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禪寺有三所同名寺院,分別位於福建泉州、江蘇常州和湖北孝感。三所寺院各有其淵源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九龍禪寺
- 地理位置:泉州市洛江區;常州市新北區;孝感市大悟縣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
泉州市九龍禪寺,常州市九龍禪寺,大悟九龍禪寺,
泉州市九龍禪寺
泉州九龍禪寺位於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區羅溪鎮洪四村四腳陳境內九樓山,與莆田仙遊縣交界,九樓山是泉州市區最高峰海拔885米,北緯25.26度,東經118.68度。距泉州市中心約60公里,距仙遊縣中心約20公里。
該寺據泉州府志和仙遊縣誌記載(禪悅院-田岳院-清朝前期名)建於宋朝年間(泉州府志,仙遊縣誌記載)閩南方言稱九樓尾、九龍寺、九樓寺,莆田仙遊方言稱岩里、九樓。據傳鼎盛時和尚達四百多人,神靈特靈,信徒只要在寺里燒香,求官得官,求財得財,求子得子。風水寶地在清朝末期被一財主看上,誣陷寺里和尚,火燒寺,毀了寺;1980年至1981年間由附近村民捐資重建,政府於1983年立為文物保護單位。
該寺據泉州府志和仙遊縣誌記載(禪悅院-田岳院-清朝前期名)建於宋朝年間(泉州府志,仙遊縣誌記載)閩南方言稱九樓尾、九龍寺、九樓寺,莆田仙遊方言稱岩里、九樓。據傳鼎盛時和尚達四百多人,神靈特靈,信徒只要在寺里燒香,求官得官,求財得財,求子得子。風水寶地在清朝末期被一財主看上,誣陷寺里和尚,火燒寺,毀了寺;1980年至1981年間由附近村民捐資重建,政府於1983年立為文物保護單位。
九龍禪寺景區內可進行燒烤、爬山、摘野果、泡山茶、森林探險、采中草藥等活動。路途移動和聯通手機信號全覆蓋,要注意森林探險時,因不遠處有飛彈基地等敏感地帶,可能有禁止。
常州市九龍禪寺
常州九龍禪寺,位於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孟河鎮境內黃山玉皇峰南麓的小河九龍村。黃山,為春秋戰國時楚國春申君黃歇公子讀書處,故名。黃山有九峰,自西向東,蜿蜒起伏,猶如九條龍浮游雲端,“厥山臨江絕高,有回九龍之勢”,故又名九龍山。
九龍禪寺始建於南朝梁武帝天監年間(503~519),距今已有1500年歷史。梁武帝與鄉人志公和尚是布衣交,他登基後,封志公為國師,禮請志公去京城建康雞鳴寺為住持,志公未成行,梁武帝遂在故鄉(孟河鎮萬綏)舍宅名志公敕建智寶寺,同時,又命志公在黃山建九龍寺,作為志公的功德院。
清鹹豐十年(1860),九龍寺毀於戰火。光緒初年,金陵毗盧寺僧景宏來此,命徒常護經營二十餘年,化銀五萬兩,建成天王、毗盧、大雄三大殿及廳堂寮舍共49楹,名旖檀禪寺,別建九龍禪寺(5間三進兩側廂共17間)于山崗,為智寶寺下院,以紹隆蕭梁功德。民國八年(1919)曾開壇傳戒,受戒者達數千人,後日漸衰落。1950年住持果如籌組武進縣佛教協會,果如任會長,寺院為縣佛協駐地。1952年11月28日至12月24日舉行祈禱世界和平盛大法會。1958年部分殿宇遭毀,至1978年僅存大雄寶殿等15間,佛像被毀,殿宇改作他用。
1993年6月,經武進縣人民政府批准,九龍寺恢復為佛教活動場所。先後修復了大雄寶殿,新建了天王殿、玉佛殿、觀音殿(大悲閣)、地藏殿、山門、念佛堂、客堂、齋堂、寮房、東西廂房等殿堂樓宇。現全寺占地面積15畝,建築面積1800平方米,其中殿堂面積1450平方米。
