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疑環觀閣記

這篇文章從自然和人文兩方面,讚美了楚之南方九疑與瀟湘的壯美,述說了九疑環觀閣的構建過程,以及懷前賢、抒心臆的良苦用心。文章以浪漫主義手法,體現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人生價值觀,反襯了“忠不必用,賢不必以”的苦衷和高潔的志向。面對南宋王朝的衰敗,作者既有憂國憂民的情懷,也不乏書酒解悶的哀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九疑環觀閣記
  • 作者方信孺
  • 創作年代宋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類型:文言文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楚粵之交,以山水名古今者,莫九疑瀟湘若[1]。舂陵之封,瀟疑麗焉。郡恆借山水為重,豈特隋唐以來,名人賢守多辱居之。重華之南巡,太史公之南遊,皆常至其地。以是知三代秦漢而上,即此山水不碌碌矣[2]。顧郡之內外,寂無所表章[3],可謂遺恨。余以嘉定壬申春,曲江[4]拜命來守茲土。冬十月,經連山問津而西,九疑僧逆我境上,令指示諸峰,從肩輿熟觀,頗得其梗概。既至,入太守之居,其城因宜山之陵[5],其隍[6]則蕭水也。古有飛樓,以萊公扁[7],風景殊特,冠冕於南。然隔一隅,公事鞅掌[8],幾不容目涉。偶見其儲材,可以立層閣,相攸[9]正堂之東偏,規[10]見仿佛,於是字其扁曰九疑。環觀中曰太史,閣外曰詩境。幾度其宜,山靈川後,鹹以狀自效,已是奇事。又考之記注云,太史公以九疑先聖所葬,有古冊故文,窺之古冊文,不可得而見矣。將以暢絕學而嗣前修[11],則圖史所不可闕[12]。偶前守委,四方之書數十種於帑吏[13],亟令匱[14]藏於閣之兩壁,稍益其所未簡[15],甲乙鱗次,置吏司其出入,助暇日之翻釋。直詩境異石亡數,累然[16]相負若邪,薜荔經緯其上,中有孤柏儼立,不知何年所植,政如蛟龍騰驤,奮迅于波濤洶湧間,徑赴雲漢。公退,雁鶩挾文書,且去午庭,間無人跡,蓋將跨其危。則日沿洞庭,雲飛蒼梧,皆隱在目睫。馮欄遞嘯[17],若御天風而上,征居其中,則芸編[18]相表,牙籖玉軸臚列其左右[19],隱几開卷,若與古人相誰何。至於倚樹而吟,枕石而臥,酌杯池以酬花鳥,此又處其下之樂也。漫浪可作,或者與之周旋其間,亦當擊節痛快。噫!游息之安,觀覽之勝,略盡於此。田裡之愁嘆,甿俗之利疚[20],升高則可以望,處奧則可以思。邦之人盡有登吾閣而入吾室,請商略是。

作品注釋

[1]若:如此。《荀子·王霸》:“君人者,亦可察若言矣!”
[2]碌碌:平庸的樣子。《史記·酷吏列傳》:“九卿碌碌奉其言。”
[3]表章:亦作表彰、顯揚的意思。《後漢書·書光武紀下》:“表彰德信。”
[4]曲江:西漢置縣。治所在今廣東韶關東南蓮花嶺下。
[5]因宜山之陵:依據合適的嚴密。因,依據。《商君書·更法》:“各當時而立法,因事而制禮。”陵,嚴密。《荀子·致士》“凡節奏欲陵,而生民欲寬。”
[6]隍:本指無水的護城壕,此處喻瀟水為府城的護城壕。《易經·泰》:“城復於隍。”
[7]萊公扁:萊公,即寇淮。北宋力主抗遼的政治家,兩次被罷相,第二次罷相封寇萊公,徙準道州司馬。扁,匾的本字,即匾額,一般掛在飛樓上的樓額。
[8]鞅掌:事多,連衣服也沒有空來整理,引申為公事繁忙。
[9]相攸:快步走來走去。攸,疾走的樣子。
[10]規:通窺。《韓非子·制分》:“其務令之相規其情者也。”
[11]暢:通倡。嗣:繼承。《書·洪範》:“禹乃嗣興。”
[12]闕:通缺。
[13]帑(tǎng):舊時國庫。
[14]匱:櫃的本字。
[15]益:加多。《國語·周語下》:“而益之以三怨。”簡:書簡。
[16]累然:重疊的樣子。
[17]馮欄:憑欄。馮,通憑。遞:遞送。
[18]芸編:書的別稱。古人藏書多用芸(一種香草)香驅蠹蟲故名。
[19]牙籖:指書籤。玉軸:指裝書畫的轉軸。這裡都代指書畫典籍。臚列:排列。
[20]甿:同盲。疚:久病。

作者簡介

方信孺(1177—1222),字孚若。南宋興化(今福建莆田)人。有辯才,補番昌縣尉。開禧年間(1205—1207)宋朝北伐失敗,奉命出使金國,年三十歲。自初夏至秋季,三次往返,令金人折服。後來調任韶州,遷道州刺史,累遷淮東轉運判官兼提刑。有雋才,未冠能文。周必大、楊萬里頗贊善之。以蔭補番禺尉,治盜有異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