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環境氣候,民族姓氏,風土人情,歷史沿革,轄區人口,全村下轄,溪南區,溪北區,習俗,工業建設,企業,農業,公路交通,能源通訊,文化教育衛生,各角堂名稱,地圖信息,
村情概況
九社村古稱“九子之鄉”。相傳朝廷翰林院官員得知在如此偏僻的山溝輋地能出“九縣秀才頭”,就賜村名“九紫輋”。“九”意為當時潮州府有九個縣;“紫”為優秀和突出之意,紫色為朝廷統治者所崇尚的色彩,常在其宮室、服飾、用物前冠之以“紫”,如紫書(皇帝詔曰)、紫垣(皇宮)、紫光閣、紫禁城等,所以用“紫”又有朝廷恩賜之意;“輋”意為地處偏遠山區,1958年成立村委會刻公章時統一簡稱為“九社”,沿用至今,在村里最早出現的“九紫鄉”字跡是上陶尾的三山王爺宮對聯:“威震三山地恩覃九紫鄉”,1957年建的“九社國小”和1965年在下陶建造的“九社橋”,"九子聯心,社稷更新"“九社”。
環境氣候
九社多為丘陵山地(輋地),峰巒重疊,洋地(平地)較少,較大的山峰有雞髻山、天子棟和尖山。四季如春,宜人居住,平均氣溫22℃,最高氣溫不高於37℃,最低氣溫約在-5℃,較冷時會降霜結冰,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降雨量1700mm,年日照1750小時,雨水充沛,有豐富的瓷土資源。
村內有豐富的瓷土資源,在九社村的多條瓷土礦中,礦帶從上陶經大溫延伸到東風林場,質為一類瓷土礦。水力資源極為豐富,村內大穩地區建有詹勝利大水櫃,九社水電站發電向外輸出達千瓦,全村現有
“經穩水庫”、“下陶水浘潭”,其中
經穩水庫庫容185萬立方米。村內有
“東風林場”,可開發利用林地8590畝。
民族姓氏
全村現有姓氏8個:陳、邱、張、詹、許、李、郭、彭、其中陳姓與邱姓居多,(大麻坪;張姓居多)(上礤:張氏由下漳排下遷入)(郭氏由上漳山下遷入).
風土人情
九社村由八姓族人組成,和睦相存,繁衍至今, 九社主方言為閩南語(九社話)、九社部分地區講“客家話',大努坪地區帶有饒平口音、本地居民平常交流基本說閩南語(九社話)、
九社以陳姓居多,“陳氏六大房”先祖祖籍福建漳州巿”故而九社村成為梅州唯一會說閩南語的村落、閩南語(九社話),系先祖流傳,六大房子孫秉承先祖之遺言“離鄉不離腔.離鄉不離情”的祖訓,世代不改語言,代代都說閩南語!
九社人民勤勞樸實、正直、開朗、好客、義氣、團結、熱情大方。房屋居住和婚、喪、喜、慶與客家習俗略同、同時也保留一些閩南習俗。
歷史沿革
九社村位於
大埔縣光德鎮南部、境內財丁宮(福興廟)、三王宮、廣福寺、太陽庵、尖山崬、王公頂、清代九社村隨縣屬潮州府、民國期間、屬漳溪鄉、建國後隨漳溪鄉合併入光德鎮至今…
南北朝時期開始有族群遷往此地居住、最早的來此定居的姓氏族人,已無可考,尚知在陳姓先祖來此地之前,已有周姓族人在此地居住,後來周姓族人開始沒落減丁少人,逐漸遷離九社,留下來的子孫或改姓、據老輩傳言九社已經消失了、周、潘、將、賴、四姓、九社的大多歷史已無可考,大多都是據老一輩代代口述相傳記載。
九社
“陳氏六大房
”由陳氏太公兄弟三人為躲避歷史上的南北朝時期
隋文帝開皇年間。命晉王楊廣、清河公
楊素為行軍元帥、率兵分道直取江南。隋軍有五十一萬八千人南下、造成“陳朝”未年戰亂、
陳禎明三年(589年)、隋軍南下,陳氏太公兄弟三人為躲避戰亂, 兄弟三人從
漳州攜帶父母骨灰背井離鄉, 陳氏太公兄弟三人,途今
九社地段,老大決定在此定居,即後來九社
“陳氏六大房
”先祖、留母骨灰葬於九村雪坑山,其於兄弟二人攜帶父骨灰遷入今“汕浘市海陸豐”後來逐漸有其它姓氏由各地遷入九社居住、上陶的邱姓、又分為九邱、據說邱姓族人來自不同的地方,遷往於此定居繁衍,所以邱姓也分為九派,故而稱為上陶九邱,上陶邱氏合祀“燕翼堂”。下礤和下陶均居住“李姓”族人。上礤的“張姓”與下漳村排下的張姓同宗同派,早時由下漳排下分遷至上礤,大麻坪的張氏由饒平遷往於此定居繁衍。九社詹氏族人分為兩派,詹氏“淑文堂”派,另一派為田溪戈“詹氏”,兩詹歷史來源尚未考知!故未公布!待後。
