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早在盛唐之際,仙遊縣便披上“壯邑”美名,地有“佛國”之號,縣城“踞大蜚山之南,負山帶溪,二飛(大飛山、小飛山)為鎮,蘭溪環之”,“西接飛山,東列石鼓,北枕瀑布,南帶仙溪,水繞山蟠,面勢環翕.....”舊志稱“將軍山在縣北三里,雄峭端厲,為飛山左障”,“瀑布山在縣北五里,峭崖翠豁,飛瀑奔瀉,注為龍潭。”大蜚山西出九座山(又名鳳頂山,在縣北七十里,志稱九座山為“郡、縣名山之祖”)、九雲山、九座寺(南少林文化的發源地)、九座龍潭,南出九峰山、九龍山、九重溪,北上九龍溪、九龍巖、九仙山、九仙坑、九鯉湖、九十九朝山等。
大蜚山自古以來被視為仙遊縣的天然屏障,“主山來自九座山,蜿蜒百里,矗為大飛、小飛二峰。”《乾隆仙遊縣誌》載:“大飛山在縣北五里,縣之主山也,自九座(山)分脈東來,高可千仞,屏立治北,聳抜飛動,如鳳展翅。”清朝江南興化令鄭黃燦(字淇瞻,號逸溪,康熙乙酉鄉薦第三人,才高學博,雄於文,詩賦諸體無不工妙)有詩讚: 山如威鳳欲飛翔,書院今來只鹿場;崖蘚蝕余霜月句,風泉吹落澗花香。”
九龍巖距城五里,境內峰巒疊翠,奇石嶙峋,宛如大蜚山的一顆璀璨明珠,素為文人雅士平民百姓所青睞,懸崖上至今還殘留著數十處名人題刻,如舟庵(年代不詳)隸書“褱煙”,將形似鼎爐的九龍巖瀑布與“日照香爐生紫煙”的廬山瀑布相媲美。在九龍橋通往瀑布山沿途的石壁上還留下多處碑碣,如“大清光緒貳拾年(1894)歲次甲午荔月吉日榖旦,九龍巖比丘覺慧仝諸善信樂捐修造建立九龍橋”等。有據可考的還有清順治間(1647年任)知縣孫之屏(字獻卿,遼東復州衛人)常到九龍巖觀光,捐贈俸祿接濟僧人,還有一位是清光緒間仙遊縣正堂朱榦隆(字樹梧,寧鄉人,素有左宗棠 “第一能員”之譽)樂善好施,曾捐贈銅錢助修九龍橋,為美化九龍巖添磚加瓦。如今九龍橋一側的石崖上尚有石刻佐證:“署仙遊縣正堂朱榦隆樂捐銅錢貳拾千文正重修九龍橋,光緒丁亥年(1887)菊月□日立”。縣官當先,那些地方駐軍頭領亦聞風而動,頻發善心,將自己的俸銀捐贈出來興辦公益事業。九龍巖石壁上“興鎮左營左部防守仙邑千總姜某助修”、“興鎮右營右部防守仙邑把總陳一某助修”,就是見證。
九龍巖素以水色山光著稱,山亦以瀑布命名。已故作家陳德鑄曾撰《九龍巖賦》:“得天獨厚,大蜚山磅礴,勢若鯤鵬,奮翼翱翔於天際;據地自雄,九龍潭錯落,狀如匹練,蜿蜒穿行於幽谷。”志稱“九龍巖在瀑布山,從水磨坑(今萬福村)穿澗攀崖而上,飛泉灑雪,聲聒入耳,下注為潭,若冰壺之貯秋月。”九龍巖寺後的九龍潭大瀑布最為壯觀,泉瀑自瀑布山飛瀉而下,白練飄空,聲震山嶽,澗底寒氣逼人,仿佛跌入萬丈冰窟。九龍巖瀑布下依次排列九個深潭,泉水沿澗而下匯成九漈,潭因此得名。九個碧潭分別名為後門、鴨母、觀音、勺子、水瓮、頂壩、石仔等,傳說每個潭裡各有一條蒼龍盤踞,世代相守,不離不棄。舊志稱“九龍潭在瀑布山下,泉飛石壁,迅馳奔注,瀦之為潭,多生蜥蜴,旱求得之,禱雨輒應。”鄉人林懋義曾在《鷺島情思》一書里記述了上個世紀四十年代隨同鄉親進山祈雨的經歷,林老寫道:“有一年,久旱不雨,田地龜裂,全城男女都穿著白衣,手執幡旗,三步一跪向九龍巖祈雨,號天呼地的祈雨聲實在令人心撕肝裂”。