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寧烏頭

乾寧烏頭

乾寧烏頭(學名Aconitum chienningense)為雙子葉植物綱毛茛科烏頭屬下的一個種。為中國特有物種,分布於中國四川西藏,生於海拔3600-3900米間山地高山櫟灌叢中或溝邊林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乾寧烏頭
  • 拉丁學名:Aconitum chienningense W. T. Wang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薔薇目
  • :毛茛科
  • :烏頭屬
  • :乾寧烏頭
  • 分布區域:中國四川,西藏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栽培技術,選地整地,繁殖方法,田間管理,病害防治,採收加工,

形態特徵

塊根狹倒圓錐形,長約5厘米。莖高1-1.8米,紫紅色,有反曲的短柔毛,等距地生葉,分枝。莖中部葉有稍長柄;葉片圓五角形,長約8厘米,寬約9厘米,三全裂,中全裂片菱形,頂端漸尖,羽狀深裂,末回裂片狹披針形或披針狀線形,側全裂片斜扇形,不等二裂近基部,表面有稀疏的短曲毛,背面只沿脈有短毛;葉柄長3-5厘米。
乾寧烏頭乾寧烏頭
總狀花序狹長,生莖或枝端;軸和花梗密被反曲並緊貼的短柔毛;下部苞片葉狀;花梗長1.2-2.5厘米;小苞片生花梗中部或中部之上,鑽形,長4-10毫米,有時葉狀;萼片藍紫色,外面有少數短柔毛或近無毛,上萼片高盔形,高1.6-2厘米,下緣稍凹,長1.4-1.8厘米,喙短,側萼片圓倒卵形,長1.3-1.6厘米,下萼片長圓形;花瓣長約1.8厘米,爪和唇有疏柔毛,片長約9毫米,唇長5毫米,末端微凹,距長2毫米,向後彎曲;雄蕊無毛;心皮3,無毛。8月開花。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3600-3900米間山地高山櫟灌叢中或溝邊林中。

分布範圍

產自中國四川西部(乾寧、道孚)及西藏自治區。

栽培技術

喜溫暖濕潤氣候。適應性很強,海拔2000米左右均可栽培,不退化。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上栽培。陽光充足的高平地種植,前茬作物水稻、玉米、蔬菜、小麥為好。忌連作,否則品種退化,選向陽較脊薄的沙壤土育種為好,塊根健壯,支根細,作種栽。植株生長良好,少病害,產量高,質量好。

選地整地

烏頭喜溫暖濕潤氣候,選擇陽光充足、表上疏鬆排水良好、中等肥力土壤為佳,適應性強,忌連作。前茬作物以水稻、玉米、蔬菜、小麥或黃連地作物收穫後,進行翻曬,充分風化,使土壤細碎,作畦,寬100~130厘米,高16厘米,溝寬26厘米,在畦上施腐熟廄肥,堆肥,每公頃15000千克以上,翻入土中,充分混勻,整平畦面呈弓背形。

