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七式俯衝轟炸機是日本陸軍航空兵部隊二戰期間的主力俯衝轟炸機之一,該俯衝轟炸機於1937年首飛成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九七式俯衝轟炸機
- 外文名:Ki-30
- 次型/級:九八式俯衝轟炸機
- 類別:俯衝轟炸機
- 用戶:日本陸軍航空兵
- 所屬國家:日本
九七式俯衝轟炸機是日本陸軍航空兵部隊二戰期間的主力俯衝轟炸機之一,該俯衝轟炸機於1937年首飛成功。
九七式俯衝轟炸機是日本陸軍航空兵部隊二戰期間的主力俯衝轟炸機之一,該俯衝轟炸機於1937年首飛成功。基本概況九七式俯衝轟炸機(日文 九七式輕暴擊機)又名Ki-30.它和另一種九八式俯衝轟炸機同是日本帝國陸軍的俯衝轟炸機。...
九七式俯衝轟炸機(日文:九七式輕爆擊機)又名Ki-30,它和另一種九八式俯衝轟炸機同是日本帝國陸軍主力的俯衝轟炸機。使用情況 1938年1月九七式首次用於華北戰場,之後參與徐州會戰和轉戰華南,太平洋戰爭初期也有使用直至1942年,之後...
JU-87轟炸機試飛1933年,德國空軍為了即將到來的“閃電戰”做準備,也抓緊研製俯衝轟炸機,德意志帝國航空部開始組織新機研製。 1934年2月,德國軍方的“緊急計畫”中提出最初的設計要求。為了開發Fi-98樣機和Hs-123樣機而於1933年先從美國...
川崎ki-32是二戰中日本輕型轟炸機。這是一架單引擎,雙座、中翼,與固定輪起落架懸臂單翼機。內部炸彈容納了300公斤(660磅)的進攻負荷,補充了150公斤(炸彈)對外部機架炸彈。戰爭期間,盟軍的名字叫瑪麗。研發歷史 Ki-30的競爭者...
二戰時期美國海軍的俯衝轟炸機機型。早期為道格拉斯公司與諾斯洛普公司合作開發,以諾斯洛普公司BT為原型機,不過諾斯洛普公司後來退出研發團隊,所以才將機型名稱由原本的BT-2改為SBD。該機於1940年5月1日首次試飛,同年開始服役。戰後,...
以俯衝轟炸機為例,1944年美軍艦載俯衝轟炸機的主力機種SB2C“地獄俯衝者”的航程為1187海里,老一些的SBD“無畏”大致也是這個水平;而日軍新銳的俯衝轟炸機“彗星”的航程只有820海里,老舊的99式俯衝轟炸機也就在810海里上下。日軍魚雷...
不列顛戰役時Ju87的缺點充分暴露,因此德國空軍提出新的俯衝轟炸機設計任務,這種新型飛機被稱為Ju-187。設計特點 Ju187是做為Ju87的後繼機設計的,和後者在一些方面有一些相似,如上反的鷗式機翼和雙座座艙。但起落架已改為可收放式...
後來又發展出了愛知D1A2,這架研製於1936年的俯衝轟炸機安裝了更強勁的中島光發動機,並具有流線形的擋風玻璃和輪罩。它的生產數量總共為428架,但是到日本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該機型已退居二線。實戰套用 SBD無畏式俯衝轟炸機。機...
彗星式艦載俯衝轟炸機由日本海軍自行研發的新型艦上轟炸機。當初設計時,以比敵方艦載機的速度更快,並能從對方完全攻擊不到的距離發動攻勢,不難看出當時日本海軍未考量戰時新機研發的困難而完全將性能放在第一位。因此,不論像層流翼...
此時的日本海軍高層們對當時所裝備和服役的艦載攻擊機都不甚滿意:D4Y“彗星”式艦載俯衝轟炸機速度快,可靠性高,然而生產性差,無法適應殘酷的消耗作戰;中島B6N“天山”艦載攻擊機雖然航程遠超過97式,但是飛行性能沒有明顯提高,機體...
D3A九九式轟炸機.是日本愛知公司於 1936年研製的一種雙座活塞式艦載俯衝轟炸機,1937年12月試飛.1939年投入生產,共生產1489架。1936年,日本空軍需要一種裝備齊全,矮翅單翼式、由封閉式座艙和固定的且較為平整的起落架的轟炸機以代替...
飛行員判斷這是日軍新式的俯衝轟炸機,“我們可以大幹一場!”誰知,全然不是這樣的。這是日12航空隊由近藤大尉率領的13架零式戰鬥機!他們待所護航的96式陸攻轟炸完返航時假裝跟隨回航,然後根據在我重慶附近盤旋的三菱97式司偵機的...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零式從航母起飛,為第一波攻擊的B5N2 97式魚雷機和D3A1 99式俯衝轟炸機護航,掌握制空權後,零式也掃射機場跑道,防空火力點和其他一切目標,在空戰中擊落了4架美國戰鬥機,還給珍珠港的地面設施造成了...
同年12月,日本軍方又要求該機能夠通過變更機上設備和武器,執行襲擊和偵察兩種任務。作為偵察機為迴避對方戰鬥機攻擊,要求盤旋性能好。作為襲擊機又強調俯衝轟炸所需的強度和機動性。三菱公司遂以97式輕型轟炸機(キ30)為基礎,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