九龍巖寺依危崖而建,坐北向陽,前有將軍山護駕,近有威龍步步緊隨,面對萬丈峽谷,背靠斷崖絕壁,寺後門瀕臨大瀑布,飛泉灑雪,冷雨敲窗,氤氳之氣瀰漫其間。九龍巖寺額“小普陀”,大殿內供奉觀音大士,寺聯“要脫世綱俗塵當游此地,欲求善因美景須種心田”。在四方信眾的心目中九龍巖不但是一處避暑勝地,儼然還是佛教世界觀音菩薩的道場,逢年過節遠近善信,扶老攜幼,紛紛前來朝拜或祈願。傳說當年普陀山觀世音未成道之時常從東海雲遊至此,率領百花仙子撒下漫山遍野的奇花異草,為普天之下的父老鄉親除垢去病,永葆康寧。如今九龍巖及將軍山一帶岩石間仍長滿了靈芝、石松、石茹等名貴藥材。後人為感念觀音菩薩的大恩大德,遂建寺祀觀音,取名“小普陀”。九龍巖寺始建年代痛莫考焉,但從方誌的記載上可以推測出其最早的年代應在宋朝,宋時喻峙(字景山)隱於山中構築“大飛書院”(位於蜚山村松峰寺後),郡人陳師復(1171年—1226年)曾多次進山訪友,留下《和喻景山大飛書院》詩:“仙豀七十里,半世只聞名。一日見山色,千年懷友情。”當時大蜚山周圍“十八寺”,九龍巖能不擁有一席之地?可惜由於風雨侵蝕,古寺年久失修,現今的寺院是四十年前附近的寶峰、萬福村民依故址重新修建起來的,雖為簡陋,亦為一方殊勝。
九龍巖寺階前的石屏上亦有民國詩人羅志忠(1906—1996年)詩刻二方:
其一《游九龍巖》:引人入勝數聲鐘,古寺依岩薄霧封,崖接銀河懸瀑布,潭非瀛海起蟠龍。漈中日月循環礪,雲外峰巒逐漸溶;溪鳥山花多好客,悠然迎送各從容。
其二,《題九龍巖雙亭》:雙亭駢峙好飛觴,八面玲瓏費短長;山似佳人潭似鏡,雲鬟霧鬢趁時妝。
九龍巖泉流掩映,峰壑幽幻,宛如鐘靈毓秀之淨土,但也是令子孫後代永志難忘的抗倭遺址。令人沒齒難忘的是九龍巖瀑布山那條大峽谷,兩側奇峰兀立,猶如斧劈刀削,深不可測,清澈的山泉匯成一股巨流從高處跌入九龍潭,這就是當年進犯仙遊而後陷入滅頂之災的侵略者的葬身之地,俗稱“五百底”。據縣誌記載,明朝年間倭寇曾多次侵擾我東南沿海,嘉靖四十二年(1563)冬,二萬餘名倭寇分乘68艘倭船從莆田東沙沿海登入,殺氣騰騰,直逼仙遊。倭寇在城郊修築工事,建立東、南、西三個據點,縣城被圍困達五十餘日,知縣陳大有、典史陳賢等率領仙遊軍民固守城池,浴血奮戰,之後戚繼光率領義烏兵於抵達仙遊,分兵五路,在城外老鷹山與倭寇交鋒十八次,大戰九回合,直打得倭寇魂飛魄散,紛紛逃進九龍巖。自古以來多行不義必自斃,也是強盜末日來臨,五百倭賊殘餘闖入瀑布山大峽谷後因地形不熟,進退維谷,猶如瓮中之鱉,被乘勝追擊的戚家軍和仙遊軍民一網打盡。那些驕橫不可一世的倭寇仿佛跳進觀音大士掌中,一個也逃脫不了。為了紀念仙遊人民抗倭勝利,後人將這個死亡谷稱為“五百底”。現在“五百底”建起了攔水壩,利用澗水發電,造福鄉人。知恩感報,人之大德。現在還不時有人發思古之幽情,登高攬勝,一睹“五百底”古戰場遺址之蒼涼,只因山勢險峻常令那些勇敢的探險者和驢友們感嘆“蜀道難”。
