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蓮唱起源於莆仙地區民間三一教傳經或做道時宗教儀式中的一種說唱。後流入民間經藝人豐富內容發展成一種用莆仙方言演唱的說唱形式,流行於莆仙地區。
明嘉靖年間莆田人林兆恩(1517—1578),字懋勛、號龍江,精通青史,無意科舉,蔑視功名,專心研究宋儒和當時王陽明的“身心性命之學”。林兆恩認為儒、道、釋三教的本源相通,主張“三教歸一”。他認為,三教融為一體“才能匡謬正俗,扶時濟世,有益於民生”。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林兆恩在莆田東岩山收徒,根據道教“跑蓮燈”儀式,結合莆仙民間音樂十番八樂編成“九品蓮花燈”的舞蹈,以此邊唱邊舞宣傳教義。民間藝人亦以此種形式演唱故事,九蓮唱便開始流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九蓮唱
- 地理標誌:莆仙地區
- 保護單位:莆田市民眾藝術館
曲藝介紹,表演形式,保護措施,
曲藝介紹
九蓮唱起源於莆仙地區民間三一教傳經或做道時宗教儀式中的一種說唱。後流入民間經藝人豐富內容發展成一種用莆仙方言演唱的說唱形式,流行於莆仙地區。
明嘉靖年間莆田人林兆恩(1517—1578),字懋勛、號龍江,精通青史,無意科舉,蔑視功名,專心研究宋儒和當時王陽明的“身心性命之學”。林兆恩認為儒、道、釋三教的本源相通,主張“三教歸一”。他認為,三教融為一體“才能匡謬正俗,扶時濟世,有益於民生”。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林兆恩在莆田東岩山收徒,根據道教“跑蓮燈”儀式,結合莆仙民間音樂十番八樂編成“九品蓮花燈”的舞蹈,以此邊唱邊舞宣傳教義。民間藝人亦以此種形式演唱故事,九蓮唱便開始流傳。
九蓮唱的唱腔及伴奏音樂均採用莆仙民間音樂和莆仙戲音樂及器樂曲牌,現保留的九蓮唱曲牌有一百二十多支,如[惜紅花]、[孝順歌]、[九品蓮台]、[一江風]等。伴奏樂器有嗩吶、大鼓、沙鑼、大鈸、小鈸、木魚、韻鑼等。唱詞為七言四句結構,如“世事茫茫增如飛,人生在世能幾何?欲度亡靈登九品,須憑大眾念彌陀。”(引自《勸世文》)。主要傳統曲目有《勸世文》、《十歸空》、《二十四孝》、《十二月懷胎》等。
表演形式
九蓮唱一般都在廣場進行表演,其表演形式因場地、人數不同而異。以傳經和做道場為主的表演,根據祭壇的寬窄、供桌的多少而定。如供桌十一張,則由十一人表演,稱“雙合奏”;若九張供桌,由九個人上場表演,叫“一合奏”;如果場面大,有十三張供桌,十三人上場表演,稱為“五關八卦”;七人表演叫“七星”,五人表演稱“五關”。表演的服飾是“三一教”創始人林兆恩親自製定的。即帽子上綴著金錢,正前方三塊圖形表“三綱”,帽頂製成五瓣蓮花狀,代表“五常”,稱“三綱五常帽”,代表孔子儒教;衣褲是藍里黑邊,與道士服無多大差異,代表道教;腳穿僧鞋,代表佛教。是為“三教合一”的服飾特徵。但若作為曲藝的演唱所穿服飾則與上述規定無關。
保護措施
九蓮唱長期流行於莆田、仙遊一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有漸趨式微之勢。1954年仙遊縣舉行民間歌舞會演,縣文化館特地組織大濟鄉坑北“聚英祠”的老藝人參加演出,剔除了封建迷信的內容,重新填寫歌唱新生活的唱詞。
九蓮唱是據宗教儀式產生的特定的說唱藝術形式,作為曲藝在民間流傳有它的局限性。經普查,進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能唱九蓮唱的“藝人”尚有五十餘位,分布在仙遊縣的大濟、城關、度尾,和莆田縣黃石、梧塘等地的三一教祠中,但演唱活動已經少見。因此,亟需採取保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