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二條葉甲
- 拉丁學名:Paraluperodes suturalis nigrobilineatus(Motschulsky)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 亞門:六足亞門
- 綱:昆蟲綱 Insecta
- 亞綱:有翅亞綱
- 目:鞘翅目
- 亞目:藻食亞目
- 科:葉甲科
- 分布區域:中國各大豆產區,日本、朝鮮、俄羅斯、西伯利亞東南部等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危害特點,發生規律,防治方法,
形態特徵
成蟲
體長2.7~3.5毫米,寬1.3~1.9毫米。體較小,橢圓形至長卵形,黃褐色。觸角基部兩節色淺,其餘節黑褐色,有時褐色。足黃褐色,脛節基部外側有深褐色斑,並被一黃灰色細毛。鞘翅黃褐色,前翅中央各具1條稍彎的黑縱條紋,但長短個體間有變化。頭額區有粗大刻點。額瘤隆起。觸角5節較粗短,第1節很長,第2節短小。前胸背板長寬近相等,兩側邊向基部收縮,中部兩側有倒“八”字形凹。小盾片三角形,幾乎無刻點。鞘翅兩側近於平行,翅面稍隆凸,刻點細。
卵
球形,長0.4毫米,初為黃白色,後變褐色。
幼蟲
末齡幼蟲體長4~5毫米,乳白色,頭部、臀板黑褐色,胸足3對,褐色。
蛹
裸蛹乳白色,長3~4毫米,腹部末端具向前彎曲的刺鉤。
生活習性
東北、華北、安微、河南一帶每年生3~4代,多以成蟲在雜草及土縫中越冬,浙江越冬成蟲於4月上、中旬開始活動,4月下至5月下旬為害春大豆,6月為害夏大豆,7月中下旬又為害大豆花及秋大豆幼苗。河南於5月中旬為害幼苗,7月上中旬為害豆花。東北4月下至5月上旬始見成蟲,5月中下旬為害剛出土豆苗或甜菜苗;黑龍江為害豆葉,6月進入為害盛期。成蟲活潑善跳,有假死性,白天藏在土縫中,早、晚為害,成蟲把卵產在豆株四周土表,每雌產卵300粒,卵期6~7天,幼蟲孵化後就近在土中為害根瘤,末齡幼蟲在土中化蛹,蛹期約7天,成蟲羽化後取食一段時間,於9~10月入土越冬。
危害特點
二條葉甲危害作物部位:葉片、生長點、嫩莖、花、嫩莢、根瘤。以成蟲危害大豆子葉、生長點、嫩莖,把葉食成淺溝狀圓形小洞,危害真葉成圓形孔洞,嚴重時幼苗被毀,有時還危害花、莢、雌蕊等,致結莢數減少。幼蟲在土中危害根瘤,致根瘤成空殼或腐爛,造成植株矮化,影響產量和品質。
發生規律
連作地、田間幾四周雜草多;地勢低洼、排水不良、土壤潮濕;氮肥使用過多或過遲;栽培過密,株行間通風透光差;施用的農家肥未充分腐熟;上年秋冬溫暖、乾旱、少雨雪,翌年高溫、高濕、多雨,有利於蟲害的發生與發展。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秋收後及時清除豆田雜草和枯枝落葉,集中燒毀或深埋,如能結合秋翻效果更好。
2、藥劑防治:發生期噴施5%來福靈乳油2000倍液、20%滅掃利乳油2000倍液,50%殺螟松乳劑或90%晶體敵巨蟲1000倍液,每畝用藥液7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