九龍巖的楓葉是大蜚山最濃最濃的秋色,每到賞楓季節,遊人如織,四面八方的人聚集在九龍巖觀賞紅葉綻放的絢麗,從水磨坑至富洋嶺古道上,每隔百步植有一楓,蜿蜒十里,如火如荼,古驛道上至今還存留了數十棵樹齡百年以上,高二三十米,須二人以上合抱的紅楓樹,古木參天,豪氣乾雲。
九龍巖寺對面有一條古道直達富洋山,那是富洋山民世世代代通往縣城的通道。“嶺盡別開村落,林谷盤郁,舊有富洋禪院。”傳說少林寺的傳薪人九座禪師(808—887年)從少林寺返回福建後曾擇址富洋山創南少林寺,當年他就是沿著這條小徑從九龍巖穿越到密林深處的富洋山為開闢南少林定址。“初卜山,址富洋,次入南山庵。鹹通六年,始卜庵於九座山之東端。”《宋·仙豀志·卷三·仙釋》。志書上載有晚唐詩人鄭良士《寄富洋禪者》一首: 畫破青山路一條,走鞭飛蓋去何遙。礙天岩樹春先冷,鎖院溪雲晝不銷。霅上茗芽因客煮,海南沉屑為齋燒。誰能學得空門士,冷卻心灰守寂寥。
九龍巖地處大蜚山麓,四周群山環繞,溪澗蜿蜒跌宕,一年四季雨水充沛,九龍潭活似一條蓄勢待發的臥龍。九龍巖舊有“九潭十八磨”之說,昔日從水磨坑溯流而上,沿澗築有十八座水磨坊,人們利用上游的澗水磨麵。現在電力事業發達了,水磨坊已經成為歷史的陳列品,唯有那古老而龐大的石磨盤還孤零零的屹立在溪澗邊,默默地訴說著那萬劫不復的風霜。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山下的民眾在將軍山下修建了一座擎天大壩,將九龍潭涓涓細流匯成一座平湖,滋潤山腳下的萬畝良田,也為這仙佛勝境平添一道優美的風景。從九龍巖水庫放眼望去,碧浪峽谷, 煙波浩淼,仿佛走進了海天佛國,在九龍巖寺周圍你還可以一睹清水岩、附鳳岩、西來岩、白雲岩、金剛寺、松峰寺、雷峰寺、興善寺、菜官岩寺、大蜚壠寺、刀後九座寺諸多名勝古蹟之風采。
詩人王松坤有聯為證:小徑向蓬萊,看瀑影潭煙,勝跡曾經高士臥;奇峰藏底蘊,且澄懷放足,深山復見九龍盤。
特色
大蜚山自古以來被視為仙遊縣的天然屏障,“主山來自九座山,蜿蜒百里,矗為大飛、小飛二峰。”《乾隆仙遊縣誌》載:“大飛山在縣北五里,縣之主山也,自九座(山)分脈東來,高可千仞,屏立治北,聳抜飛動,如鳳展翅。”清朝江南興化令鄭黃燦(字淇瞻,號逸溪,康熙乙酉鄉薦第三人,才高學博,雄於文,詩賦諸體無不工妙)有詩讚: 山如威鳳欲飛翔,書院今來只鹿場;崖蘚蝕余霜月句,風泉吹落澗花香。”
九龍巖距城五里,境內峰巒疊翠,奇石嶙峋,宛如大蜚山的一顆璀璨明珠,素為文人雅士平民百姓所青睞,懸崖上至今還殘留著數十處名人題刻,如舟庵(年代不詳)隸書“褱煙”,將形似鼎爐的九龍巖瀑布與“日照香爐生紫煙”的廬山瀑布相媲美。在九龍橋通往瀑布山沿途的石壁上還留下多處碑碣,如“大清光緒貳拾年(1894)歲次甲午荔月吉日榖旦,九龍巖比丘覺慧仝諸善信樂捐修造建立九龍橋”等。有據可考的還有清順治間(1647年任)知縣孫之屏(字獻卿,遼東復州衛人)常到九龍巖觀光,捐贈俸祿接濟僧人,還有一位是清光緒間仙遊縣正堂朱榦隆(字樹梧,寧鄉人,素有左宗棠 “第一能員”之譽)樂善好施,曾捐贈銅錢助修九龍橋,為美化九龍巖添磚加瓦。如今九龍橋一側的石崖上尚有石刻佐證:“署仙遊縣正堂朱榦隆樂捐銅錢貳拾千文正重修九龍橋,光緒丁亥年(1887)菊月□日立”。縣官當先,那些地方駐軍頭領亦聞風而動,頻發善心,將自己的俸銀捐贈出來興辦公益事業。九龍巖石壁上“興鎮左營左部防守仙邑千總姜某助修”、“興鎮右營右部防守仙邑把總陳一某助修”,就是見證。
