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台(東路二人台)

二人台(東路二人台)

二人台(東路二人台),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以呼和浩特為界,二人台的風格流派有西路與東路之分。西路二人台最初叫蒙古曲,主要流行於呼和浩特市、包頭市、巴彥淖爾盟、伊克昭盟、榆林地區、忻州地區;東路二人台初名“蹦蹦”或二人台,主要流行於烏蘭察布盟、雁北地區、張家口地區。二人台傳統劇目多以描寫勞動生產、揭露舊社會黑暗、歌唱婚姻愛情等為主要內容,另有部分神話故事和歷史故事。

2006年5月20日,二人台(東路二人台)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為Ⅳ-73。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二人台(東路二人台)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 申報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
  • 遺產編號:Ⅳ-73
  • 批准時間:2006年5月20日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表演類型,演唱特色,代表劇目,分布地區,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自清康熙年間起,清政府放寬了出塞墾荒的禁令,河北、山西、陝西等地的農民湧入張家口一帶墾荒,有的打短工春去冬歸,有的攜家小長期定居;與此同時,一些小商販、小手工業者和民間藝人也流入該地,使壩上形成了一個蒙漢雜居的地區。冬閒時,人們為了自娛,圍坐在一起演唱民歌和民間傳說,此謂“絲弦坐腔”(形式與蒙族“好來寶”相仿)。後來,藝人在“絲弦坐腔”的基礎上,借鑑融會“社火”的表演,把敘事性的民歌加以引伸,改編成情節簡單的故事,以第一人稱進行表演,約於光緒初年形成了以小生、小旦、小丑為主的二人台。藝人組成五六個人的小班,生擎霸王鞭,旦舞彩扇手絹,演出小戲或民間歌舞,當時稱謂唱“蹦蹦兒”。民國初年,打地攤的小班漸多,劇目也豐富起來。張家口南、北市場以及茶坊酒肆多有演出,較早的有丁義祥班和蔚縣劉義家班,壩上鄉間打地攤賣藝者則更多,演出甚為頻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將“蹦蹦兒”正式定名二人台,由打地攤演出搬上舞台演出。1953年,張北縣舉辦了二人台演出班。1957年成立了張家口地區民間歌舞團。尚義、沽源等縣辦起二人台藝校,康保縣也成立了專業民間歌舞團。此間新文藝工作者也參與了對二人台藝術的挖掘整理。這些劇團經常到內蒙古、山西北部以及京,津藝地演出,並多次參加河北省文藝會演,《扁擔忙》曾獲優秀劇目獎,《兩塊六》曾參加天津電台春節文藝晚會,《割紅緞》《打金錢》《打鞦韆》曾拍成電視、電影。“文化大革命”中,東路二人台受到摧殘,專業團體被解散,演職員被迫改行,不少藝術資料被銷毀。撥亂反正後,張家口壩上各縣又都恢復和成立了二人台業餘和專業班社,康保、沽源、尚義、張北等縣,常年演出的職業班社每縣多達十幾個。

文化特徵

表演類型

東路二人台的表演可分為歌舞和小戲兩種類型。歌舞的表演源自“社火”的地平蹺,雖不踩蹺,但仍沿用其顛顫步,穿插過場仍用高蹺的剪子股、編蒜辮以及秧歌的大小8字、大小圓場、二龍出水等套數。所用道具彩扇,手絹、霸王鞭都有一定技巧。這類歌舞節目,人物無姓名,男女角色慣以“兄妹”“夫妻”相稱,所唱腔調多是無故事情節的民間歌曲。小戲類的劇目多從敘事性民間歌曲衍化而來,人物有姓名。有簡單的故事情節,所唱腔調多是板式化了的民歌。有的專曲專用,有的一劇多曲,小戲的表演無程式規範,動作生活化。

演唱特色

二人台的演唱,有其特定的程式,通常是生角在幕後啟唱亮調,上場後唱【爛席片】,或說一段“千嗑”(方言快板),之後再唱【爛席片】,叫門,喚旦角上場。且角上場亦唱【爛席片】,做開門見面動作後,生、旦再對唱【爛席片】,這些總稱開場曲子,【爛席片】是所有小戲通用的唱腔。唱完開場曲子之後,生角與旦角商量唱什麼,諸如唱【打金錢】【珍珠倒捲簾】等。於是戲文正式開始,多系小生、小旦表演,所唱內容不外是唱十二個月,唱五更,或表述古人,或飾演愛情故事等。通常全劇用一曲,但其間有板式變化,諸如由慢板到流水到捏子板,有時也單用流水板反覆演唱。
東路二人台的音樂分唱腔和伴奏曲牌兩部分。唱腔主要是河北、山西、陝西、內蒙古的民歌。受其它劇種音樂的影響,有的民歌已具板式唱腔的雛形,有散板形式的導引句【亮調】,4/4節拍的慢板,2/4節拍的流水板(有快慢之別),1/4節拍的【捏子板】,構成了散慢中快的板式體系。唱詞多用比興,極富誇張,襯詞疊字使用頻繁。唱念用張家口及壩上方言略加韻化,平聲不分陰陽,有少數入聲字。其演唱風格和特色,一是“平打平唱”,即按民歌旋律來演唱。一是加以變化,由原來的以真聲為主,發展為真假聲結會的唱法,採用“高打低”(即將旋律降低8度)、“低打高”(即翻高8度)、“滿”(滿打滿唱)、“花”(增加襯詞疊字,繁化旋律)、“閃”(閃板躲字,也稱“叼字”)、“掐”(簡化旋律)、“口”(口語化,有時夾念夾唱)等演唱技法,並將倚音、滑音加大演唱力度,有的占有一定時值,再加上句間過門的大小“底錘”的特殊伴奏音型(“底錘”也稱“公過門”),即根據唱腔落音,演奏固定節奏型的樂句,北派以“舌”為主的梆笛演演奏風格,使東路二人台的演唱具有了區別於民歌和其他劇種的藝術個性。

代表劇目

東路二人台的傳統劇目有《回關南》《割紅緞》《打鞦韆》《打金錢》《拉駱駝》《探妹妹》《三女拜壽》《串河灣》《撒蕎麥》《賣碗》等六十餘出。內容多是表演青年男女質樸純真的愛情和舊社會勞動人民的苦難生活。

分布地區

東路二人台流行於河北省張家口地區以及山西雁北地區、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即原察哈爾省轄區)。為與流行於內蒙呼和浩特以西的二人台加以區別,故稱東路二人台。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東路二人台融民俗、民風為一體,承載著地方厚重的文化底蘊,呈現出鮮明的個性色彩,具有獨特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傳承狀況

二人台流行地多在黃河中游兩岸及長城內外的農區,因地域偏僻,交通不便,給挖掘、整理、保護工作帶來許多困難。近年來隨著老藝人的離世,許多曲目、劇目瀕臨失傳,急需搶救、保護。

傳承人物

武利平,男,1960年生,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二人台。
霍伴柱,男,1956年生,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二人台。
馮來鎖,男,1965年生,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二人台。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呼和浩特民族演藝集團二人台藝術研究劇院有限公司獲得“二人台(東路二人台)”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該項目保護單位烏蘭察布市藝術劇院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20年7月,由烏蘭察布市民族藝術劇院和集寧區烏蘭牧騎申報的新編東路二人台歷史劇《玉壺春瓶》入選內蒙古舞台藝術精品工程。
2022年7月18日,東路二人台《戰地黃花》在集寧區察哈爾古街上演。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