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知道美國遠比大清和俄國可怕,也對這個對手做了詳盡的研究,這個研究的成果就是一份被稱為“九段作戰”的計畫。
在戰後的華盛頓條約中,日本的主力艦被限制在英美噸位的60%,而不是日本海軍預想的70%,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海軍要想贏得預想中“決定性的作戰”,就勢必要在決戰前對美國艦隊進行大幅度削弱。
於是,更加強調決戰前對美國海軍大幅削弱的新戰法被提了出來,這就是所謂的“九段作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九段作戰計畫
- 提出者:日本海軍
歷史背景
縱觀日本帝國興衰,日本海軍乃是重頭戲,這支海軍興起於1894年的甲午中日戰爭,在1905年,這支海軍在對馬海戰中全殲了遠道而來的俄國艦隊,日本的國力也達到了頂峰。但40年後,隨著這支海軍在太平洋戰爭中完敗,日本帝國也走到了盡頭。
日本海軍的悲劇在於,他們為預想中的“日美大決戰”進行準備長達三十餘年。但最終卻一敗塗地。造成日本失敗的因素有很多,但他們海軍的內卷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簡而言之,日本知道美國遠比大清和俄國可怕,也對這個對手做了詳盡的研究,這個研究的成果就是一份被稱為“九段作戰”的計畫。
日本海軍對將來的戰爭做了精確到天的規劃,並圍繞著九段作戰計畫重造了整個海軍。從某種意義上說,整個日本海軍就是被“九段作戰”駕馭和操控的。到了1941年太平洋戰爭真正打響的時候,日本海軍發現自己要在與自己之前預想完全不同的戰場上作戰。在整個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海軍幾次想在戰役級別重現“九段作戰”的精髓,但最終,每一次努力都以失敗告終,而日本帝國也伴隨著海軍的敗亡走向了終點。
決戰前必須做點什麼:
日俄戰爭的高潮是1905年5月的對馬海戰。在這之前,日本雖然接連取勝,但沙俄一點也沒有戰敗求和的意思,日本的財政一度瀕臨破產。對馬海戰之後,日本海軍的勝利迫使俄國不得不接受和談,日俄戰爭才以日本“體面的勝利”而告終。由此,“贏得一次決戰就能贏得整場戰爭”的思路,在日本海軍中根深蒂固。在準備對美作戰時,日本海軍一開始就策劃的是“更大的決戰”,以贏取“更大的勝利”。海軍也是憑著這張大餅向議會要經費的。
對馬海戰時被日軍擊沉的俄國戰列艦。
雖然類比是一種常用的思維手段,但是俄國海軍的情況不能完全套用在美國海軍上。首先,俄國艦隊一路走來繞了地球大半圈,中途沒有任何日本軍艦進行攔截,要不是決戰那天天照大神開眼,日本就完了,而美國是一個比俄國更可怕的對手,放任美國艦隊全須全尾地過來,日本是沒有必勝把握的。
其次,因為俄國在海外沒有任何基地俄國艦隊一路走來磕磕絆絆,缺乏燃料和必要的維修,。但美國和俄國不同,它可以藉助自己和盟友的海外基地完成補給和休整,即使遠道而來,美國艦隊的損耗也會比日本小很多。所以,要想在決戰中取得優勢,就必須在決戰前就對美國海軍進行必要的消耗。
事實上,美國海軍很早就開始通過“大白艦隊的環球航行”向日本秀肌肉了。
