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總量是指血漿中所有以各種形式存在的二氧化碳(CO2)的總含量,其中大部分(95%)是結合形式的。TCO2測定可在血氣酸鹼分析儀間接求得,簡便可靠。以往傳統的方法是根據Vansiyke設計的量積和量壓法,必要時亦可採用,分析結果也是可靠的。現也有光度法,Conway微量擴散法及酶法。
基本介紹
- 名稱:二氧化碳總量(TCO2)
- 所屬分類:血
正常值,臨床意義,注意事項,檢查過程,相關疾病,相關症狀,
正常值
血清測定 臍帶血: 14-22mmol/L (14-22mEq/L)。 新生兒: 17-24mmol/L (17-24mEq/L)。 嬰兒、兒童:20-28mmol/L (20-28mEq/L)。 成人: 23-31mmol/L (23-31mEq/L)。
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增高: (1) 呼吸性酸中毒(肺氣腫、肺纖維化、呼吸肌麻痹、支氣管擴張、氣胸、呼吸道阻塞)。 (2) 代謝性鹼中毒(嘔吐、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缺鉀及服鹼性藥物過多)。 降低: (1) 代謝性酸中毒(尿毒症、休克、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嚴重腹瀉及脫水)。 (2) 呼吸性鹼中毒(呼吸中樞興奮及呼吸加快等)。 需要檢查人群: 有嚴重腹瀉,脫水,嘔吐症狀患者。
注意事項
檢查時注意: (1) 計算時f值必須查準確;樣品用量不同(2ml或0.2ml)、反應液總體積不同(3.5ml或2ml)、測讀氣壓時氣體容積固定位置不同(2ml或0.5ml),查相應的f值。 (2) 樣品較少時可改用0.2ml血漿。操作基本相同,但引入蒸餾水1.6ml,乳酸溶液0.2ml,使反應液總量為S=2ml,a=0.5ml。計算時改用表1的0.2ml樣品一項下的相應f值。 檢查前要求: (1) 用全血也可作CO2含量測定,其結果比血漿約低15%。 (2) 血液抽出後應儘快進行測定。 (3) 病人應處於安靜、呼吸穩定的狀態,穿刺時應儘量減少病人的疼痛感。坐位與臥位、睡眠後與清醒時、運動後與進餐後都會 產生不同的結果。 不適宜人群:沒有不適宜人群。
檢查過程
血漿(清)中的碳酸氫根在磷酸烯醇丙酮酸羥化酶(PEPC)的催化下和磷酸烯醇丙酮酸(PEP)反應,生成草醯乙酸和磷酸烯醇丙酮酸和蘋果酸脫氫酶(MDH)反應,生成蘋果酸,同時將NADH氧化成NAD+;在340nm波長處吸光度的降低與樣品中HCO3-含量成正比。
相關疾病
尿毒症肺炎,小兒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小兒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小兒呼吸衰竭,小兒休克,小兒急性呼吸衰竭,新生兒晚期代謝性酸中毒,尿毒症,休克,支氣管擴張
相關症狀
塊狀痰,呼吸淺慢,靜脈血氧飽和度(SVO2)降低,腹脹,嘔吐,呼吸性鹼中毒,代謝性鹼中毒,呼吸性酸中毒,代謝性酸中毒,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