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太網業務

乙太網業務

乙太網業務,是一種乙太網私有專線傳輸的信號的業務。採用部分乙太網信號結構和接口標準的分組數據業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乙太網業務
  • 外文名:Ethernet service
處理過程,性能參數,保護需求,業務保護需求,業務保護參考模型,

處理過程

首先,去掉經由UNI接口l到達的乙太網業務幀或VLAN業務幀幀頭內的前導(preamble)欄位和FCS欄位,加上MPLS標籤(包括Pw標籤和隧道標籤)。
具體的處理過程包括:剝離前導(如果有)和集中式控制系統(FCS);加上控制字(可選);加上相應的PW標籤;加上相應的隧道標籤;傳送數據包。
在對端節點分接該乙太網流量的用戶網路側接口(UNI接口)處,以完全相反的處理過程完成乙太網流量的解封裝,實現乙太網業務的邊緣到邊緣偽線仿真。

性能參數

1.可用性
可用性是由下列業務屬性指定的:
·UNI服務開通時問——用於指定從要求開通新服務或已改動的服務時起,到服務開通並可以使用時為止所耗費的時間。記得以太
.網業務的主要價值所在就是,與舊式電話公司模型數月的耗時相比,可以將服務開通時間減少到幾個小時。
·ONI平均恢復時間(Mean Time to Restore,MTTR)——用於指 定從UNI不可用時起,到恢復正常時為止所耗費的時間。光纖裂口之類的故障會導致UNI不可用。
·Eve服務開通時間——用於指定從要求開通新服務或已改動的服務時起,到服務開通並可以使用時為止所耗費的時間。所有的UNI開通時開始EVC服務開通時間。
·Eve可用性——用於指定在等量的時間內,用戶的EVC達到或低於延遲、損耗和抖動服務性能指標的頻度。如果某個EVC未達到性能指標,那么該EVC將被認為是不可用的。
·EVC(MTTK)——用於指定從EVC不可用時起,到EVC再次可用時為止所耗費的時間。可在物理層(L1)、MAC層(L2)或網路層(L3)上套用許多恢復機制。
2.延遲
延遲是一個關鍵的參數,對實時套用的服務質量(QoS)有著顯著的影響。延遲通常是在一個方向上指定的,稱為單程或端到端延遲。城域網內兩個站點之間的延遲是累計得出的,從一端的UNI起,穿過城域網網路,直到數據穿過另一端的UNI時為止。在UNI中產生的延遲要受UNI連線的線路速率及其支持的乙太網幀大小的影響。例如,速率為10Mbit/s、幀的大小為1518位元組的UNI連線將導致1.2毫秒(ms)的傳輸延遲(1518×8/10")。
城域網網路本身會引起額外的延遲,延遲的大小取決於骨幹網路速率和擁塞程度。延遲性能是由一段時間內成功傳送的出站幀的第95個百分位(95%)來定義的。例如,24小時的延遲是15ms意味著,在24小時的時段內,95%的“已傳送”幀的單程延遲小於或等於15ms。
延遲參數用於下列屬性:
·按照每個CoS標識符限定的入口和出口頻寬輪廓(UNI業務屬性)。
·服務等級(EVC業務屬性)。
3.抖動
抖動是另一影響服務質量的參數。抖動也稱為延遲變差。抖動對IP電話之類的實時套用有很嚴重的負面影響。抖動參數用於下列服務屬性:
·按照每個CoS標識符限定的入口和出口頻寬輪廓(UNI業務屬性)。
·服務等級(EVC業務屬性)。
4.損耗
損耗可以表明一段時間內未在UNI之間得到可靠傳輸的頻寬輪廓內的乙太網幀。例如,在一條P2P EVC上,如果在一端的UNI中發出了100個幀,而在另一端的UNI上收到的頻寬輪廓內的幀為90個,那么損耗就是(100-90)/100=10%。根據不同的套用,損耗可能會產生負面影響。例如,與VolP相比,電子郵件和HTTP Web瀏覽器請求之類的套用可以承受更高的損耗。損耗參數用於下列屬性:
·按照每個CoS標識符限定的入口和出口頻寬輪廓(UNI業務屬性)。
·服務等級(EVC業務屬性)。

保護需求

業務保護需求

針對城域乙太網業務的保護需要,MEF指出業務保護機制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保護的故障類型:應包括硬體鏈路故障、軟體鏈路故障、節點失效以及其他業務傳送故障的保護和恢復;
·保護反應時間;根據不同業務要求和不同網路拓撲,可以分為50ms級保護、幾百毫秒級保護、幾秒級保護、幾十秒級/分鐘級保護和更長時間保護(如人工方式);
·與傳送層保護機制的協調;MEN的業務保護機制應能與傳送層保護機制協調,如SDH的1+1、1:1的保護,即MEN的業務保護機制應能監測底層傳送網路的保護機制;
·保護控制要求:保護機制應能配置以下參數或如倒換等待時間、等待恢復時間、人工倒換模式、強制倒換模式、練習模式和忽略底層保護模式;
·隱藏故障診斷:保護機制必須具有方法來檢測隱藏的故障;
·信令要求;保護機制要求每個節點要支持相應的信令功能;
·物理層/Mac層支持:保護機制應支持底層網路的故障指示,包括10/100/1 000Mbit/s乙太網、10吉比特乙太網、SDH/SONET、彈性分組環RPR、EFM MAC和光層網;
·網路拓撲:保護機制應適應不同的網路拓撲,如格線形、環形等;
·QoS:保護機制應能定義保護和恢復業務的程度;
·可擴展性:保護機制不應限制原有網路的可擴展性;
·對用戶業務的影響:保護機制在業務保護和恢復過程中應最大程度地降低對用戶業務的影響。

業務保護參考模型

根據業務保護需求的考慮,城域乙太網論壇MEF提出了一個城域乙太網業務保護參考模型(PRM),PRM分為4層,分別是傳送層、拓撲層、MEF保護機制層和套用保護限制策略層。
●傳送層
傳送層的主要作用是在城域乙太網網元間提供可靠的數據傳送,並且提供檢錯機制和數據流控制。傳送層本身具有故障保護恢復的機制,根據採用的技術不同,可提供的保護機制也不相同。
傳送層更多的提供本地故障(復用段)的保護恢復,如採用SDH的1+1保護,而不是端到端的保護,端到端的保護更多的考慮在更高層上採用。
●拓撲層
MEN可能在接入層和骨幹層由多種網路拓撲組成,當需要端到端保護時,令不同的拓撲實施相同的保護要求是複雜的,拓撲可能有分層的、匯聚的或網狀的,因此在考慮業務保護時,要考慮靈活的分層業務保護方式,實現端到端的業務等級標準(SLS)要求。
●MEF保護機制層
主要考慮兩類保護機制,匯聚的鏈路節點保護和端到端的通道保護(EEPP)。
對於故障鏈路和節點的保護通過本地路徑發現機制進行業務保護,支持1:1或N:1網路設備/鏈路保護方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