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〇年葫蘆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10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最後一年。全市人民在葫蘆島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老工業基地振興和遼寧沿海經濟帶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雙重機遇,以“穩增長、促消費、調結構”為中心,銳意進取,攻堅克難,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一年來,全市經濟保持了又好又快發展,產業結構不斷最佳化,城鄉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各項事業不斷進步,實現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二〇一〇年葫蘆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一、綜合
國民經濟保持較快增長,產業結構不斷最佳化。初步核算,全年地區生產總值(GDP)實現531.4億元,比上年增長15.5%(按可比價格計算,下同)。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6.1億元,增長9.0%;第二產業增加值243.5億元,增長17.9%;第三產業增加值221.8億元,增長14.7%。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12.4:45.9:41.7。三次產業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0%、8.2%和6.3%。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8850元。
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CPI)和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高位運行,結構性物價上漲突出。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累計比上年上升2.7%,其中:食品類、菸酒及用品類、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類、交通和通訊類、居住類價格指數累計比分別上漲5.5%、1.7%、0.8%、2.1%、0.9%和5.6%;衣著類、娛樂教育文化用品服務類價格指數累計比分別下降3.0%和0.1%。全年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累計比增長12.4%,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累計比增長9.9%。物價上漲壓力增大,給居民生活和社會生產經營帶來一定影響。
勞動就業形勢穩定,就業結構不斷最佳化。全年單位從業人員期末人數達23.4萬人,其中:第一產業從業人員0.5萬人,占全部單位從業人員期末人數比重為2.3%;第二產業從業人員11.9萬人,占全部單位從業人員期末人數比重為50.8%;第三產業從業人員11.0萬人,占全部單位從業人員期末人數比重為46.9%;全年在崗職工期末人數達21.8萬人。就業與再就業工作穩步推進,全市實現城鎮實名制就業5.6萬人;開展普惠制培訓3.7萬人,其中培訓城鎮勞動力2.0萬人;培訓進城務工農民1.9萬人;扶持創業帶頭人820人,帶動就業0.6萬人;實現實名制有組織勞務輸出7.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1%。
二、農業
農村經濟穩步發展。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137.6億元,比上年增長17.5%;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完成66.1億元,增長9.0%。
糧食生產喜獲豐收,為建市以來第二個豐收年。全年種植業總產值完成47.4億元,比上年增長28.1%;種植業增加值完成25.8億元,增長31.0%。糧食作物種植面積18.8萬公頃,增長5.4%;糧食總產量109.5萬噸,增長51.8%;糧食作物單產775斤/畝,增長44.1%。在分品種的糧食作物產品產量中:水稻產量5.5萬噸,增長0.9%;玉米產量89.9萬噸,增長68.3%;高粱產量1.6萬噸,增長10.5%;花生產量5.0萬噸,增長9.0%。蔬菜總產量195.0萬噸,下降4.6%。水果總產量92.0萬噸,增長18.4%,其中:蘋果產量48.3萬噸,增長16.4%;梨產量33.8萬噸,增長27.1%。
林業生產平穩運行。全年林業總產值完成1.7億元,比上年下降14.8%;林業增加值完成0.9億元,下降13.8%。在人工造林、飛播造林、封山育林方面,全市全年完成造林作業45.5萬畝,其中人工造林35.2萬畝;封山育林5.2萬畝;飛播造林5.1萬畝。全市有林地面積30.1萬公頃,其中林分面積23.1萬公頃,活立木總蓄積743.4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到30.4%。
