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色黨參

二色黨參

二色黨參(學名:Codonopsis bicolor)為中國的特有植物。桔梗科,黨參屬有乳汁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常肥大呈長圓錐狀或紡錘狀,肉質,表面灰黃色,葉柄短,葉片心臟形、闊卵形或卵形,葉基心形或較圓鈍,花單一,著生於主莖頂端,使莖呈花葶狀,花微下垂;花梗黃綠色或灰綠色,花萼近無毛,裂片灰綠色;花冠管狀鐘形,淺碧藍色,簡部有紫暈,蒴果略帶紅紫色,無毛,種子細小多數,7-10月開花結果。

黨參,以根入藥。為中醫常用之藥。黨參其性味甘平、無毒, 有補中益氣、生津止渴、活血化淤等功效, 主治脾胃虛弱、中氣不足、肺氣虧虛、熱病傷津、氣短口渴、血虛萎黃和頭暈心慌等症。因其性能與人黨參極為相似,故也可頓湯食用。

(概述圖:中國植物物種信息資料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二色黨參
  • 學名:Codonopsis bicolor Nannf.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桔梗目 Campanulales
  • :桔梗科 Campanulaceae
  • 亞科:桔梗亞科 Campanuloideae
  • :桔梗族 WAHLENBERGIEAE
  • :黨參屬 Codonopsis
  • 亞屬:黨參亞屬 Subgen. Codonopsis
  • :臭參組 Sect. Erectae (Kom.) Hong
  • :二色黨參
  • 分布區域:中國西藏、雲南、四川、青海、甘肅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栽培技術,直播育苗,田間管理,病蟲防治,病害,蟲害,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有乳汁。莖基具多數瘤狀莖痕,根常肥大呈圓錐狀而略有分枝,長15-25厘米,直徑1-1.5厘米,表面灰黃色,近上部有細密環紋,而下部則疏生橫長皮孔。莖近於直立或上升,高40-90厘米,直徑3-4毫米,常有短細分枝,黃綠色或綠色,疏生白色長柔毛。
二色黨參
葉在主莖上的互生,在分枝上的近於對生;葉柄短,長0.5-1.3厘米,有白色疏硬毛;葉片心臟形,闊卵形或卵形,長1.5-5厘米,寬1-4厘米,先端鈍或微尖,葉緣微波狀,或疏具淺的鈍圓鋸齒,基部微心形或圓形,上面綠色,下麵粉綠色,葉脈突出明顯,兩面疏生短硬毛。
花單朵頂生於主莖頂端,但常常上部分枝頂端也有花;花有梗;花萼貼生至子房中部,筒部半球狀,無毛,有10條明顯的輻射脈,裂片間灣缺寬鈍,裂片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長1.2-1.5厘米,寬6毫米,脈明顯,近全緣或具波狀鋸齒,兩面基部近於無毛,漸向頂端則有較密的白色短硬毛;花冠闊鐘狀,長2.5-3厘米,直徑3-3.5厘米,淺裂,花冠筒深紅紫色,基部黃色,內面無毛,裂片近於圓形,微帶黃色,頂端外側有少許白色短硬毛;花絲基部微擴大,長約5毫米,無毛,花葯亦長約5毫米,無毛。蒴果下部半球狀,上部圓錐狀。種子橢圓狀,無翼,細小,光滑,棕黃色。花果期7-10月。

生長環境

喜溫和涼爽氣候,耐寒,根部能在土壤中露地越冬。幼苗喜潮濕、蔭蔽、怕強光。播種後缺水不易出苗,出苗後缺水可大批死亡。高溫易引起爛根。大苗至成株喜陽光充足。適宜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土質疏鬆而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栽培

分布範圍

產西藏東部(江達)、雲南西北部(德欽)、四川西部和北部、青海及甘肅南部。生於海拔3100-4200米的向陽草地及高山灌叢中。模式標本采自四川松潘。

主要價值

黨參為傳統常用中藥,味甘性平,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之功能,用於治療脾肺虛弱、氣短心悸,食少便溏,虛喘咳嗽,內熱消渴等證,並常作為人參的替代品。
常用黨參做藥膳,如黨參紅棗粥、參芪羊肉羹等等。同時黨參又被開發出許多保健品,如黨參膏黨參酒、黨參糖、黨參茶等,起到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人體抗病能力的作用。
可用於草地與叢林的交接地帶、花境及花壇邊緣栽植。

栽培技術

直播育苗

用種子直播、育苗移栽,但以前者好。
  1. 種子處理播種前將種子用40-45℃的溫水浸泡,邊攪、邊拌、邊放種子,待水溫降至不燙手為止。再浸泡5分鐘。然後,將種子裝入紗布袋內,再水洗數次,置於砂堆上,每隔3-4小時用15℃溫水淋一次,經過5-6天,種子裂口時即可播種。也可將布袋內的種子置於40℃水洗定次,保持濕潤,4-5天種子萌動時,即可播種。
  2. 直播法在"霜降"至"立冬”之間播種,種子不需處理。保溫和防止日曬,苗高薪-10厘米時逐漸拆除覆蓋物,並注意及時除草鬆土、澆水,保持土壤濕潤。 3、 定植,參苗生長一年後,春季或秋季定植,春季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秋季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移栽時將參苗挖起,剔除損傷、病弱苗,按行距20-30厘米開溝深16-18厘米,株距7-10米,將參根斜放於溝內,使根頭抬起,根稍伸直,然後蓋土填實,蓋土以超過蘆頭7厘米為宜。

田間管理

中耕除草:出苗後開始鬆土除草,清除雜草是保證產量的主要措施之一。
追肥:定植成活後,苗高15厘米左右,可追肥人糞尿每畝1000-1500公斤,以後因莖、葉、蔓長也不便追肥
排灌:定植後應灌水,苗活後少灌水或不灌水,雨季及時排水,防止爛根。
搭架:平地種植的參苗高30厘米,設立支架,以便順架生長,可提高抗病力,少染病害。有利參根生長和結實。

病蟲防治

    病害

    鏽病:開始於5月中、上旬,6-7月份為發病盛期。葉、莖、花均可被害。 防治方法,發病期噴50%二硝散200倍液或敵銹鈉200倍液,7-10天1次,連續2-3次。
    根腐病: 一般多在土壤過濕與氣溫過高時。該病較易發生,發病初期,近地面鬚根變成黑褐色,輕度腐爛嚴重時,整個根呈褐色水漬狀腐爛,地上部分枯死。防治方法:⑴與禾本科作物輪作;⑵雨季排水⑶整地時每畝用50%多菌靈500倍液澆病區。

    蟲害

    地下蟲害:4-5月主要有地老虎蠐螬為害嫩莖及根部。防治方法:用敵百蟲800倍液和一六0五乳劑1000倍液澆根部誘殺。
    呀蟲:可 用於40%樂果乳油2000倍液噴霧。紅蜘蛛:主要病害幼苗及成植葉片可用50%蟲螟松1000--2000倍液噴霧。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