所以,不論如何,跟美國作戰不能只靠最後的決戰,必須在決戰前做點什麼,而這個“在決戰前做點什麼”的重要性,甚至比決戰還要重要。這就是日本海軍戰前對美研究的核心理論。
從“迎擊作戰”到九段作戰
在日本海軍的規劃中,將來的日美艦隊決戰會在小笠原群島附近展開。日本海軍在決戰前,要先在鄰近海域分散投入水雷艦隊(在日語裡,“水雷”的意思是魚雷),在可能海域用巡洋艦組成大範圍搜尋網進行強力偵察。發現敵艦隊以後,馬上集結巡洋艦對敵艦隊進行水雷戰強襲,打亂敵艦隊的陣形,並儘可能的削弱敵方軍力,其後再投入主力艦和敵人進行艦隊決戰,按照預想,這時雙方實力就幾乎相差無幾了,而以逸待勞的日本海軍贏得決戰的勝利就會更大一些。
預想中的“迎擊作戰”。
美好的預想總會被現實殘酷地打臉。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世界上最強大的英德海軍之間沒有爆發“一戰定國運”的艦隊決戰,德國公海艦隊整日蜷縮在海港中無所事事,而一些小型艦艇卻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戰果,由此,各國海軍對驅逐艦之類的小型艦艇重視起來。對於日本海軍而言,小型艦艇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在戰後的華盛頓條約中,日本的主力艦被限制在英美噸位的60%,而不是日本海軍預想的70%,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海軍要想贏得預想中“決定性的作戰”,就勢必要在決戰前對美國艦隊進行大幅度削弱。
於是,更加強調決戰前對美國海軍大幅削弱的新戰法被提了出來,這就是所謂的“九段作戰”。為什麼一定是“九段”,而不是什麼“八段”,“十段”之類的數字,這可能是日本人固有的迷信。這個“九段作戰”的具體要求是這樣的。
第一段,遠洋偵察與打擊,日本海軍預測,一旦日美開戰,美軍艦隊主力將從西海岸移師珍珠港,此時派出遠洋潛水艇嚴密監視美主力行動,並尋機襲擾。
第二段,集群雷擊,美艦隊由珍珠港駛出後,立即使用大批潛水艦輪番攻擊美國艦隊。
第三段,遲緩登入,當美國艦隊接近馬紹爾群島,準備登入前,以潛艇部隊再次予以攻擊,削弱敵人並遲緩敵人登入,爭取時間。
第四段,內南洋前哨戰(這也是九段作戰的預想主戰場,需要大量消耗敵人實力的區域)美軍開始進攻內南洋諸島,此時以超級戰列艦加上大型航空母艦的作戰群對美軍艦隊進行打擊,使敵艦隊混亂,並在相當程度上削弱美軍的兵力。
第五段,內南洋潛水戰,由潛水艇部隊痛擊混亂中的美國艦隊。
第六段,航空攻擊,內南洋陸基航空兵力全力攻擊敵軍艦隊,給予敵艦隊最大之殺傷。
第七段,內南洋水雷強襲戰,日本海軍主力夜戰部隊,將對美艦隊發動夜間水雷強襲。
第八段,內南洋機動作戰,主力空母機動部隊全力攻擊敵艦。
第九段,最後大決戰,戰艦部隊終於登場,掃清最後的殘敵,日本海軍大獲全勝。
九段作戰的具體示意圖。
這個九段作戰一出籠,就成了全日本海軍的指揮棒。日本海軍的戰略戰術和武器研發,都要圍繞著九段作戰進行,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
“九段作戰”指導下的兵器研發