牧業生產穩步發展。全年牧業總產值完成58.4億元,比上年增長17.3%;牧業增加值完成26.4億元,增長12.8%。肉蛋奶總產量實現66.3萬噸,比上年增長16.5%,其中:肉類總產量37.2萬噸,增長21.0%;禽蛋總產量24.7萬噸,增長11.8%;奶總產量4.5萬噸,增長8.4%。
漁業生產平穩發展。全年漁業總產值完成26.5億元,比上年增長9.0%;漁業增加值完成16.8億元,增長5.1%。水產品產量達40.9萬噸,比上年下降18.8%。其中:海水養殖面積3.4萬公頃,下降1.0%,產品產量26.0萬噸,下降15.9%;淡水養殖面積0.5萬公頃,增長0.9%,產品產量3.0萬噸,下降6.3%。從漁業產品種類上看,海洋捕撈魚類6.6萬噸,貝類1.5萬噸;海水養殖魚類2.3萬噸,貝類23.4萬噸;淡水養殖魚類2.6萬噸。
農業生產條件不斷改善。全年農業機械總動力達140.4萬千瓦,比上年增長10.3%,其中:柴油機118.9萬千瓦,增長7.7%;電動機20.0萬千瓦,增長21.2%;汽油機1.5萬千瓦,增長3.8%。在農機總動力中:耕作機械動力37.1萬千瓦,農用排灌機械動力20.0萬千瓦,收穫機械動力0.9萬千瓦,農副產品初加工作業機械動力7.0萬千瓦,運輸機械動力60.4萬千瓦,畜牧養殖機械動力1.0萬千瓦,農田基本建設機械動力2.1萬千瓦。全年機耕地面積17.1萬公頃,比上年下降1.2%;機播面積16.5萬公頃,增長2.5%。
三、工業
工業經濟啟穩回升,工業生產增長加快。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以下工業數據均為此口徑)增加值完成219.3億元,增長18.4%。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實現863.6億元,比上年增長27.1%。按輕重工業分,輕工業總產值51.9億元,增長35.9%;重工業總產值811.7億元,增長26.6%。按經濟類型分,國有企業總產值77.5億元,增長5.0%;集體企業總產值32.3億元,增長63.8%;股份合作企業總產值4.5億元,增長111.9%;股份制企業總產值645.7億元,增長30.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總產值33.1億元,增長4.7%;其他經濟類型企業總產值70.4億元,增長23.6%。國有控股企業總產值500.7億元,增長27.6%。大中型企業總產值552.0億元,增長23.8%。全年工業出口交貨值42.3億元,增長30.6%。工業新產品產值167.0億元,增長51.9%。
四大支柱產業仍然是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全年四大支柱產業完成工業總產值700.2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的81.1%),比上年增長27.7%。其中:石油化工產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89.8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的33.6%),增長37.8%;船舶機械產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78.7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的20.7%),增長19.8%;有色金屬產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71.0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的19.8%),增長18.3%;能源電力產業完成工業總產值60.7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的7.0%),增長37.1%。全年四大支柱產業完成出口交貨值34.7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的82.0%),增長23.9%。
重點行業平穩運行。全年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24.7億元,比上年增長36.2%;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23.5億元,增長15.2%;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08.6億元,增長13.6%;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72.9億元,增長14.0%;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完成工業總產值55.0億元,增長38.3%;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完成工業總產值53.2億元,增長57.5%;農副食品加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8.9億元,增長34.7%;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2.3億元,增長37.9%;專用設備製造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0.3億元,增長30.0%。
