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劇

二次元劇

二次元劇,所謂“二次元劇”其實是根據由二維圖像構成的動畫、漫畫、遊戲作品改編而來的電視劇,“它們是90後客群的‘主打歌’,較之受85後追捧的網路小說,創新度更大,更具有適合影像化的視覺衝擊力。它們將打破次元壁,與主流電視劇市場融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二次元劇
  • 其他名稱:動畫電視劇
概述,製作方式,改編對象,產生原因,收視群,業界觀點,

概述

電視劇觀眾主要是40歲以上的中老年群體——這個在電視行業默認已久的結論似乎要被改變了。2016年3月8日,在2016上海電視劇制播年會上,來自電視台和製作方的聲音都開始傳遞一個新的理念,電視劇未來將是年輕人的天下。年輕觀眾群似乎正從網路回流電視,而為年輕人量身定製的“二次元劇”也已橫空出世。

製作方式

二次元劇《金色琴弦》改編網路文學和遊戲,把年輕人喜歡的小說IP搬上電視螢屏,是這兩年電視劇行業向年輕人靠攏和示好的一種方式。對大多數電視劇同行業者來說,這意味著電視劇改編的IP市場,將不再局限於網路小說,年輕人正在看的卡通片、正在玩的遊戲,都可能被改編成電視劇。相對於傳統電視劇的製作方式,這種對內容來源的改變,幾乎算得上是顛覆。

改編對象

以近期數家影視公司公布的2016年電視劇項目來看,備受年輕人喜愛的網路文學IP或者年輕人熟悉的熱門遊戲,都已經變成了影視改編的對象,如檸萌影業的《擇天記》《九州縹緲錄》,選擇了年輕讀者熟悉的大IP;耀客傳媒的《刀塔傳奇》直接面向遊戲玩家和動漫愛好者;《奇星記》則在奇幻劇中首次採用真人冒險RPG(角色扮演遊戲)模式。擇天記》《九州縹緲錄》,選擇了年輕讀者熟悉的大IP;耀客傳媒的《刀塔傳奇》直接面向遊戲玩家和動漫愛好者;《奇星記》則在奇幻劇中首次採用真人冒險RPG(角色扮演遊戲)模式。

產生原因

過去一年,螢屏上出現的現象級電視劇背後,兩股源頭活水汩汩而來。
一是80後、90後、00後特有的個性消費模式,已經成為文化經濟的新增長點,螢屏青春態應運而生;
二是網路原創和傳統製作的審美趨同,給了螢屏年輕化的豐沛土壤。

收視群

根據CSM媒介研究發布的報告,2015年25歲至64歲的觀眾是電視市場的主力收視群,其中45歲及以上觀眾是電視的重度觀眾,其中45歲至54歲觀眾占比最高,且收看傾向性較強。
但SMG影視劇中心主任王磊卿透露的一組數據打破了這一固定印象,“三年來東方衛視晚間黃金檔收視數據顯示,25歲至34歲年輕觀眾的比率上漲近100%。東方衛視去年的兩部精品爆款劇,《羋月傳》和《虎媽貓爸》的觀眾年齡,呈現了非常明顯的年輕化趨勢。”基於這一數據,他將東方衛視電視劇未來的發展調性定義為“青春”導向,其中“二次元青春”是重要組成內容。

業界觀點

二次元劇《薄櫻鬼》當“二次元文化”開始大張旗鼓地進入影視劇行業,怎么迎合年輕人似乎成了重要的命題,但同行業者也不必因此自亂陣腳。
二次元劇《薄櫻鬼》二次元劇《薄櫻鬼》
“現在的創作者特別怕跟不上市場和趣味。”在一手打造了電視劇《偽裝者》和《琅琊榜》的製片人侯鴻亮看來,如果一味為了市場效果而去迎合年輕觀眾的審美,其實有點本末倒置。“我在做《琅琊榜》時其實挑選的並非熱門IP,觀眾的趣味和喜好並不是在播出前就能預判的,而往往是在播出後總結出來的。”他認為,緊跟市場變化、製作年輕化的大趨勢是對的,但具體怎么操作,如何看待和使用大數據,才是從業者真正應該重視和解決的問題。
《甄嬛傳》導演鄭曉龍也深諳一點:真正能夠成為精品的劇作,離不開正確的價值觀、精彩的故事和人物這些老本行。以生活劇題材聞名的編劇王麗萍,也認為不應放大觀眾審美趣味的變化對創作者的影響,“我所知道的專注、堅持的編劇,都會在創作過程中兢兢業業按照編劇的規律,搭框架、理結構,在編劇層面做很紮實的工作。無論電視劇行業有怎樣的變化,包括故事性、人物關係、價值觀和對真善美的追求在內的劇本要素,是無論如何不能省略的。這些年電視劇的發展證明了這個道理,這個方向也不會變。”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