟為昭惠靈顯王,封號異未詳何代何封,稱二郎奚故。”
青城山請趙昱斬蛟
二郎神趙昱字仲明,早年隱居在青城山,跟隨李珏道長學習。趙昱26歲時,朝廷下詔征他入朝,隋煬帝還要封爵位給他。趙昱不肯接受,只希望成為蜀地的一個太守。他雖然當官,卻沒有一點官架子,經常和獵戶一同打獵,和山民一道背柴。有天,忽聽人說都江堰出現蛟龍在灌口傷人擾民,怒而拔劍,與蛟龍惡戰數日後斬殺。從此川西平原,水旱從人,國富民安。後人為了紀念趙昱,在江邊建立趙公廟,並把趙昱隱居的青城山主峰大面山,叫做“趙公山”。
福建省霞浦縣(明代福寧州府城)七聖廟
《福寧府志》:“神姓趙名昱,七聖其號,蓋同七人入水斬龍除害者。宋開慶元年長溪縣李公自蜀奉神至閔,邑人遂立廟祀之。”
灌河口斬蛟
下界灌河口有蛟怪作祟,殘害百姓,於是楊二郎便面奏玉帝,請求回家鄉為民除害。原來,灌河雖然不算很長很寬,但一頭連線東海,一頭連線鹽河,河裡有頭蛟怪,既會借東海海潮興風作浪,又會借淮河洪水推波助瀾,灌河沿岸百姓深受其害。其時灌河蛟怪正在鼓風弄水,灌河一片白浪滔天。楊二郎手提三尖兩刃刀,化身一頭神牛,跳入水中與蛟怪搏鬥。那蛟怪神通也好生了得,隨也變化為牛,二郎一時竟降服不得。第二日,二郎在沿岸百姓中挑選若干弓箭手,吩咐道:“今.日下水,我還會變化為牛,但腰上會系一條白帶。如果見到沒有標誌者,請大家即時射殺。”這一招果然有效,每當蛟怪被二郎神逼上水面,河岸便飛來一陣箭雨,還有六位壯士跳下水去相助二郎……蛟怪分神之際,被楊二郎一刀割下首級。灌河從此太平。楊二郎不願再回天宮,便奏請玉帝,留在家鄉鎮守,從此稱灌江口二郎真君。那六位壯士與他結拜為兄弟,同稱七聖。灌河口的百姓專為楊二郎建了座廟,世代祭祀。斬蛟台,演繹著二郎斬蛟治水、福佑灌江、造福百姓的故事。傳說灌江一帶出了妖怪獨角蛟,家住淤泥洞,常出來興風作浪,禍害百姓,二郎神作為灌江的守護神,挺身斬蛟,為民除害。斬蛟台用雕塑、祭台、碑文的方式再現二郎斬蛟除害、治水佑民的場景。斬蛟台的四周有斬蛟治水故事的浮雕,中間則是五龍口的地形圖。
揚州二郎廟巷
此巷的得名是因巷內有座二郎廟。二郎廟祭祀二郎神趙昱。《江都縣誌》云:二郎廟,在東關馬草街,祀隋嘉州守趙昱。隋代嘉州太守趙昱斬蛟定患,後又顯靈平定水災,人民感其德,奉為二郎神,亦稱為灌口二郎。揚州人在東關街立廟祭祀他,是因為東關近水,請他多加保佑的緣故。後來二郎廟雖被拆除,但與之相關的地名保留了下來。現.在所說的二郎廟,更準確地說,叫二郎廟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