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蓼(Ludwigia prostrata Roxb.)是柳葉菜科丁香蓼屬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莖高可達25-60厘米,下部圓柱狀,上部四棱形,常淡紅色,小枝近水平開展;葉狹橢圓形,先端銳尖或稍鈍,基部狹楔形,在下部驟變窄,兩面近無毛或幼時脈上疏生微柔毛,葉柄稍具翅;萼片三角狀卵形至披針形,花瓣黃色,呈匙形,先端近圓形,基部楔形,花葯扁圓形,柱頭近卵狀或球狀;蒴果四棱形,淡褐色,熟時迅速不規則室背開裂;種子呈一列橫臥於每室內,里生卵狀,具小尖頭,表面有橫條排成的棕褐色縱橫條紋;花期6-7月;果期8-9月。
丁香蓼分布於中國海南、廣西、雲南等省地,印度、尼泊爾、斯里蘭卡,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地亦有分布,常生於稻田、河灘、溪谷旁濕處,海拔100-700米。其喜光照充足、濕潤的生存環境,適應性較強。繁殖方式一般為種子繁殖。
丁香蓼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化淤止血等功效,可用於治療痢疾、傳染性肝炎、腎炎水腫、膀胱炎、癰癤疔瘡、蛇蟲咬傷等症狀。其嫩葉可作為牛、羊、豬、馬等牲畜的飼料。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近種區別,分布範圍,生長習性,繁殖方法,主要價值,藥用,飼用,防治方法,
形態特徵
一年生直立草本;莖高25-60厘米,粗2.5-4.5毫米,下部圓柱狀,上部四棱形,常淡紅色,近無毛,多分枝,小枝近水平開展。葉狹橢圓形,長3-9厘米,寬1.2-2.8厘米,先端銳尖或稍鈍,基部狹楔形,在下部驟變窄,側脈每側5-11條榆捉悼拘,至近邊緣漸消失,兩面近無毛或幼時脈上疏生微柔毛;葉柄長5-18毫米,稍具翅;托葉詢章民幾乎全退化。萼片4,三角狀卵形至披針形,長1.5-3毫米,寬0.8-1.2毫米,疏被微柔毛或近無毛。
花瓣黃色,匙形,長1.2-2毫米,寬0.4-0.8毫米,先端近圓形,基部楔形,雄蕊4,花絲長0.8-1.2毫米;花葯扁圓形,姜辨捆廈寬0.4-0.5毫米,開花時以四合花粉直接授在柱頭上;花柱長約1毫米;柱頭近卵狀或球狀,徑約0.6毫米;花盤圍以花柱基部,稍隆起,無毛。蒴果四棱形,長1.2-2.3厘米,粗1.5-2毫米,淡褐色,無毛,熟時迅速不規則室背開裂;果梗長3-5毫米。種子呈一列橫臥於每室內,里生,卵狀,長0.5-0.6毫米,徑約0.3毫米,頂端稍偏斜,具小尖頭,表面有橫條排成的棕褐色縱橫條紋;種脊線形,長約0.4毫米。蒴果有數條明顯縱棱,直或略彎曲,熟時綠紫色,光滑,有時稍具微毛。種子多數,橢圓形或多面體形,細小,褐色,周邊有彎曲不齊的種脊,表面粗糙。胚直立,無胚乳詢碑。千粒重0.48克。
近種區別
丁香蓼外形及花、果實酷似假柳葉菜(Ludwigia epilobioides Maxim.),其不同主要在於丁香蓼的種子游離生,每室一列,橫臥,種脊明顯;萼片4,較小;花瓣很小,匙形等。
分布範圍
分布於斯里蘭卡、印度、安達曼島、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朝鮮、日本和澳大利亞(昆士蘭);中國四川、廣西、廣東、湖南、湖北、江西、安徽霉雅霉、陝西、黑龍市甩簽江、雲南(貢山、永平、勐臘、綠春、屏邊、廣南、鹽津)也有分布。生長在海拔500-1600米的溝邊、草地、河谷、田埂、沼澤。其喜光照充足、濕潤的生存環境,適應性較強。
生長習性
丁香蓼叢萌發出土時間達95天之久。7月12日進入出草盛期,7月19日出現第一出草高峰,峰日平均草量21.5株/平方米, 占累計出土總株數的21.33%;8月2日出現第二出草高峰,峰日草量略有下降,平均草量18.5株/平方米,占累計出土總株數18.35;8月2日至8月16日出付詢放土較少,8月22日又出現第三個出草高峰,峰日草量不及前兩個峰,峰日平均草量11.0株/平方米,占累計出土總株數的10.91%;8月22日之後未出現明顯峰期,出草量逐漸降低。花期6-7月,果期8-9月。
繁殖方法
繁殖方式一般為種子繁殖。
主要價值
藥用
丁香蓼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化淤止血等功效,可用於治療痢疾、傳染性肝炎、腎炎水腫、膀胱炎、癰癤疔瘡、蛇蟲咬傷等症狀。
飼用
其嫩葉可作為牛、羊、豬、馬等牲畜的飼料。
防治方法
危害:丁香蓼生於稻田、渠邊及沼澤地;部分水稻田發生較多,水稻受危害較重。
防治:無論是封閉處理還是莖葉處理,選擇的化學除草劑均能一定程度控制丁香蓼發生,可採用對丁香蓼“一封二殺三補”防除策略,但通過3次除草還不能完全控制丁香蓼發生,仍有部分丁香蓼殘留,成熟後形成大量種子,所以要採用多種措施防治丁香蓼危害。
繁殖方法
繁殖方式一般為種子繁殖。
主要價值
藥用
丁香蓼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化淤止血等功效,可用於治療痢疾、傳染性肝炎、腎炎水腫、膀胱炎、癰癤疔瘡、蛇蟲咬傷等症狀。
飼用
其嫩葉可作為牛、羊、豬、馬等牲畜的飼料。
防治方法
危害:丁香蓼生於稻田、渠邊及沼澤地;部分水稻田發生較多,水稻受危害較重。
防治:無論是封閉處理還是莖葉處理,選擇的化學除草劑均能一定程度控制丁香蓼發生,可採用對丁香蓼“一封二殺三補”防除策略,但通過3次除草還不能完全控制丁香蓼發生,仍有部分丁香蓼殘留,成熟後形成大量種子,所以要採用多種措施防治丁香蓼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