工業產品產量快速增長,多數已恢復到正常年份生產水平。全年重點考核的工業產品產量中,除硫酸產量降低外,其餘產品產量全部增長,其中:發電量完成170.0億千瓦時,聚氯乙烯樹脂完成4.2萬噸,燒鹼完成27.1萬噸,民用鋼質船舶完成151.7萬總噸,水泥完成263.4萬噸,原油加工量完成483.4萬噸,成品鋼材完成33.5萬噸,鋅產量完成38.4萬噸,原煤產量完成274.8萬噸,合成氨完成33.8萬噸,化肥(折純)完成26.7萬噸,分別比上年增長49.4%、47.8%、46.6%、33.1%、28.0%、15.2%、9.4%、8.8%、4.8%、3.6%和0.2%;硫酸(折100%)完成55.5萬噸,比上年下降9.0%。
工業企業效益大幅提高,虧損企業大幅減少。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67個,虧損企業為157個,虧損面達27.7%。全年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實現840.1億元,比上年增長30.3%,其中:管理費用支出40.3億元,增長20.3%;財務費用支出14.9億元,增長30.5%。實現利稅總額72.6億元,增長69.5%。盈虧相抵利潤總額為9.0億元,扭虧增盈19.4億元。虧損企業虧損額達18.0億元,虧損額比上年減少2億元。企業資產負債率達78.1%,比上年減少1.4個百分點。產品銷售率為98.5%,比上年下降0.1%。
重點工業建設項目進展順利。綏中發電有限公司二期工程、南票煤電有限公司二期工程、遼寧東寶集團船舶製造有限公司船廠工程、葫蘆島天星科技公司錳系列生產加工項目工程、葫蘆島中葫礦業有限公司廣場建設及井巷改造工程、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修船設施工程、遼寧百通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藥品製造工程等建設項目工程進展順利。
四、固定資產投資和建築業
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城鄉投資同步增長。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00億元,比上年增長57.7%,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68.8億元,增長58.0%;農村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31.2億元,增長57.0%。在城鎮固定資產投資中建設項目投資完成307.8億元,增長60.0%;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61億元,增長50.0%。
投資資金以自籌為主,投資效果繼續改善。從項目投資資金來源情況來看,全年建設投資資金共到位450.4億元,比上年增長56.2%。其中:國家預算內資金到位10.4億元,占全部到位資金的2.3%,下降22.0%;國內貸款資金到位53.2億元,占全部到位資金的11.8%,增長19.1%;自籌資金到位290.4億元,占全部到位資金的64.5%,為建設投資資金主體,增長53.1%;其他資金到位77.8億元,增長139.0%,占全部到位資金的17.3%。從固定資產投資效果來看,全年固定資產項目建成投產率為49.2%,比上年提高6.1個百分點;房屋建築面積竣工率達17.4%,下降25.7%。
房地產開發投資繼續擴大,商品房銷售漸趨平穩。全年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53.0億元,比上年增長31.0%,房地產完成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達10.6%。全年房屋施工面積534.9萬平方米,增長34.5%,其中:住宅施工面積451.8萬平方米,增長29.7%;商業營業用房施工面積50.4萬平方米,增長45.7%。房屋竣工面積98.4萬平方米,下降30.7%,其中:住宅竣工面積88.8萬平方米,下降25.8%;商業營業用房竣工面積6.5萬平方米,下降57.3%。商品房銷售面積282.8萬平方米,下降1.5%,其中:住宅銷售面積250.7萬平方米,增長5.4%;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面積21.1萬平方米,下降45.1%。商品房銷售額99.5億元,增長25.2%,其中:住宅銷售額84.0億元,增長36.5%;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額10.7億元,下降26.3%。商品房待售面積15.2萬平方米,下降44.3%,其中:住宅待售面積4.4萬平方米,下降55.3%;商業營業用房待售面積8.8萬平方米,下降3%。
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穩步推進,大項目建設力度加大。全年施工項目達744個,比上年增長60.7%,其中:投資額在500萬元以上的項目達615個,增長41.1%;建成投產的項目達366個,增長21.6%;投資額在億元以上的項目達77個,當年完成投資128.2億元。全年完成投資超億元的項目40個。葫蘆島港二期工程及各開發區基礎建設都緊張有序推進。
建築業快速發展。全年建築業企業(資質等級以上)161個,比上年增加36個。建築業增加值實現37.6億元,增長30.3%。建築業總產值完成162.9億元,增長86.3%,其中:建築工程產值完成136.9億元,增長94.7%;安裝工程產值完成14.1億元,增長72.0%;其他產值完成12億元,增長33.3%。全年房屋建築施工面積完成794.2萬平方米,增長42.3%;房屋建築竣工面積402.2萬平方米,增長56.6%。建築業企業期末從業人員達6.8萬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1.1萬人。建築業全員勞動生產率達16.4萬元/人,增長33.3%。