轄區人口
全村下轄
:中街、中心、龍角灣、庵戈、下陶、上陶、上礤、下礤、大屋嚇、田溪戈、呂屋戈、王宮頂、賴厝、井下、橫坑、大穩、大麻坪、白竹湖、18個地區
九社本土以溪為界,分溪南區、溪北區(大穩、大麻坪、上礤、下礤、不算入內。)
溪南區
:龍角灣、中心、庵戈、賴厝、井下、下陶、
溪北區
:中街、上陶、大屋嚇、田溪戈、呂屋戈、橫坑、
1個社區村委會,2個自然村, 15個村小組。,總人口5902人,勞動力3216人。
習俗
全村各姓信奉五文昌之一的“關帝聖君”(除了“大麻坪”“上礤”“下礤”)九社人自古來家家戶戶世代供奉“關帝爺”、
每年農曆十月中旬九社全村將舉行“還神祭”酬謝神恩活動,舉行為期三天的還神大戲。
“關帝爺”繞村巡遊又稱出遊、游神、每年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將舉行“迎燈”活動、敲鑼打鼓迎抬“關帝爺”圍繞全村遊行一遍、是九社地區一項隆重的傳統民俗活動、各堂口出鑼鼓隊、敲鑼打鼓、男女老少均自願參加、出遊隊伍秩序井然、鼓樂喧天、鳴鑼擊鼓、鞭炮齊鳴、煙花滿天、觀者夾道、十分熱鬧、表達了鄉人對幸福生活的歡樂心情。
工業建設
全村以陶瓷為主的企業有10多家,從業人員200多人。陶瓷生產悠久歷史,實現了液化石油氣梭式窯取代傳統龍窯的重大突破,大大地提高了產品的燒成率,現產品的燒成率達到95%以上。產品主要有日用、青花、工藝、美術、中溫、仿古等多種,產品遠銷多個國家和地區。
全村建設規劃,現建起店鋪25多間,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全村全部實現辦公樓房化。
企業
九社易成陶瓷工藝廠有限公司、九社林海陶瓷有限公司、九社旅遊(陶瓷工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九社興利瓷廠、九社瓷廠、九社新興瓷廠、九社雙利瓷廠、九社藝新瓷廠、九社邱標陶瓷廠、九社長江瓷廠、九社華興瓷廠。
農業
全村以種植水稻為主,旱地種植地瓜、青菜、玉米、等作物;山地種果樹、松等雜木,以闊葉林為主。
公路交通
全村內有1條公路主幹線,9條支線,公路總里程6.7公里,村內70%實現水泥硬底化。村內接通了毗鄰饒平縣新豐鎮的公路,直通高陂、大埔、潮州。全村鎮現有各種機動車輛1000多輛。
能源通訊
水電站2座,發電向外輸出達千瓦。通訊設施方面,建成開通全球通和聯通基站與直放站2個,實現電話程控化、傳輸數位化。廣播電視覆蓋率達100%
文化教育衛生
文化事業,老人活動中心文化站1個,涼亭3個。教育方面,完全國小2間,農村醫療保健水平日益提高,全村有2個衛生站所,,醫護人員5人。
各角堂名稱
公壇--九社中街廣場
福景堂(陳)-- 中心溪口祠堂
信義堂(陳)--龍角灣竹頭嚇伯公會
福德堂(陳)--田溪戈口
仁義堂(陳)--賴厝壇場
韶美堂(陳)--井下祠堂
敦睦堂(陳)--庵戈祠堂
英立堂(陳)--龍角灣宗祠口
淑文堂(詹)--后街詹氏宗祠
維則堂(許)--許厝祠堂
燕翼堂(邱)--上陶壇場
茂春堂(李)--下陶李氏祠堂
汾源堂(郭)--下陶水口壇場
2014~2015年 理事院-總理: 陳利山 (注:總理任期一年,每年更換一次!)
2015~2016年 理事院-總理: 李文山 (注:總理任期一年,每年更換一次!)
2016~2017年 理事院-總理:邱金常 (注:總理任期一年,每年更換一次!)
2017~2018年 理事院-總理: 許書君 (注:總理任期一年,每年更換一次!)
2018~2019年 理事院-總理: 詹益環(注:總理任期一年,每年更換一次!)
地圖信息
地址:梅州市大埔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