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站鄉隸屬黑河市愛輝區人民政府管轄。位於市境南端,小興安嶺北麓,東南與孫吳縣接壤,西與嫩江縣毗連。鄉政府駐地距市區75公里。距黑大公路202國道30公里,黑嫩公路穿鄉而過,是市級革命老區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二站鄉
- 別名:二站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黑河市愛輝區
鄉鎮概況,地理位置,歷史沿革,氣候資源,經濟發展,
鄉鎮概況
二站原稱額葉爾站,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政府為了溝通邊疆與內地聯繫,設此驛站,蒙古語,魚油之意。因為該站從璦琿開始向西南排列為第二站,人們習慣稱二站。位於黑河市西南部,距黑河市區90公里,301省級公路穿鄉而過,交通十分便利,是市級革命老區鄉。現二站鄉於2001年由原二站鄉和北師河鄉合併組建而成,下轄11個行政村,4個自然屯、轄區內有4個國有林場(二站、三站、勝山、大嶺)、1個防火站(北師河)和1個森林防火中隊,轄區總面積2507平方公里。全鄉總人口2931人,其中農業人口2789人,非農業人口142人,共有漢、滿、回、蒙、達斡爾5個民族組成。全鄉總耕地面積14.9萬畝,人均占有耕地45畝,草原面積64萬畝,水面3.2萬畝,林地面積277.5萬畝,有林地16.9萬畝,各種林木蓄積量1153萬立方米。2011年被授予省級衛生先進單位榮譽稱號,2015年被授予國家級生態鄉鎮榮譽稱號。
地理位置
2001年由原二站鄉和北師河鄉合併組建而成,轄區總面積2507平方公里,下轄11個行政村、4個國有林場(二站、三站、勝山、大嶺)、1個防火站(北師河)和1個森林防火中隊。全鄉總人口3052人,其中農業人口2912人,非農業人口140人。
歷史沿革
清初,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闢建卜奎至黑龍江城驛道,於此設定額雨爾站,因從黑龍江城起為第二站,故稱“二站”。“額雨爾”,蒙古語,“魚油”之意。同時,於西南部設定庫穆勒(爾)站,又稱“三站”。“庫穆爾”,滿語,“隘口”之意。二站、三站一帶是通往省城齊齊哈爾的必經之地,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庚子俄亂”,是我愛國清軍及義和團阻擊侵略者的戰場。中華民國成立後,屬璦琿縣西鄉第七區管轄,1925年劃歸第三區。東北淪陷後,隸屬西崗子保管轄。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隸屬西崗子區,1951年改隸第四區。1956年4月,設定二站鄉。1958年9月,併入西崗子人民公社。1965年5月,從西崗子公社劃出,建立二站公社。1984年5月,改為二站鄉。 2001年3月二站鄉與原北師河鄉合併,組建新二站鄉。兩鄉由原來的15個行政村撤併為的11個行政村、4個自然屯。鄉政府駐地二站村。
氣候資源
二站鄉界於第五、六過渡積溫帶,年有效積溫1750℃。全鄉蘊藏豐富的礦產、野生動物和山產品資源,現已探明地下蘊藏有大理石、花崗岩、矽酸岩等10種礦產資源。野生動物有犴、狼、野豬、狍子、猞猁等。山珍有蘑菇、木耳、猴頭、蕨菜、藍莓等。野生藍莓資源豐富,全鄉現有野生藍莓基地2000餘公頃,年產野生藍莓1000多噸。全鄉耕地面積14.9萬畝,人均占有耕地45畝,草原面積64萬畝,水面3.2萬畝,林地面積277.5萬畝,有林地16.9萬畝,各種林木蓄積量1153萬立方米。
經濟發展
二站鄉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全鄉人民共同努力下,鄉域經濟社會取得了一定的發展。2011全鄉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955萬元,同比增長20%;農民人均純收入6736元,同比增長23%;糧豆薯總產2.8萬噸,同比增長35%;勞務收入300.8萬元,同比增長300%;山產品採集收入500萬元,同比增長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