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源民族實驗學校

乳源民族實驗學校

乳源瑤族自治縣民族實驗學校前身為民族國小,創辦於1982年,對經考試擇優錄取的瑤族學生設“三管班”,由政府撥款管吃、管宿、管學習。1998年秋經縣人民政府批准,改為縣民族實驗學校,增設國中,擴大對少數民族學生的教育力度。隨著學校不斷發展,2005年縣委縣政府決定擇址新建民族實驗學校。2007年秋搬入新校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乳源民族實驗學校
  • 創辦於:1982年
  • 前身:民族國小
  • 共有學生:1251人
基本情況,辦學條件,設施建設,師資隊伍,辦學理念,辦學特色,辦學成果,

基本情況

學校為“六年一貫制”少數民族全寄宿制學校。現有四至九年級共29個教學班,其中國小四至六年級8個班,國中七至九年級21個班;共有學生1251人。全校學生統一在校住宿,免除學雜費及住宿費,每生每月只交80元一伙食費,其餘由政府補助和學校自籌解決。學生大都是乳源東坪游溪必背瑤族鄉鎮及各遷移點的少數民族學生,還有少數因布局調整撤併的漢族學生。瑤、、漢族師生共存,構成了我縣民族團結的一個教育基地。

辦學條件

設施建設

新民族實驗學校位於縣城南環中路,學校占地面積121409平方米(近200畝),其中含400米跑道的標準運動場23000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26544平方米。新建大樓8棟,其中教學樓2棟共有教室30間,學生宿舍3棟共有宿舍180間,綜合實驗樓、學生食堂、教師工作用房各1棟。實驗樓含有各種功能室:化學實驗室、物理實驗室、生物實驗室、國小科學實驗室、電腦室、舞蹈室、音樂室、多媒體室、美術室、圖書室、教師閱覽室、學生閱覽室以及未完善設備建設的綜合實踐實驗室、學生電子閱覽室、語音室等。是我縣校園環境優美,育人環境良好的少數民族教育視窗學校。

師資隊伍

學校現任校長王四清。全校教職工157人,其中專任教師119人,後勤各類管理職工38人。1998年至今,有40多人被評為市縣優秀班主任和優秀教師,多人次在省、市、縣教育教學競賽和論文評比中獲得獎勵。

辦學理念

乳源民族實驗學校是縣直屬的以招收少數民族學生為主的學校,它肩負著為乳源少數民族培養全方位人才的辦學目標。學校根據近年現代教育發展的大趨勢,挖掘民族傳統,把先進的教育理論與學校實際緊密結合,大膽改革,確立了“以人為本,傳承創新”的辦學理念,致力於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合格+特長”的少數民族學生。

辦學特色

圍繞辦學目標與辦學理念,學校積極指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民族活動,在美術、音樂、舞蹈、體育、刺繡等方面充分發揮學生民族特長,開設了瑤族山歌、竹桿舞、刺繡、腰鼓、長鼓操,以及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如押加、高腳、蹴球陀螺等特色教學,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掌握至少一項民族特長,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和素質提高。學校重科研,先後開展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在教學中的綜合開發》、《民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有效性研究》等縣級、省級科研課題研究。組織編寫了《瑤族生活中的數學》、《乳源瑤族文化教育》、《瑤山生活與物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瑤族刺繡》、《瑤族歷史與民俗風情》、《瑤族民歌走進課堂》、《瑤族民間故事賞讀》等符合學生生活的特色校本課本。
校園藝術節校園藝術節
2008年,學校提出以學生為本,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的教育教學目標,學習山東省杜郎口中學“三三六”課堂模式,打破常規課堂,在全校開展課堂教學改革。2009年秋,學校成為中國教師培訓基地中國名校共同體成員校之一。學校的課堂教學改革,讓學生快樂學習,智慧型並進,幸福成長,和諧發展,全面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提高少數民族學生整體素質,推動學校向特色教育的優質化發展。學校的課堂教學改革與特色課堂得到了國家、省、市、縣各級領導的肯定。

辦學成果

民族實驗學校辦學以來,在教育教學中取得豐碩的成果。遷校三年來成績更是喜人。2007年學校被縣教育局評為教育管理“先進單位”;2008年被評為市“義務教育規範化學校”;2009年被評為市“綠色學校”;2010年被評為市“安全文明校園”。國中畢業班升學率逐年提高,而瑤漢族學生升中錄取分數線的差距不斷縮小;2007年趙路明同學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中央民族學院附屬中學,創造少數民族學生升學的新亮點。在藝體方面, 2007年獲得縣中小學生第八屆田徑運動會國小組團體冠軍;參加市“英東杯”文藝匯演榮獲乳源賽區聲樂類第一名,獲市二等獎。2008年,《瑤族鼓舞》在韶關市校園集體舞比賽中獲得市二等獎;瑤族歌舞《依剛,依剛》參加市“英東杯”文藝比賽榮獲一等獎。2009年,瑤族山歌《親人來到咱瑤寨》獲“英東杯”文藝比賽榮獲一等獎,並被邀請到廣州參加廣州市地方人大成立三十周年文藝晚會匯報演出。2010年女教職工在全縣教育系統籃球賽中榮獲冠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