九龍巖素以水色山光著稱,山亦以瀑布命名。已故作家陳德鑄曾撰《九龍巖賦》:“得天獨厚,大蜚山磅礴,勢若鯤鵬,奮翼翱翔於天際;據地自雄,九龍潭錯落,狀如匹練,蜿蜒穿行於幽谷。”志稱“九龍巖在瀑布山,從水磨坑(今萬福村)穿澗攀崖而上,飛泉灑雪,聲聒入耳,下注為潭,若冰壺之貯秋月。”九龍巖寺後的九龍潭大瀑布最為壯觀,泉瀑自瀑布山飛瀉而下,白練飄空,聲震山嶽,澗底寒氣逼人,仿佛跌入萬丈冰窟。九龍巖瀑布下依次排列九個深潭,泉水沿澗而下匯成九漈,潭因此得名。九個碧潭分別名為後門、鴨母、觀音、勺子、水瓮、頂壩、石仔等,傳說每個潭裡各有一條蒼龍盤踞,世代相守,不離不棄。舊志稱“九龍潭在瀑布山下,泉飛石壁,迅馳奔注,瀦之為潭,多生蜥蜴,旱求得之,禱雨輒應。”鄉人林懋義曾在《鷺島情思》一書里記述了上個世紀四十年代隨同鄉親進山祈雨的經歷,林老寫道:“有一年,久旱不雨,田地龜裂,全城男女都穿著白衣,手執幡旗,三步一跪向九龍巖祈雨,號天呼地的祈雨聲實在令人心撕肝裂”。九龍巖寺依危崖而建,坐北向陽,前有將軍山護駕,近有威龍步步緊隨,面對萬丈峽谷,背靠斷崖絕壁,寺後門瀕臨大瀑布,飛泉灑雪,冷雨敲窗,氤氳之氣瀰漫其間。九龍巖寺額“小普陀”,大殿內供奉觀音大士,寺聯“要脫世綱俗塵當游此地,欲求善因美景須種心田”。在四方信眾的心目中九龍巖不但是一處避暑勝地,儼然還是佛教世界觀音菩薩的道場,逢年過節遠近善信,扶老攜幼,紛紛前來朝拜或祈願。傳說當年普陀山觀世音未成道之時常從東海雲遊至此,率領百花仙子撒下漫山遍野的奇花異草,為普天之下的父老鄉親除垢去病,永葆康寧。如今九龍巖及將軍山一帶岩石間仍長滿了靈芝、石松、石茹等名貴藥材。後人為感念觀音菩薩的大恩大德,遂建寺祀觀音,取名“小普陀”。九龍巖寺始建年代痛莫考焉,但從方誌的記載上可以推測出其最早的年代應在宋朝,宋時喻峙(字景山)隱於山中構築“大飛書院”(位於蜚山村松峰寺後),郡人陳師復(1171年—1226年)曾多次進山訪友,留下《和喻景山大飛書院》詩:“仙豀七十里,半世只聞名。一日見山色,千年懷友情。”當時大蜚山周圍“十八寺”,九龍巖能不擁有一席之地?可惜由於風雨侵蝕,古寺年久失修,現今的寺院是四十年前附近的寶峰、萬福村民依故址重新修建起來的,雖為簡陋,亦為一方殊勝。
九龍巖寺階前的石屏上亦有民國詩人羅志忠(1906—1996年)詩刻二方:
其一《游九龍巖》:引人入勝數聲鐘,古寺依岩薄霧封,崖接銀河懸瀑布,潭非瀛海起蟠龍。漈中日月循環礪,雲外峰巒逐漸溶;溪鳥山花多好客,悠然迎送各從容。
其二,《題九龍巖雙亭》:雙亭駢峙好飛觴,八面玲瓏費短長;山似佳人潭似鏡,雲鬟霧鬢趁時妝。