九龍禪寺除開展常規的佛事活動外,還在每年春天舉行為期七天的梁皇法會,以紀念寺院創始人梁武帝蕭衍及他在佛教上的功德。
寺務由廓朗法師主持,常住僧人9名。
慈山廟,原名祠山廟,坐落在湖塘鎮鳴凰街西。始建於清同治年間(1862~1874)。1952年僅有的4間廟房因疏浚興隆河被拆。1995年12月批准開放,更名為慈山廟。前建的5間簡易房翻建成402平方米的大殿,供奉祠山大帝像。另建供奉觀音菩薩、關帝、濟公等殿堂和山門,加上齋堂和二層樓房等生活設施,建築面積1904平方米,占地8.6畝。
山門前建有水池面積600平方米的放生池,長壽橋居中間隔,兩側各一座假山,並有高2.85米的滴水觀音。放生池前為1200平方米的停車場。
農曆二月初八為祠山大帝生日,歷史上形成廟會,商賈雲集,演戲三日,在一度中止後已恢復為常,廟會前後3天,商品琳琅滿目,無錫、宜興等周邊市縣遊客、信眾紛至沓來,萬人趕集,一片熱鬧。
大悟九龍禪寺
大悟九龍禪寺位於大悟縣陽平鎮,距縣城區東南約10公里。九龍禪寺始名“白雲寺”。相傳唐太宗貞觀年間,有兩位遊方和尚,敲著木魚雲遊至白雲山時,向山主討要了一塊風水寶地,建造寺院寶剎。起名“白雲寺”,其主峰名為“大山”,亦稱“大山寺”。
唐代南陽太守伍登將軍出家於大悟山,與其同時代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顏政也曾隱居“大山寺”,死後又葬於山寺旁。其時西佛東漸,住持亦為得道高僧,一時間遊人如織,香火旺盛,享譽中原。
大山寺佛事、香火大盛於宋元之交。宋元之間,歷400餘年,大山寺皆定於陰曆四月初八、臘月初八為“廟會”,亦稱“浴佛節”,每月初一、十五日,周邊之黃陂、紅安、孝感、廣水、羅山等地,善男信女齋戒沐浴敲鑼打鼓,燃燭焚香前來朝拜。清光緒八年修纂的《孝感縣誌》記載:“大山寺在白雲深處,宋元時舊有禪院,明洪武初,廬山天池寺僧慧徹與徒性壽游至白雲,遂掛錫。”600多年前,隱居在大悟山的住持,明代高僧“喪吾”雲遊到大山寺,被大山寺的山水所感悟,便增制擴建大山寺,又視其周圍九座山嶺猶如蜿蜒盤旋的九條巨龍朝聖,故將大山寺奉稱為“九龍寺”,後改名為“九龍禪寺”。
“九龍禪寺”與“九”字結下了不解之緣。一是山有九峰朝寺;二是園有九井湧泉;三是九十九間廟宇;四是林中樹木,乾生九枝,枝生九葉,世人觀之,無不稱奇。
據傳,清入關帝順治出家於五台山後,曾雲遊九龍禪寺,並留下詩篇,勒之於寺前古井旁石碑。清程義傑亦曾賦詩云:“古寺山環號九龍,時時自有白雲封;呼風嘯雨羅青獻,噴霧飛泉灑碧峰。”此後數百年廟堂俱全,佛像林立,香火綿延不絕。直到二十世紀初,因兵燹頻仍,世局不靖,遂至蕭條。
1944年,國民黨反動派發動第三次反共高潮,這裡成了保衛大悟山根據地的主戰場,新四軍第五師將士在李先念師長的率領下,浴血奮戰,三戰三捷,取得了保衛大山寺戰鬥的勝利。其崇山峻岭之上,仍有戰壕壁壘遺蹟,登其山,至其境,似有置身於當年烽火硝煙中之感。1949年初,國民黨禮山縣政府,為阻止人民解放軍南下,將寺廟拆毀,用於構築碉堡,故寺毀址存。解放後,為緬懷革命先烈,人民政府在大山寺山巔,建立了“大山寺保衛戰革命烈士紀念碑”,供後人憑弔。
在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和“愛國愛教”的宗教政策感召下,有識之士方金柱兄弟於2007年,毅然投巨資重修“九龍禪寺”。經過一年的開發建設,三座大殿已凌空聳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