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二戰德國國防軍
- 外文名:World War II, the German Wehrmacht
- 國家:德納粹國
- 參與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
國防軍介紹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德意志帝國的軍隊幾乎完全解散。士兵獨自或是結伴返回德國。很多這些士兵後來成為半軍事自願組織自由軍團 (Freikorps) 的成員,在1918至1923年期間參與鎮壓革命與邊境衝突。
但是,新成立的魏瑪共和國始終需要組織軍隊,於是在1919年3月6日頒布法令,建立了臨時國防軍 (Vorläufige Reichswehr) ,包括臨時國家陸軍 (Vorläufige Reichsheer) 與臨時國家海軍 (Vorläufige Reichsmarine) 。陸軍人數有大約四十萬男性。
9月30日,軍隊被重新組織為“過渡性軍隊” (Übergangsheer),直到1921年1月1日政府按照凡爾賽條約的規定建立“國家防衛軍”為止。
國防軍人數最多為十萬人,分為陸軍和海軍:
國家陸軍 (Reichsheer)細分為:
七個步兵師與
三個騎兵師。
政府被禁止創製坦克、重炮與空軍部隊。
國家海軍 (Reichsmarine),但戰船數目被限制。
政府也被禁止創製潛水艇與軍隊部隊。
國防軍從來不支持民主,但始終忠誠於民主的共和政府。基於軍隊的“非政治”態度,魏瑪政府能夠在不受軍方干預下發展民主,但弊端就是難以用軍隊對抗諸如納粹黨一般的極端主義勢力。漢斯·馮·西克特在1920至1926年擔任德國國防軍的領導人,對國防軍發展影響甚大。
德軍從1913年的七十八萬人大幅減至後來的十萬人,但其實令國防軍的實力提高,因為只有精英分子才可以加入軍隊。而且,軍隊規模之小,也促使國防軍研究新式戰爭模式。馮·塞克特與古德里安更提出現代化、迅速、流動性高的防衛戰術,是後來後者發明的閃電戰之先聲。
1933至1934年間,就任德國總理的阿道夫·希特勒秘密開始了國防軍的擴充,並在1935年公開計畫,將國防軍改名為防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