繁殖方法

烏頭繁殖方法多半是無性繁殖,分立即下種,貯藏備種。培育優質高產品種,必須選擇在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區培育、繁殖材料。
立即下種
適時下種很重要,7月下旬至8月初將土地備好,收烏藥時,適合作種栽的附子立即按行距50厘米,株距26厘米,深10厘米開穴,栽1~2個種栽,使芽口向上,覆土3厘米,再套種蔬菜、蠶豆、豌豆、小麥等。天干旱時7~8天澆水一次,讓附子在地里休眠,第二年出苗生長。
貯藏備種
收附子時,大的藥用,小的留在蔸上,假植沙質壤土中,種時取出種栽;若從老蔸取下種栽,用沙質壤土或砂土挖66厘米左右深的坑,在下面鋪一層種栽,上蓋16厘米厚砂土,再鋪一層栽子,蓋上砂土,直到地面,作成瓦背形,四周和中間立幾束玉米稈等物使之通氣。12月份,到備好的地里,分大中小三等,大株行距26厘米,中株行距20~23厘米,小株行距16厘米,施足底肥,以廄肥和適量的過磷酸鈣(每公頃225千克)施人穴內,覆土6-10厘米,每公頃下種量為750千克,冬裁時要選擇健壯整齊、產量高、質量好的幼苗。過於寒冷的地方木能冬種也可春天栽種,方法同上,和玉米、花生、甘薯等套種,每公頃產烏藥60萬個左右,一般只能繁殖兩年。山區培育品種,防止退化,優良品種以“和尚頭”為最好,塊根大產量高。
間套作方法:附子栽完後,隨即在畦的一面套種青筍,每隔16厘米遠種一窩。第二年4月底或5月初青筍收後,套種玉米,每隔50厘米種一窩,每穴留兩苗,套種玉米只套種在畦的向陽面,主要為附子遮蔭。附子收穫後,立即在畦上播種白菜,不必施肥,每公頃可產白菜52500千克。也可在附子收穫後,再栽晚稻苗,先把稻秧寄栽在別的稻田內,6厘米距離一株,7月底8月初附子收穫後,立即灌水整地栽秧。
如果玉米還未成熟,可暫留不收,如果水淺,可在挖了附子的畦內栽秧,不影響玉米最後成熟。這樣能糧藥雙收。例如在陝西南鄭縣五拱公社1976年收穫了0.27公頃附子,每公頃產附子8250千克,玉米4500千克,晚稻每公頃產3000千克。

田間管理

修根打尖
修根分兩次進行,第一次4月上旬苗長出4-5片葉時進行,把植株附近泥土刨開,現出母根及附於大的在母根內側留2~3個較大的附於,小苗留一個,其餘的附子全部摘掉。第二次在5月中旬,刨13~16厘米深以露出附子上半部為度,削去母根上的新生小附子及所保留的大附子上的鬚根,只留下面一個獨根,使附子表面光滑,注意勿損傷母根。
打尖:每次施肥前要打尖。3~5天后,在植株葉腋間長出腋芽,立即拿去,使營養集中於附子的生長。
除草追肥
烏頭栽植宜精細,除保持土壤濕潤疏鬆外,見草就除,夏天忌積水,適時追肥,苗高 6厘米時,追第一次肥,每公頃施腐熟餅肥750千克,混合稀糞液37500於克,施在行間。第二次施肥在第一次修根後,施腐熟餅肥1500千克混合稀糞水37500千克,施在每兩株距間。第三次施肥在第二次修根後,糞量加大施在上次未施的兩株距間。注意病植株,發現即拔掉燒毀,缺苗者要補齊。
培土
為防治雨水侵入根部,減少根腐病,降低地溫,促進塊根膨大,在追肥時將畦兩側的土摟入植物根部作成魚背形。
灌水排水
如果遇到春旱或土壤過於乾旱,應及時澆水,氣溫升高后,應澆早晚水,雨季注意排水,防止亂根。

病害防治

白絹病又叫根腐病,在6~8月發病重,受害根成亂麻狀乾腐或爛薯狀濕腐。根周圍和表土布滿油芽籽狀菌核。
防治方法:和水稻或禾本科輪作,採用高畦,雨季排水,土壤消毒,發病用50%多菌靈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灌病區。

採收加工

附子栽後第二年7月收穫。留種地冬季隨挖隨栽。用鋤頭刨出塊根去掉鬚根泥土,去掉地上莖葉將附子和母根分開,每公頃產附子7500千克左右,母根曬乾稱為川烏、附子含有烏頭成分,屬劇毒藥,用藥前必須加工。
工方法不同有,藥用烏頭分:1、鹽附子、2、白附子、3、黑附片(黑順片
4、熟片(蘇片):用泡製過膽附子的“老水”放入鍋中加熱至沸,倒入膽附子煮約50分鐘,透心為度,然後撈起倒入有少許“老水”的溶液中浸泡一日撈出,剝皮去尾,放入清水缸中浸泡10~12小時,取出橫切成2厘米厚的片子,再放進清水中3-4尺(換2~3次水),然後撈出蒸片。蒸時火力必須掌握均勻,不能中途停頓,蒸8-10小時,以片子出現有油麵、光澤力度,將蒸好的片放在烤片摺子上,用木炭火烤,注意勤翻,切勿烤焦或起泡,烤至8~9成乾後,再改用日曬至全乾即成。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