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巫寺

乾巫寺

乾巫寺原名觀音寺,,初建於唐代,後移今所,改名乾巫。明太常寺卿劉沂春寓此,匾日“天表雲林”。民國丙戌(1946),住持金福募緣重修,僧今了撰記,嵌之壁間。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市玉田鎮玉田村西端觀音山上,初建於唐代,後移今所,改名乾巫。明太常寺卿劉沂春寓此,匾日“天表雲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乾巫寺
  • 外文名:Dry wu temple
  • 原名觀音寺
  • 地理位置:福州市長樂市玉田鎮玉田觀音山
  • 初建時間:唐代
行政區劃,歷史文化,

行政區劃

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市玉田鎮玉田村西端觀音山上,初建於唐代,後移今所,改名乾巫。明太常寺卿劉沂春寓此,匾日“天表雲林”。

歷史文化

李永選《宿乾巫寺》詩云“古澹平生慕,樂遊方外區。與僧清夜話,禪榻從跏趺。微風間涼雨,煙景夕模糊。翠合流雲散,寒生落日初。虛堂響人語,庭樹走飢鼯。萬壑千山瞑,乾坤正氣無。心持半偈在,明與佛燈俱。欲待鯨音起,高枕寄須臾。”
林亦岐《乾巫寺》詩云:“遠上乾巫寺,涼飈落葉秋。扶筇穿古徑,攝履入荒邱。色相高僧悟,林泉騷客游。禪關原淨土,澗水自清流。”
張善貴《游乾巫寺》詩云:“城南卅里乾巫寺,門掩青苔靜不嘩。山上去封方丈室,嶺頭塵隔梵王家。蕉溪人去猶遺蹟,鄭圃詩傳不見花。一自春松成佛後,更教過客斗尖叉”。
據記載,清康熙年間,高僧示銘雲遊叢林,至玉田觀音山觀音寺,慕此形勝名剎,乃參禪佳境,遂棲止斯寺,募緣拓建,且以觀音山又稱太巫山取意,取名為乾巫寺。
乾巫寺歷史悠久,高僧輩出,萃拔叢林,至近代更因供奉有原住持春松祖師漆金“佛蛻”而名震海內外,四方頂禮膜拜者繼踵不絕,香火極其旺盛。
《六里志》載:“春松,號昌開,平潭張氏子,年十九為玉田乾巫寺僧,能技擊,善內功,以此為眾所敬畏。一日,忽閉關鎮坐於神龕內,參禪入定。初則數日忘餐,繼則數月絕粒,終至十二年煙火不出。嗣弟子啟龕視之,面西跏趺,神光奕奕,儼然生也,熟視之,已屍解矣。不知其何時圓寂,證成金剛不壞之體。蛻原留寺,四方頂禮者不絕如縷。日寇陷境,山寺幾絕人煙。其蛻遂亡。……春松乃夏荷徒孫也。僧今了有詩云:‘祖道高深禪更妙,師誠菩薩再來人。”
玉田村人盛傳:民國七年(1918),春松長老得道成佛蛻,仰首西天,而鬚髮指甲仍生長;其姑母嫁東渡,每年都來寺為之修須甲。後人為佛蛻遍裹金膜,作秤量,整具僅重17.5市斤,供奉於大殿右邊。民國三十年(1941),被敗類和尚金亮,勾結同寺齋公鄭元祥盜走,迄今下落不明。如此稀世國寶,竟遭滅失,誠殊千古遺恨!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