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花飛濺濺上我的船旗,草芥漂浮浮上我的船幫。
張起雲旗船兒風馳電掣,波濤洶湧船兒起伏搖盪。
水神河伯打開大門,歡欣迎我前來拜訪。
思念楚國郢都終生難忘,心懷怨恨舉步維艱惆悵。
自己哀嘆像那水上浮萍,四處漂泊無根難回故鄉。
創作背景
西漢諫議大夫王褒讀屈原的作品,推崇其溫雅的為人,辭藻的華麗,卻身處污濁,遭遇混世,沒有人能夠認識他的價值,因而作《九懷》追思憐憫屈原。《九懷·尊嘉》是其中的第五首。
作品鑑賞
《九懷·尊嘉》題意為尊重善美之人。詩人所尊重的善美之人就是詩歌中提及的伍子胥和屈原。詩人以讚頌前賢,悲嘆自己的孤獨飄零。詩歌並沒有像人們所賦予的那樣憂國憂民,卻也不失為自嘆自勵的好詩歌。詩歌與其說是“尊嘉”,不如說尊嘉是為自嘆。
全詩結構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從開頭的“季春兮陽陽”到“心內兮懷傷”。各類草都有行列位置,獨蘭花無有著落。就連思念古人也會遭殃。可還是不禁想起古人伍子胥和屈原。
第二段 “望淮兮沛沛”到“迎余兮歡欣”。詩歌中‘望淮兮沛沛’往往令人費解。在漢代,淮河流域是邊遠區域,也許詩人是被貶至淮水也未可知。屈子投水是湘江水系,伍子胥漂屍是長江水系,漢宮所在是漢水,詩人故鄉是四川,全與淮水沒有關係。那么,詩人特意提及淮水,只有一種可能,詩人這時是在淮水邊作的這首詩歌。這也符合詩人以實寫虛的詩歌風格。遙望淮水,思緒萬千,想到前賢,顧念故鄉,感嘆自己恰似浮萍,流落飄零。
第三段 “顧念兮舊都”到結尾“泛淫兮無根”。這裡和《
九懷·昭世》中都提到“舊都”“舊邦”。王褒活動於漢宣帝時代,不可能於幾輩子以前的楚國王族發生關係,所以舊邦舊都都不應是楚都。漢宣帝時代也沒有遷都,不可能有新都、舊都之說,所以也不應是指漢朝的舊邦。只有一個可能,就是王褒的故鄉——四川益州。王褒為官時期始終和家鄉有著密切聯繫,死也死到回家鄉的路途。
作者簡介
王褒(約前90年—前51年),西漢辭賦家。字子淵,蜀資中(今四川資陽)人。少年時期就善於寫詩,工於作賦,對音樂也有較高的天賦,漢宣帝時為諫大夫。有賦十六篇,其中《洞簫賦》為早期的詠物之作,較有名。其作品對後世有一定的影響,原有集,已散佚,明代張溥輯有《王諫議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