九段作戰的前面幾個階段,日本海軍能出場的只有潛水艇。從夏威夷一直到塞班島,這日軍潛水艇會像蟒蛇纏身一樣糾纏美國艦隊,在世界海軍作戰史上都絕無僅有。特殊的作戰對象需要特殊的兵器,所以日本潛艇的發展就走上了和其他國家迥然不同的邪路——他們的潛艇較為重型,且續航力長,這是遠洋作戰必須的。德國二戰中的主力潛艇VII型排水量800噸左右,日本的潛水艇排水量過千噸很正常,排水量兩千多噸跟驅逐艦類似的也有很多,相比於其他國家的潛艇,日本的潛艇是龐然大物。
要想讓這些龐然大物順利完成發現敵艦主力並單獨攻擊的任務,必要的偵察手段是必不可少的。在當時,最可靠的海上遠程偵察手段只有飛機,所以日本對於發展“潛艇載機”非常執著。1932年建造的伊五號潛水艇就已經具備了攜帶飛機的能力。到了二戰中後期,日本更是造出了能攜帶三架攻擊機的伊400型潛艇,在潛艇載機技術上遠遠領先於其他國家。
日本海軍伊15號潛艇,注意指揮塔下部的飛機庫和前部的彈射器。
不過,潛水艇遠洋作戰,除了偵察之外很重要的就是協同作戰需要的通訊。水下通訊是直到現在都沒有被徹底解決的問題。另外,在二戰時,潛水艇的航速要遠遠低於水面艦隊,想要讓潛水艇跟著艦隊死纏爛打,這從技術上講是非常不可能的,除非在每次襲擊時,潛水艇都可以給對艦隊足夠沉重的打擊,但這在歷史上是從沒有過先例的。
除了潛艇之外,日本海軍還計畫在內南洋由大量的陸上攻擊機執行遠距離對艦轟炸。這樣的戰術要求攻擊機同時具備大航程和大載彈量。在當時日本航空界拿不出大功率發動機的情況下,要想完成這樣的要求,飛機就必須犧牲防護。當敵方防空火力不猛烈的時候,這樣的陸上攻擊機可以取得輝煌戰果,日後在馬來半島沿岸,日本飛機擊沉英軍Z艦隊就證明了這一點。但是一旦遭到稍微猛烈一點的防空炮火,這些陸攻的生存率就非常堪憂。當日後的美軍裝備了VT信管之後,日式陸攻就幾乎沒有生存的空間了。
1941年12月在馬來沿岸攻擊英國Z艦隊的陸上攻擊機。
日本海軍對他們的魚雷寄予厚望。他們開發的九三式氧氣助燃魚雷射程是盟軍魚雷的五倍,而且不會在水面上留下航跡,先進性遠遠領先於盟軍同類,針對這樣的大殺器,日本海軍不但制定了詳盡的魚雷戰戰術教範,還專門設計了攜帶這種魚雷的重裝雷擊艦。在他們眼裡,內南洋水雷強襲戰有“準決戰”的地位。在這次魚雷強襲戰中,日本海軍幾乎全部的巡洋艦,相當一部分驅逐艦和一部分戰列艦會在夜戰中大顯身手。
保存至今的九三式氧氣動力魚雷。
首先,巡洋艦和戰列艦上攜帶的夜偵將飛臨美主力艦隊上空,並投下照明彈。隨後,在指揮艦的統一指揮下,各夜戰群所屬的重巡洋艦和重雷裝艦將對美國艦隊進行超遠距離(在30000米到35000米距離上,將配備於兩舷的魚雷管中的魚雷全部打出)的魚雷齊射,削弱其外圍警戒部隊的實力。隨後,由金剛級高速戰列艦配合對位於美國艦隊展開炮擊,並爭取打開兩個突破口。各夜戰群的先頭突擊力量將在重巡洋艦的掩護下,從這兩個突破口展開突破。各夜戰群要以5500噸級輕巡(旗艦)充當箭頭,呈單縱隊隊形,一邊炮擊一邊突進,在極近距離上(3000-5000米距離上)對敵主力艦發射魚雷,然後撤退(如各艦配有魚雷再裝填設備的,可在撤退過程中再裝填,並隨後返回戰場再次攻擊,另,如發射魚雷後與敵艦距離極近時,也可在撤退前用艦炮或機關炮轟擊敵艦艦橋,加重對敵艦的破壞)。當戰鬥進人高潮後, 兩個夜戰群的後續突擊力量也將從突破口突破,依照與先頭突擊力量類似的戰鬥方法展開戰鬥——根據日軍兵棋推演的結果,此戰法大約可消滅美軍10-16艘的戰列艦與巡洋艦。
日本海軍還真把北上,大井兩艘巡洋艦改成了專門的雷擊艦。
