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壽光市孫家集街道二甲村位於街道駐地東南部,臥甲路以西、董王路以東,東臨一甲村,西毗三甲村。現有230戶,780人,皆漢族。全村耕地1170畝,土壤屬潮土。主產小麥、玉米,經濟作物以大棚蔬菜為主,畜牧養殖有豬、羊,手工製造業方面木業、烘爐、剪刀製造曾名噪一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二甲村
- 外文名稱:Erjia Village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山東省壽光市
- 電話區號:0536
- 郵政區碼:262731
- 人口:780人(2019年)
- 方言:壽光國語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機場:濰坊南苑機場,濰坊稻田國際機場(在建)
- 火車站:青州市站,青州市北站
- 車牌代碼:魯G,魯V
- 學校:一甲聯小
歷史淵源,村莊姓氏,產業結構及人民生活,大事記,歷屆村支部書記,歷屆村主任(大隊長),地圖信息,
歷史淵源
據《朱氏族譜》及墓碑考:明永樂年間,始祖朱守信兄弟三人,由京師真定府棗強縣遷居壽光市城北朱家莊子,後復遷此地立村,以姓氏命名朱家。後因村西灣崖上有五棵柳樹,一度時期曾稱五柳權。相傳,兄弟分居各稱一家、二家、三家、後實行保甲制時遂演稱一甲、二甲、三甲,二甲村名沿用至今。
村莊姓氏
全村有朱、祝、李、劉、邢、侯、趙7姓。
祝氏德治、德信,明萬曆四十五年由外地遷入,祖籍地不詳;
李氏文修,清同治六年由外地遷入,祖籍地不詳;
劉氏彥勝、彥寶,清同治六年由外地遷入,祖籍地不詳;
邢氏效仁,清同治六年由外地遷入,祖籍地不詳;
侯氏殿生,清朝末年住外祖父朱光紹家,後落戶定居;
趙氏德興、德龍,民國五年隨母由壽光市上口遷入,投奔姨家朱新安,後落戶定居。
產業結構及人民生活
解放前,全村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小麥、高粱、大豆、穀子等。受當時條件所限,缺水少肥,產量很低。災荒年月,繳糧納稅後所剩無幾,村民逃荒要飯,民不聊生。
解放後,勞苦大眾翻身做主,經過土地改革、互助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後,人民生活逐步提高。但因三年連續遭受嚴重的自然災害和“文化大革命”的影響,經濟建設受到了挫折,村內經濟發展緩慢。特別是1960年前後,因生活條件很差,導致許多村民出現浮腫,非正常死亡率明顯增加。從1962年開始,大隊認真執行《人民公社工作條例》,因地制宜大力推廣高產農作物地瓜等的種植,困難局面逐步好轉。1965年前後基本達到了能吃粗吃飽的生活水平。
1960年代至1980年代,村民依賴集體經濟。大隊在上級的領導下,堅持以農為主,以副養農,集體經濟逐步發展壯大。在抓好農業生產、糧食畝產量逐年提高的基礎上,大隊先後辦起木匠鋪、磨坊、烘爐、豆腐坊、養豬場、果園等副業,增加了集體經濟收入,提高了村民生活水平。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農村實行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極大地調動了村民的重地積極性。村民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實行一年兩作制,年畝產量高達2200斤。從1986年開始,村民開始試種溫室,後來發展種植高溫蔬菜大棚。截至目前,全村累計有蔬菜大棚320多個,村民蔬菜大棚的種植技術不斷提高,隨著水電配套設施的不斷完善,大棚種植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減輕了村民的勞動強度,提高了經濟收入。現在全村農業種植以菜為主,以糧為輔,大力發展畜牧養殖、蔬菜收購等行業,先後建立起頗具規模的養豬場3個,養雞場5個,養羊場2個,蔬菜收購網點6個,超市2個,帶動了全村的經濟成長。
自上世紀80年代後期以來,村民的衣食住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由過去的吃粗吃飽變成當今的吃細吃好,住寬敞明亮的別墅式樓房,全村主要道路全部硬化,全村擁有運輸車、轎車130多輛,三輪車、電動車戶均2輛;電視、洗衣機、電冰櫃、空調家家必備,電腦入戶率80%以上。據統計,全村累計存款4千餘萬元,戶均存款超過20萬。
日益壯大的集體經濟促進了村莊各項事業的蓬勃發展。近幾年,村里訂閱報刊雜誌10多種,建起了文化大院,先後組建了2支老年秧歌隊,5支青年舞蹈隊,豐富了民眾的文化生活。村內注重改善民生,改造輸電線路,統一安裝了自來水,村容村貌發生了巨大變化。該村先後3次被評為街道先進單位,黨支部1次被評為街道先進黨支部。
