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中國詩選書系·古近體詩卷(1895-1949)》是2023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二十世紀中國詩選書系·古近體詩卷(1895-1949)
- 作者:中華詩詞研究院,楊天石,王賀<編選> 編
- 出版時間:2023年7月
-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 頁數:303 頁
- ISBN:9787501081325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近代以來,中國社會逐步由傳統型向現代型轉變,表現在社會政治、經濟以及文化各個方面傳統性的消解與現代性的生成。作為傳統文學體裁,古近體詩也在發生變化。正如錢仲聯在《中國近代文學大系(1840-1919)》導言中所說:“它在精神實質上已不同於古代詩歌,在藝術形式上亦不完全同於古代而有所拓展。”現代古近體詩發展的主線是創變,以此為標準可以將此段詩歌分為三個階段:首階段自1895年前後至1915年,是古近體詩創變的啟蒙階段,新派詩、新學詩以及詩界革命的概念被提出,舊體詩人開始從探索改良詩體的角度進行創作,並嘗試在舊有格律中融入新的意境,代表詩人為黃遵憲、梁啓超等;第二階段為1915年至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是白話文運動階段,舊體詩創作承受了來自新文學的巨大壓力,創作上表現出對傳統詩體形式的堅守,同時也更為強調詩詞的革命性與戰鬥性,以迎合社會革命的需要,代表詩人為柳亞子等南社詩人;第三階段自1931年至1949年,是提倡民族文藝形式的階段,舊體詩詞創作出現高潮,突出強調文學的革命性,宣揚民族主義,激盪抗戰情緒,同時尋找改造古近體詩創作的途徑,代表詩人為盧前等。
當然,我們必須承認,傳統詩歌創作包括古近體詩創作的走向與趨勢同社會轉型的發生並不完全同步,在創作觀念、體裁形制甚至藝術手法運用等方面仍舊存在傳統的一面。關於它傳統一面的界定,常引發文學進步與否的爭議。事實上,詩詞創作並不能用“進步”或“新舊”來評判,應當從文學本質、藝術水準以及反映人性與生活等方面,做出相對公允的判定。因此,研究現代古近體詩既要注重詩歌藝術的現代質變,也儘量注意到詩歌傳統藝術的內在量變。
圖書目錄
《二十世紀中國詩選書系》前言
詩文隨世運,無日不趨新——1895-1949年間古近體詩歌的走向
凡例
王閹運
齊河道中雪行偶作(二首)
早行
馮煦
姑蘇道中
十日枕上作
江上望匡廬
南征口號(八十五首選一)
夜雨不寐(三首選二)
吳俊卿
滄浪亭
風露香榭為胡匊鄰
過鷺老新居
共此清況
大庾嶺古梅
春夜新詠
方守彝
授書題示
留園舞鶴篇
登觀瀾樓簡趙綸士
有感
喜雨
樊增祥
八月六日過灞橋口占
彩雲曲並序
庚子五月都門紀事八首(選三)
入雁門
效唐人西宮怨
聞都門訊息(五首)
二十四日日本攻旅順毀俄艦三
中立
營州(二首)
黃遵憲
雜感五首(選一)
流求歌
登巴黎鐵塔
衷旅順
哭威海
馬關紀事(五首)
台灣行
度遼將軍歌
贈梁任父同年(選一)
書憤(五首)
感事(選二)
雁
己亥雜詩(選三)
病中紀夢述寄梁任父(選二)
陳寶琛
七月廿五夜山中懷蕢齊
感春四首
感別小帆世丈移藩湖南
珍午和詩感及昔游因疊前韻奉答
穎生自浙寄示煙臺小泊二律即次其韻
滄趣樓雜詩九首(選一)
漳州道中
吉隆車中口號
緬僑嘆
大悲寺秋海棠
次韻遜敏齋主人落花四首(選二)
賦寄廬山
沈曾植
石遺書來卻寄
湖樓公謀奉呈湘綺
國界橋
還家雜詩(選三)
乙卯五月重至西湖口號(二首)
晚望
憶甲午中秋
寒柝
和謝石卿紅葉詩
八大山人畫睡貓
釋敬安
詠白梅
東禪寺與達公夜話
書胡志學守戎牛莊戰事後五絕句並序
林紓
村先生
經袁元素墓下作
入都至故宅
同飲遇險
自徐州看山至浦口
過行宮
車中望頤和園有感
陳三立
書感
人日
十六夜水軒看月(二首)
孟樂大令出示紀憤舊句,和答二首
夜舟泊吳城
崤廬述哀詩五首(選三)
江行雜感五首(選一)
十一月十四夜發南昌月江舟行四首(選一)
短歌寄楊叔玖
哭次申
枕上
車棧旁隙地步月三首(選二)
留別散原別墅雜詩十首(選一)
步郊外山腳
挽陳石遺翁長男公荊
張謇
奉呈常熟尚書四首(選二)
過太平橋
贈陳伯嚴吏部三立
憎烏
題縮景碧玉十三行
一人
屢出
東遊紀行二十六首(選三)
……
嚴復
徐世昌
陳衍
單士厘
康有為
易順鼎
沈汝瑾
沈瑜慶
潘飛聲
袁世凱
梁鼎芬
陳銳
鄭孝胥
俞明震
姚永朴
夏曾佑
齊白石
陳詩
丘逢甲
譚嗣同
曹元忠
黃賓虹
蔣智由
姚永概
曾廣鈞
王允皙
趙熙
曾習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