五、交通運輸和郵政電信業
交通運輸和郵政電信業快速發展。全年交通運輸、郵政和電信業增加值實現59.6億元,比上年增長24.2%。
交通業穩步發展,交通出行更加便利。全市公路總里程達6530公里,其中:國道380.3公里,省道556.5公里,縣道767.9公里,鄉道2586.6公里,村道2217.2公里。公路密度62.9公里/百平方公里。黑色路面總里程達4474公里,橋樑總數達到73428.5米/2442座,其中大橋28375米/147座。1066個行政村全部實現村村通油路。全市擁有地方鐵路、專用鐵路和鐵路專用線路16條,總長212公里。
運輸能力不斷增強,客貨運量逐年提高。全年道路運輸客運量5404萬人,比上年增長1.0%,道路旅客周轉量193730萬人公里,增長20.0%,道路運輸貨運量7856萬噸,增長6.1%,道路貨物周轉量1383675萬噸公里,增長25.0%;水運運輸客運量30萬人,下降44.4%,水運旅客周轉量719萬人公里,增長2.4%,水運運輸貨運量218萬噸,增長14.7%,水運貨物周轉量294046萬噸公里,增長2.9%;港口吞吐量完成2129.2萬噸,增長150.0%。全市客運線路397條,客運車輛1168台,計程車4163台;貨車擁有量25000台,總噸位193000噸。
郵政電信業繼續發展。全年郵政業務總量實現2億元;電信業務總量實現47.8億元,比上年增長19.7%。全年完成特快專遞58.8萬件,函件129.9萬件,包裹6.3萬件,定銷報紙累計份數2535.8萬份,定銷雜誌累計份數92.9萬份。
六、國內外貿易業
貿易業保持較快增長,促消費擴內需政策效應顯現。全年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實現49.8億元,比上年增長16.1%。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實現13.1億元,增長7.8%。
商品市場交易活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不斷擴大。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233.2億元,比上年增長18.6%。按銷售地區劃分,城鎮零售額完成176.0億元,增長18.1%;鄉村零售額完成57.2億元,增長20.2%。按行業劃分,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完成213.4億元,增長18.0%,其中: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完成39.4億元,增長42.6%,限額以下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完成174.0億元,增長13.5%。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完成19.8億元,增長25.8%,其中:限額以上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完成3.8億元,增長21.8%;限額以下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完成16.0億元,增長26.7%。全市限額以上批發零售商業和餐飲企業共有133家。年成交額在億元以上的市場4個。
消費結構繼續升級,熱點商品持續旺銷。全年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企業完成汽車類零售額10.6億元,比上年增長37.4%;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額6.2億元,增長18.2%;石油及製品類零售額3.8億元,增長215.4%;食品、飲料、菸酒類零售額3.0億元,增長31.1%;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3.0億元,增長30.0%;金銀珠寶類零售額0.7億元,增長27.7%;化妝品類零售額0.6億元,增長63.3%;文化辦公用品類零售額0.3億元,增長9.7%。
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大幅增長,進出口全面恢復。全年外商直接投資22284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99.2%。進出口總額實現13.4億美元,增長32.7%,其中:出口總額實現6.5億美元,增長34.5%;進口總額實現6.9億美元,增長30.9%。
七、財政、金融和保險業
財稅收入快速增長,財政支出逐年遞增。全年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55.9億元,比上年增長27.4%,其中:稅收收入完成38.9億元,增長23.4%;非稅收入完成17.0億元,增長37.4%。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08.8億元,比上年增長17.5%,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3.5億元,增長25.4%;教育支出14.2億元,增長17.8%;農林水事務支出16.0億元,增長86.2%;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1.8億元,增長1.8%;醫療衛生支出6.5億元,下降15.0%;環境保護支出2.0億元,增長27.1%。全地區稅收收入完成102.9億元,比上年增長22.6%,其中:國稅部門徵收70.5億元,增長18.4%;地稅部門徵收32.4億元,增長32.9%。