大事記
1948年 解放,人民翻身當家做主。
1951年 抗美援朝,村民朱在興、朱在華、朱明遠赴朝參戰。
1954年 開展互助合作運動,年內成立3個互助組。
1955年 統購統銷,全村成立13家初級社;成立莊戶劇團,排練劇目6塊。
1956年 全部加入初級社;開始推廣大種地瓜。
1957年 大隊購置第一台蒸汽機。
1958年 成立人民公社,全村分為5個生產隊。回響三面紅旗號召,大躍進吃食堂,打了全公社第一眼磚管井,成為全縣參觀現場。
1960年 村辦副業成立,辦起木匠鋪。
1962年 管理改制,大隊由5個生產隊改成4個,取消大隊統一核算,改為生產小隊核算。
1963年 回響毛主席“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的指示,成立村合作醫療室,朱明傑任首任村衛生員;大搞農田基本建設,村組織社員整平土地200多畝。
1964年 彌河發洪水,坡里積水深達半米,莊稼淹沒,房屋倒塌,社員損失嚴重。
1966年 完全國小下伸,村里成立完小,一甲村、三甲村學生來本村完小就讀;文化大革命開始,十二中學學生進村“破四舊”。
1967年 大隊建起磨坊,為村民磨瓜乾、糧食。成立呂劇團,先後上演了《三回船》、《沂河兩岸》、《烽火橋頭》、《沙家浜》等劇目。
1972年 大隊劃出土地25畝建起蘋果園,成立實驗基地。
1973年 大隊引進交流電,在南坡上了第一台變壓器。
1974年 村里辦起“階級鬥爭教育展覽館”;大雨連綿十多天,發生大澇,莊稼減產,集體損失嚴重。
1975年 開始新村規劃。
1976年 大隊購置首台25型拖拉機1台。
1977年 回響上級火化倡議,在南埠嶺建起公墓。
1979年 大隊上村後變壓器,照明用電入戶;大隊上搖把電話機1部。
1980年 為了改善社員的娛樂生活,大隊投資700元購置匈牙利產黑白電視機一台。
1983年 實行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土地包產到戶。
1985年 分鄉鎮,成立胡營鄉;分田到戶,集體財產、牲畜等折價處理。
1997年 自籌資金1萬元上壓力罐,村民吃上自來水。
1999年 土地延包30年,掀起投資熱潮,新打機井12眼,全村機井總數達到45眼。
2004年 自籌資金十餘萬開展村容村貌改造,柏油村內南北大街及出村路1500米。
2008年 投資65萬硬化村內東西大街三條,東西主路三條,總計2000多米。
2011年 爭取到山東省地質科學院無償資助打深水井1眼。
2013年 回響上級“村村通柏油路”號召,重修村後出村路1000米。按每戶自籌600元、國家補貼400元,總計投資21.6萬元改裝自來水。
2015年 為改善用電質量新上變壓器4台,改造用電線路3000米。
2016年 新增大棚50個;投資4萬元改造村委大院。
2018年 村原黨支部書記朱學平因挪用村集體資金及違規將公物占為己有被開除黨籍。經查,2012 年3月,朱學平利用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的職務便利,以支付本村修路工程款為由,從上交至孫家集街道財政所的村民集資款(用於市政府統一組織實施的村村通公路工程建設)中支取一部分,歸還其個人銀行貸款;2009年1月至2018年6月,私自安排郵遞員將該村委訂閱的黨報黨刊送至自己家中,據為已有。2018年8月,朱學平受到開除黨籍處分。
歷屆村支部書記
劉文輝(1955.3——1958.3)
朱明章(1958.3——1959.3)
劉文輝(1959.3——1960.4)
朱宏啟(1960.4——1964.10)
侯成訓(1964.10——1966.11)
侯春和(1966.11——1970.11)
劉文輝(1970.11——1986.11)
朱宏庭(1986.11——1989.11)
李恩會(1989.11——1996.6)
朱明福(1996.6——2007.10)
朱學平(2007.10——2018.8)
歷屆村主任(大隊長)
朱明義(1958.4——1960.4)
朱在考(1960.4——1964.4)
劉文輝(1964.4——1966.10)
朱在邦(1966.10——1971.10)
朱明章(1971.10——1977.10)
李恩會(1977.10——1986.11)
朱明軍(1986.11——1990.11)
劉文祥(1990.11——1996.4)
朱雲明(1996.4——1998.10)
朱雲德(1998.10——2001.10)
朱壽信(2001.10——2004.10)
朱振彩(2004.10——2007.10)
朱學平(2007.10——2014.10)
朱建國(2014.10——今)
地圖信息
地址:濰坊市壽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