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物茯苓粉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千金方》卷五。具有利濕收澀之功效。主治少小頭汗,盜汗不止。症見頭身喜汗,小兒在安靜狀態下,無故或局部出汗過多,甚則大汗淋漓。臨床常用於小兒汗症。
基本介紹
- 名稱:二物茯苓粉散
- 別名:二味茯苓粉散
- 出處:《千金方》卷五
- 組成:茯苓,牡蠣
- 功用:利濕收澀
- 主治:少小頭汗,盜汗不止
- 分類:粉法外治法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運用,文獻摘要,
組成
茯苓、牡蠣各四兩(12g)。
用法用量
上藥治下篩,以粉八兩(24g),合搗為散。有熱輒以粉,汗即自止。
功用
利濕收澀。
主治
主治少小頭汗,盜汗不止。
方義
本方治證乃氣陰不足,虛熱上擾所致。方中茯苓滲濕祛濕;牡蠣收斂固澀。共奏滲濕斂汗之功。
運用
診斷要點:小兒在安靜狀態下,無故或局部出汗過多,甚則大汗淋漓。
臨床常用於小兒汗症。
文獻摘要
方論選錄
1、《巢氏病源》:“頭身喜汗出候:小兒有血氣未實者,膚腠則疏,若厚衣溫臥,腑臟生熱,蒸發腠理,津液泄越,故令頭身喜汗也。”
2、《形證論》:“小兒多盜汗,睡起即成跡。醫者謂骨蒸,用柴胡藥非是,宜服飲心氣藥即差者。心之液為汗,小兒緣驚,心氣不收,故多汗。”
3、《小兒病證外治法》:“汗症是指小兒在安靜狀態下,無故或局部出汗過多,甚則大汗淋漓。小兒汗症雖有自汗、盜汗之分,但臨床中常自汗、盜汗並見。總由陰陽臟腑氣血失調,營衛不和,衛陽不固,腠理開闔失司而引起。古代醫籍中治療汗症方法甚多,多為粉身法及敷穴位法。常用方劑為二物茯苓粉散,三物黃連粉散、牡蠣散等。敷貼穴位多為湧泉,乳下、神闕等,常用藥物為牡蠣、麻黃根、茯苓,黃連、自芷、龍骨、牡蠣、五倍子、鬱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