金融和保險業平穩發展。全年金融保險業增加值實現16.5億元,比上年增長7.4%。
金融機構存款規模進一步擴大,貸款規模年末有所收縮。年末全部金融機構存款餘額820.1億元,比年初增長19.0%,其中:企事業單位儲蓄存款餘額165.8億元,比年初增長4.7%;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526.9億元,比年初增長14.0%。年末全部金融機構貸款餘額505.7億元,比年初增長11.9%,其中:短期貸款273.2億元,比年初增長2.6%;中長期貸款198.2億元,比年初增長40.0%。
保險事業保持平穩發展,保險市場不斷拓寬。全年保險費收入20.5億元,比上年增長18.8%,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6.9億元,增長40.2%;人壽險保費收入13.7億元,增長10.3%。處理賠(給)付各類保險金5.9億元,增長11.3%,其中:財產險賠付額3.3億元,增長17.9%;人壽險賠(給)付額2.6億元,增長2.3%。承保件數達66.5萬件,增長38.3%,其中:財產險承保件數達27.0萬件,增長11.6%;人壽險承保件數達39.5萬件,增長65.3%。全市保險市場主體達到23家,其中:財產保險公司13家,人壽保險公司10家。
八、旅遊、科技、教育、文化、衛生和體育業
旅遊收入快速增長,旅遊市場繁榮發展。全年旅遊總收入實現92.2億元,比上年增長22.1%。接待國內旅遊者1320萬人次,增長20.0%,國內旅遊收入90.2億元,增長20.0%;接待入境旅遊者5.5萬人次,增長20.0%,旅遊創匯3155.9萬美元,增長20%。全市現有AAAA級旅遊區5處,AAA級旅遊區4處,AA級旅遊區4處。旅行社58個,其中國際社3個。星級賓館21個,其中:四星級2個、三星級18個、二星級1個。以興城古城、九門口長城為主的觀光游,以興城海濱、龍灣海濱、覺華島為主的海濱休閒遊,以龍潭大峽谷、靈山森林公園、大小虹螺山、白狼山為主的生態游,以塔山阻擊戰紀念館為主的紅色旅遊等多種旅遊產品共同繁榮發展。
科技投入與產出同步提升。全年實施國家級、省級科技項目43個,申請發明專利92件,獲得省科技進步獎3項。年內共評出市政府科學技術獎52項,其中:科學技術功勳獎3項,科學技術進步獎49項;18個項目獲得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23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全年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實現150億元,比上年增長71.0%;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實現45億元,增長176.1%。
教育事業不斷發展,辦學水平逐年提高。全市共有各類學校810所,在校學生35.2萬人。其中:普通高校3所,在校生2.4萬人;普通中專1所,在校生0.3萬人;職業高中14所,在校生1.1萬人;技工學校8所,在校生0.5萬人;普通中學138所,在校生13.7萬人;國小643所,在校生17.2萬人;特殊教育學校3所,在校生253人;幼稚園346所,在園生4.6萬人。全年高考升學率達到86.7%。全市九年一貫制學校達到71所,建設面積34.7萬平方米。繼續執行免除義務教育學生學雜費及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教科書政策,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全面實現,義務教育各類扶困助學體系基本完善。
文化、廣播、影視業健康發展。全市現有各類藝術表演團體3個,藝術表演場所2個,文化館6個,基層文化站119個,博物館1個,圖書館7個。基層文化站點不斷拓展,全市共有鄉鎮綜合文化站26個,1067個農家書屋。舉辦葫蘆島市首屆讀書節和市民文化大講堂活動,提升百姓文化品位,推進文化共享。省級“非遺”項目“遼西太平鼓”在上海世博會上精彩展演,神話歌舞劇《虹螺女》在省第八屆藝術節上獲省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獎最高獎——優秀演出獎。全市現有文物保護單位125處,其中世界文化遺產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1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34處。開展農村電影“2131”工程,電影放映覆蓋全市各鄉村。全年廣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達98.63%。全市現有《中國果樹》等正式期刊四種,《葫蘆島日報》等正式報紙三種,葫蘆島日報、晚報發行量達到2.3萬份和2.5萬份,分別比上年增長4.2%和9.6%。
城鄉衛生服務網路日趨完善,體育事業繼續穩步推進。衛生方面,全市有衛生機構272個,其中:醫院53個,衛生院104個。衛生機構擁有床位1.3萬張,其中:醫院床位0.6萬張,衛生院床位0.3萬張。衛生機構人員1.5萬人,其中:醫生0.4萬人。市縣鄉三級醫療衛生機構條件較大改善,國有、民營醫療機構競相發展,城鄉醫療服務網路基本形成,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街道與人口覆蓋率均達95%以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為93%,籌資標準人均達150元。完成疾病預防控制和醫療救治體系建設項目12個,做好重點疾病控制工作,提高重大疾病防控能力。體育方面,全市開展“全民健身月”活動,完善市縣鄉村四級體育健身場地設施網,已投放全民健身路徑232條。積極組隊參加省第十屆運動會(老年組)和第十一屆運動會。承辦了2010年全國圍棋甲級聯賽東北賽區首場遼寧菊花島圍棋隊與西安曲江圍棋隊的比賽,舉辦了市第三屆風箏文化節等各級各類競技性和群體性體育賽事。
