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乾木(約前475-前396)姓李,名克,封於段,為乾木大夫,故稱段乾木。春秋末戰國初晉籍魏人,河北邱縣人。戰國時,魏國名賢段乾木,富有德義這行,在魏及鄰國國民中享有很高的聲譽,因此而受到魏文侯的敬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乾木富義
- 屬性:成語
- 典源:《淮南子·修務訓》
- 謂喻:喻詠賢人
基本信息,詳細釋義,示例,典故,辨析,
基本信息
成語:乾木富義
釋義:段乾木(約前475-前396)姓李,名克,封於段,為乾木大夫,故稱段乾木。河北邱縣人。戰國時,魏國名賢段乾木,富有德義這行,在魏及鄰國國民中享有很高的聲譽,因此而受到魏文侯的敬重。文侯與其僕人的對話,也說明魏文侯禮賢下士,是一位有遠見卓識的君主。
典源:《淮南子·修務訓》:“段乾木辭祿而處家,魏文侯過其閭而軾之。其仆曰:‘君何為軾?’文侯曰:‘段乾木在,是以軾。’其仆曰:‘段乾木布衣之士,君軾其閭,不已甚乎?’文侯曰:‘段乾木不趨勢利,懷君子之道,隱處窮巷,聲施千里,寡人敢勿軾乎?段乾木光於德,寡人光於勢;段乾木富於義,寡人富於財。勢不若德尊,財不若義高。乾木雖已易寡人不為,吾日悠悠慚於影,子何以輕之哉?”
謂喻:“乾木富義”,喻詠賢人。
謂喻:“乾木富義”,喻詠賢人。
示例:唐·李瀚《蒙求》:“乾木富義,於陵辭聘。”
詳細釋義
段乾木(約前475-前396)複姓段乾,名木,春秋末戰國初晉籍魏人,故里今邱縣郝段寨(現“段乾木故里”碑尚存)。其數名好友先後為將,唯段乾木清高隱居。魏文侯弟魏成子,極力推薦段乾木,魏文侯月夜登門拜請段乾木。他尊從“不為臣不見諸侯”的古訓,越牆逃避。文侯求賢若渴,每過段乾木家門,扶軾致敬,以示其誠,終於感動了段乾木,得以相見。期間,車夫問其故,文侯曰:“我富於勢,乾木富於義”。成語“乾木富義”即源於此。周安王六年(前401),秦國欲伐魏國,出兵至陽狐。有人勸秦王說:“魏君禮賢下士,有段乾木輔佐朝政,國人上下團結一致,萬萬不可輕舉妄動”。秦王遂停止對魏國用兵。魏文侯在位50年,首霸中原,開創歷史上最輝煌的時代,這與段乾木雄才大略輔政安邦密不可分。
示例
唐·李瀚《蒙求》:“乾木富義,於陵辭聘。”
典故
戰國時晉人段乾木居魏,不仕。魏文侯過其門,扶軾表示敬意。駕車的認為乾木不過一布衣,這樣做太過分。文侯說:乾木不為勢利所移,懷君子之德,隱居窮巷而揚名千里。再說,他光於德,我不過有勢;他富於義,我只有財。我常自慚形穢,你怎能輕看他呢?善用人者為之下,文侯厲害!魏文侯的車夫對他的舉動頗為不解,問:“段乾木不過一介草民,您過他的草房表示敬意,不是太過分嗎?” 魏文侯答道:“段乾木是一位賢者,他在權勢面前不改變自己的節操,有君子之道。他雖隱居於貧窮的里巷,而名聲卻遠揚千里,我經過他的住所,怎能不表示出對其的敬意呢?他因有德行而取得榮譽,我因占領土地而取得榮譽;他有仁義,我有財物。土地不如德行,財物不如仁義。這個人正是我應該學習、尊敬的呀!”
辨析
“乾木富義”,喻詠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