九龍巖泉流掩映,峰壑幽幻,宛如鐘靈毓秀之淨土,但也是令子孫後代永志難忘的抗倭遺址。令人沒齒難忘的是九龍巖瀑布山那條大峽谷,兩側奇峰兀立,猶如斧劈刀削,深不可測,清澈的山泉匯成一股巨流從高處跌入九龍潭,這就是當年進犯仙遊而後陷入滅頂之災的侵略者的葬身之地,俗稱“五百底”。據縣誌記載,明朝年間倭寇曾多次侵擾我東南沿海,嘉靖四十二年(1563)冬,二萬餘名倭寇分乘68艘倭船從莆田東沙沿海登入,殺氣騰騰,直逼仙遊。倭寇在城郊修築工事,建立東、南、西三個據點,縣城被圍困達五十餘日,知縣陳大有、典史陳賢等率領仙遊軍民固守城池,浴血奮戰,之後戚繼光率領義烏兵於抵達仙遊,分兵五路,在城外老鷹山與倭寇交鋒十八次,大戰九回合,直打得倭寇魂飛魄散,紛紛逃進九龍巖。自古以來多行不義必自斃,也是強盜末日來臨,五百倭賊殘餘闖入瀑布山大峽谷後因地形不熟,進退維谷,猶如瓮中之鱉,被乘勝追擊的戚家軍和仙遊軍民一網打盡。那些驕橫不可一世的倭寇仿佛跳進觀音大士掌中,一個也逃脫不了。為了紀念仙遊人民抗倭勝利,後人將這個死亡谷稱為“五百底”。現在“五百底”建起了攔水壩,利用澗水發電,造福鄉人。知恩感報,人之大德。現在還不時有人發思古之幽情,登高攬勝,一睹“五百底”古戰場遺址之蒼涼,只因山勢險峻常令那些勇敢的探險者和驢友們感嘆“蜀道難”。
九龍巖的楓葉是大蜚山最濃最濃的秋色,每到賞楓季節,遊人如織,四面八方的人聚集在九龍巖觀賞紅葉綻放的絢麗,從水磨坑至富洋嶺古道上,每隔百步植有一楓,蜿蜒十里,如火如荼,古驛道上至今還存留了數十棵樹齡百年以上,高二三十米,須二人以上合抱的紅楓樹,古木參天,豪氣乾雲。
九龍巖寺對面有一條古道直達富洋山,那是富洋山民世世代代通往縣城的通道。“嶺盡別開村落,林谷盤郁,舊有富洋禪院。”傳說少林寺的傳薪人九座禪師(808—887年)從少林寺返回福建後曾擇址富洋山創南少林寺,當年他就是沿著這條小徑從九龍巖穿越到密林深處的富洋山為開闢南少林定址。“初卜山,址富洋,次入南山庵。鹹通六年,始卜庵於九座山之東端。”《宋·仙豀志·卷三·仙釋》。志書上載有晚唐詩人鄭良士《寄富洋禪者》一首: 畫破青山路一條,走鞭飛蓋去何遙。礙天岩樹春先冷,鎖院溪雲晝不銷。霅上茗芽因客煮,海南沉屑為齋燒。誰能學得空門士,冷卻心灰守寂寥。
九龍巖地處大蜚山麓,四周群山環繞,溪澗蜿蜒跌宕,一年四季雨水充沛,九龍潭活似一條蓄勢待發的臥龍。九龍巖舊有“九潭十八磨”之說,昔日從水磨坑溯流而上,沿澗築有十八座水磨坊,人們利用上游的澗水磨麵。現在電力事業發達了,水磨坊已經成為歷史的陳列品,唯有那古老而龐大的石磨盤還孤零零的屹立在溪澗邊,默默地訴說著那萬劫不復的風霜。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山下的民眾在將軍山下修建了一座擎天大壩,將九龍潭涓涓細流匯成一座平湖,滋潤山腳下的萬畝良田,也為這仙佛勝境平添一道優美的風景。從九龍巖水庫放眼望去,碧浪峽谷, 煙波浩淼,仿佛走進了海天佛國,在九龍巖寺周圍你還可以一睹清水岩、附鳳岩、西來岩、白雲岩、金剛寺、松峰寺、雷峰寺、興善寺、菜官岩寺、大蜚壠寺、刀後九座寺諸多名勝古蹟之風采。
詩人王松坤有聯為證:小徑向蓬萊,看瀑影潭煙,勝跡曾經高士臥;奇峰藏底蘊,且澄懷放足,深山復見九龍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