不過,氧氣動力魚雷雖然被日本海軍寄予厚望,但命中率卻非常低。當時的魚雷沒有制導,只能直線航行,還容易被海流干擾方向。1942年初的泗水海戰,日本海軍在遠距離發射魚雷188枚,擊中目標的只有4枚。命中率勉強高於2%。問題是,面對這樣的現實,日本海軍卻依然執著於遠距離魚雷戰,並沒有修改戰術。所以,直到最後,日本海軍用魚雷取得的戰果始終與理想情況相去甚遠。
最後,日本海軍的“鎮國神器”大和級戰列艦,在設計的時候也深受“九段作戰”的影響。按照日本海軍的理念,大和級巨艦既要堅不可摧,又要前出至內南洋之外的地方配合航母去削弱敵艦,裝甲和燃料搭載就成了不可調和的矛盾。大和級的前兩艘大和、武藏號在設計建造時對裝甲非常重視,造成的後果就是續航力不盡如人意。為此,海軍內部還發生了嚴重的爭執,甚至有人質問“戰艦如果燃料耗盡開不回來,這個責任誰來負”,最後,作為妥協,大和級三號艦信濃號裝甲大幅度削減,以換取更好的續航性能——當然,信濃出港就沉掉,這是後話了。
在設計戰艦大和時,日本海軍內部就已經因為防護和燃料的問題起了爭執。
太平洋戰爭中的“九段作戰”
按照日本海軍的構想,太平洋戰爭應該是自己以逸待勞,等著美國人打過來,但日本海軍卻選擇了以偷襲珍珠港的方式主動出擊。從一開始,太平洋戰爭就沒有按照日本人預想的方式進行,戰前打造的九段作戰,以及圍繞這個“戰法”打造的種種戰術和兵器,也就被迫在一種日本人不熟悉的環境下運作,後世討論到日本太平洋戰爭失敗的原因時,這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
但是日本海軍畢竟按照九段作戰的思想訓練了那么多年,這種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過來的,所以,只要有可能,日本海軍都會在制定具體的作戰規劃時考慮到“儘可能消耗敵人”的因素。但是因為預想的戰場發生了改變,而且美軍也發生了諸多日軍意料不到的變化,所以這種“戰役級別”的九段作戰,相比於原版來說就會打許多折扣。
中途島海戰是日軍在戰役級別重現“九段作戰”的一次嘗試。在這次作戰中,日軍布置了潛水艇作為警戒,也安排航母機動部隊前出作為削弱美軍艦隊的力量,而最終的決戰,是由戰列艦隊來完成的。這樣的戰役布置引起了很多後世歷史學家的批評,中途島戰役日軍慘敗的結果也跟這樣的兵力部署不無關係。日本海軍如此部署自己的兵力,本質上還是有九段作戰的思維在起作用。但要注意的是,充當警戒部隊的潛水艇數量太少,而且警戒的目的是先行發現敵人,可是,在自己的密碼已經被美軍破譯的情況下,這樣的警戒也就失去了意義。
在中途島戰役中,南雲的航母部隊充當了九段作戰中“內南洋航母打擊兵力”的角色,但除此之外,日本沒有任何別的手段可以削弱,甚至探知美軍艦隊的所在。在中途島戰役發生的地區,日本沒有辦法部署陸攻機,遠程偵察和打擊都無從談起,最終,南雲艦隊顧此失彼,全軍覆沒。
中途島海戰日軍部署。
在中途島海戰之後,日本海軍還曾經在1944年的馬里亞納海戰中試圖重現九段作戰思想。在這次海戰中,日軍是防守方,按照小澤治三郎的構想,他的航母艦載機和駐紮在塞班島的攻擊機可以通過“交叉攻擊”的戰術極大地延展自己的攻擊距離。這等於是兼具了陸上攻擊機和航母攻擊機的作用。在此之後,日本戰列艦隊將會收拾殘局,解決美國航母特混艦隊。