九、城市建設、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
完善城市整體功能,建設生態宜居濱城。確定“百平方公里、百萬人口”大城市發展目標,連山、龍港、興城“三位一體”大城區格局初步形成。加快市政設施建設,年內完成了城區海濱北路建設及綠化,五里河橋兩側綠化亮化,化工橋改造,文興路建設及排水改造等項道路建設和綠化工程,城市主幹道路況和通行能力有了明顯改善。啟動城區供水、供熱、污水管網和10萬噸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等項工程,完成龍灣大街中段路燈改造,配建海濱北路路燈,新老城區9條街巷路新裝了路燈,公共設施服務城市能力增強。城市整體功能日趨完善,全年城區植樹44.9萬株;綠地面積達2806.5公頃,公共綠地面積為595.5公頃,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為12.3平方米,城區綠化覆蓋率達42.6%;全市供水主管線達678.4公里,城區供水綜合生產能力33.5萬立方米/日,年供水總量為0.4億噸;城區液化石油氣供氣總量980噸;全市全社會用電量達80.3億千瓦時;城區在運行供熱企業26家,供熱總面積1716.7萬平方米;城市公交營運車輛227台,營運線路18條。
加大污染物減排力度,環境保護繼續加強。全年減排化學需氧量3736噸,減排二氧化硫19146噸。加強建設項目環評審批,有效控制新增污染源,年內市本級審批建設項目111個,其中環保投資5.4億元,占總投資的6.8%。紮實開展水源保護,全市建立了8座污水處理廠和1個污水收集管網系統,組織重點污染源企業安裝線上自動監控設施,對流經市區的連山河、五里河、茨山河進行了大規模綜合整治,三條河的水質由劣Ⅴ類變成了Ⅴ類,平山水源達標率100%,宮山咀水庫水質達到地表水Ⅱ類標準,近岸海域水質達標率均為100%。開展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解決城區茶浴爐燃煤污染問題,加強機動車尾氣檢測治理工作,環境空氣品質良好,全年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為353天,達標率達96.7%。加強自然生態保護區的管理,已建立9個自然生態保護區。
安全生產工作不斷加強。全年億元地區生產總值(GDP)安全生產事故死亡率為0.34,工礦商貿企業從業人員10萬人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為5.45。
十、人口、居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人口增長趨於穩定。從戶籍人口來看,年末全市人口總戶數97.1萬戶,總人口281.8萬人,比上年下降1.8‰。其中:非農業人口為89.1萬人,占總人口的31.6%;農業人口192.6萬人,占總人口的68.4%。其中:男性144.4萬人,占總人口的51.2%;女性137.4萬人,占總人口的48.8%;性別比為1.05:1。全年人口出生率為12.2‰,人口死亡率為16.1‰。
城鄉居民收入提高,居住條件不斷改善。全年在崗職工平均工資26745元,比上年增長11.7%。城鄉居民人均儲蓄餘額18698元,增長13.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71元,增長13.5%;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0969元,增長9.1%;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為34.4%。農民人均純收入6597元,增長17.9%;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性支出3906元,增長0.8%;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為38.5%。城鄉居民住房條件繼續改善,年末城鎮居民人均住房總建築面積達27.6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積達26.4平方米。
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社保水平不斷提高。全市社會保險總參保已達161.6萬人次,其中:基本養老保險參保43.8萬人,失業保險參保25.4萬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47.4萬人,工傷保險參保26.5萬人,生育保險參保18.5萬人。從地稅部門社保費征繳情況來看:全年社保費總征繳達21.5億元,比上年增長17.0%,其中:基本養老保險費征繳15.7億元,增長17.6%;失業保險費征繳1億元,增長13.9%;醫療保險費征繳3.8億元,增長16.4%;工傷保險費征繳0.5億元,增長10.3%;生育保險費征繳0.1億元,增長19.9%。城市低保保障對象7.11萬人,比上年下降0.6%;農村低保保障對象10.15萬人,增長1.3%。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