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體義

明利瑪竇撰。利瑪竇,西洋人。萬曆中航海至廣東,是為西法入中國之始。利瑪竇兼通中西之文,故凡所著書,皆華字華語,不煩譯釋。《乾坤體義》一書被清代《四庫全書》的編纂者稱為“西學傳入中國之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乾坤體義
  • 卷數:二卷
  • 朝代:明
  • 作者:利瑪竇
古籍簡介,四庫提要,

古籍簡介

《乾坤體義》·二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四庫提要

是書上卷皆言天象,以人居寒、暖為五帶,與《周髀》七衡說略同。以七政恆星天為九重,與《楚辭·天問》同。以水、火、土、氣為四大元行,則與佛經同。(佛經所稱地水風火,地即土,風即氣也。)至以日、月、地影三者定薄蝕,以七曜地體為比例倍數,日月星出入有映蒙,則皆前人所未發。其多方罕譬,亦復委曲詳明。下卷皆言算術,以邊線面積平圜撱圜互相容較,亦足以補古方田少廣之所未及。雖篇帙無多,而其言皆驗諸實測,其法皆具得變通,可謂詞簡而義賅者。是以《御製數理精蘊》多采其說而用之。當明季曆法乖舛之餘,鄭世子載堉、邢雲路諸人雖力爭其失,而所學不足以相勝。自徐光啟等改用新法,乃漸由疏入密。至本朝而益為推闡,始盡精微。則是書固亦大輅之椎輪矣。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