這樣的戰役設計還是基於“先削弱敵人再進行決戰”來進行的。可事實上,“削弱敵人”的航母前哨戰一旦不順利,後面的決戰也無從談起。馬里亞納海戰對日本海軍來說無疑是一個悲劇。美國海軍的技術和實力在1944年已經非常強大,日本的飛機很難飛到近處進行有效的攻擊。諷刺的是,雖然美國海軍沒有“九段作戰”的概念,但在馬里亞納海戰中,他們的做法卻與日本人的構想非常類似。美軍的潛艇前哨擊沉了日本的兩艘大型航母,自己又在防守中大量殺傷了日軍航空力量,這才在傍晚發動空襲——相比於日本,美軍的潛艇前哨表現明顯好很多,馬里亞納海戰是這樣,之後的雷伊泰灣海戰也是這樣。
在馬里亞納海戰中,日本海軍的旗艦大鳳被美軍潛艇的魚雷擊沉。
“九段作戰”失敗的原因:
對日本海軍來講,無論是從理論還是實踐層面,九段作戰都是徹頭徹尾的失敗。從理論上講,努力了幾十年的海軍建設都圍繞著九段作戰進行,但是太平洋戰爭的大戰略卻跟九段作戰毫無關係。從實踐上講,“九段作戰”的精髓在於提高獲取敵方信息的效率,並削弱敵方。日本海軍將這種理念用在自己的歷次戰役中,結果無一不是失敗。
造成九段作戰失敗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日本固守僵化的思維,國力同美國相差太大,等等,這些都是老生常談的主題了。除此之外,還應該指出兩點。
首先,從技術層面上看,九段作戰成功的前提是良好的信息處理和事態感知。對於日本海軍來講,他們要么是沒有相關技術,要么是忽視了相關技術。在九段作戰中,潛水艇是最關鍵的前出偵察手段,但日本海軍一方面要求潛水艇必須攻擊敵艦,另一方面卻不肯系統地組織潛艇作戰,再加上自己的電文早就被美軍破譯,結果就是在作戰中處處被動。反觀美軍,他們的潛艇部隊經常能做到提早部署,發現日軍大艦隊的動向,這和日本海軍形成了一個極為鮮明的對比。
其次,整個九段作戰到底算是“戰術”還是“戰略”,其實界定是非常模糊的。不可否認的是,九段作戰中有相當多牽涉到具體戰術的情況,戰場的情況瞬息萬變,戰況有極大機率不是按照當事人的預想發生的。這種時候戰術上的死板只會讓自己陷入更加被動的境地。比這種戰術死板更可怕的是,日本的國家戰略相當隨意,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關於“北上”和“南進”的爭論就一直在撕裂著日本的國策。作為資源有限的島國,這樣的政策撕裂無疑是毀滅性的。站在巨觀視角來看,日本死板的戰術搭配上走哪兒算哪兒的國家政治,這樣的組合其實是和軍事政治的要求是牴觸的。所以,日本戰前再怎么努力,到最後也淪為了內卷,連同無數昭和男兒們的肉身消失在了太平洋的滾滾波濤之中。
諷刺的是,如此糊塗且短視的日本海軍卻是英國皇家海軍的學生。英國人處理“國家政治”和“戰術”相關問題的時候,採取的是跟日本截然相反的態度。英國的國家政治可以說是非常堅定且僵化的,那就是極力避免歐洲大陸出現強國,同時在海外謀求自身的利益,幾百年都沒有變過。而皇家海軍為了達成這個目的,在戰術上被賦予了極高的自由度,這也是皇家海軍長期以來名將輩出,打遍天下的根本原因之一。
對於整個日本海軍而言,雖然英國是他們的老師,但他們的學習,只是停留在器物和戰術層面上。關於“為什麼作戰”這樣的話題,是他們從沒有接觸過的。這樣的一支軍隊,遇到有清晰決斷力的上層,會發揮出非常可怕的戰鬥力,但當整個上層都不知道這個國家想要什麼的時候,這支軍隊也就只能帶給國家和民眾無盡的痛苦罷了。九段作戰,正是日本海軍悲劇的一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